即使在這些“各種各樣”的樂隊中,重塑雕像的力量也算是辨識度很高的樂隊,也是觀眾評價最兩極分化的樂隊之壹。
不僅音樂獨特,臺風也是獨特的。
熱TROS,雖然大眾點評兩極,卻頗合職業球迷的口味。
丁太生用他們的國際視野評價壹個樂隊。王碩認為他們是中國最高水平的樂隊之壹。第壹季,挑剔挑剔的小樂對重塑贊不絕口,稱它們為“第壹現場”
大家對天空的重塑贊不絕口,“範兒~”本身也很到位。
演出前,導演組例行采訪:熱TROS為什麽選擇參加《樂隊的夏天》?
主唱華東轉過頭。"然後我問,為什麽樂隊的夏天邀請重塑?"
"也許改造參與最重要的是把樂霞的水平提高壹點點。"最後,華東認真的說。
看完這篇采訪,刺猬樂隊忍不住笑了。“這太像他們說的了。是華東壹看就說的。”
在節目中,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在更衣室裏,都能捕捉到華東雷丁的鏡頭。看的也挺專業的——
哇~
演出前,他們說,“壹個想要重塑自我的樂隊可以選擇自己的觀眾。”
“唉,我不是改造選出來的。”看完重塑的第壹場演出,我假裝很抱歉,對身邊的朋友說。
這是我對重塑的第壹印象。
舞臺上的華東顯得很有禮貌,鞠躬致謝。提起他喜歡的,知道的,他會說“這是我的榮幸”;當他提到自己不喜歡或不理解的事情時,他會說:“是我的遺憾。”
雖然聽起來很謙虛,但這樣刻意的禮貌讓妳覺得他淩駕於其他人之上。語言中的姿態越低,頭腦中的姿態越高。
因為這些片段,華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被貼上了“難以相處”的標簽。
那麽別人眼中的華東是什麽樣子的呢?
晚飯前,馬東正在臧洪飛。妳熟悉改造嗎?
菲菲楞了壹下。“好像沒人熟悉改造吧?”
沒想到,邀請這樣壹個“難以啟齒”的樂隊在飯桌上聊天,不僅氣氛融洽了,內容也豐富了。
飯桌上,馬東和臧還在節目中拿來壹些彈幕,讓華東回應。
不得不承認,這幾條彈幕真的很有代表性,第壹條就夠犀利:為什麽第壹季樂夏不來,第二季打臉,是為了蹭熱度嗎?
剛引進的時候,華東是這樣描述的:改建前,沒有樂隊唱純正的英語;重塑之前,沒有樂隊是背對觀眾表演的;在重塑之前,沒有壹支樂隊對觀眾是完全沈默的。
這樣的介紹又壹次被彈幕“懲罰”了。
“純正英語怎麽了?牛呢?”
在這方面,華東是無辜的。這不是孰高孰低的問題,而是表現形式的問題。
對於重塑不唱中文歌,我感到更加無奈。“我們最初的五首歌都是中文的。唱完之後幾乎不想當主唱了。(我)唱得太差了,當時很沮喪。”
就連被大家瘋狂批判的《莊》也得到了華東的認真回應。
臧洪飛提到了華東演出結束時的慣常動作。"似乎只有指揮才能做這個動作."
華東突然嚴肅起來。“不,妳會發現還有壹種職業可以做這個動作——馬戲團裏的小醜。我需要帶入壹個角色,從我開始演戲的第壹秒,壹直到我下臺看不到我。就像周星馳說的“導演不叫牌我是停不下來的。"
看到這裏,我如夢初醒。大家都說是在改衣服。原來他們真的是裝的。
對於樂隊來說,華東充滿了矯情。它想要壹個長名字,而不是兩個單詞的名字。
四個小節的表演將重復三個小時。
他享受音樂的嚴謹和整潔,內心的重塑也應該是天衣無縫的。
至於重塑,他腦子裏也有壹個假想的“人體設計”。作為樂隊的壹員,他正在用這種“人性化設計”進行表演。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東真的是在“裝”。他甚至不是在向觀眾“裝”,而是在向自己“裝”。
他對重塑,對音樂,對生活,對自己,都有自己的想法,思考和定義。
他享受刻畫“重塑”的過程,就像他享受重塑的音樂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