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平均預期壽命女性77歲,男性74歲;但與以長壽著稱的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87歲)和男性的平均壽命(81歲)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國人養生意識不斷增強,但仍存在諸多誤區。
錯誤的保健方法會讓妳事倍功半,效果不壹樣。
今天,我將向您介紹中醫大師王琦的養生理念。
第壹,健康不養。
神話1。無所事事“無所事事”
保健不是閑著的。很多人退休後,生活沒有目標,吃補品,玩花花草草,心裏卻空空的。殊不知,壹旦真的閑下來,衰老就會很快到來。
“美國馬裏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發現退休後正常工作的人比退休後不再工作的人患嚴重疾病和心理健康的幾率更高。”
誤區二。離群“獨養”
如小品《鐘點工》所示,農村老人獨自去城市生活,子女雇傭鐘點工陪伴。這種“孤軍奮戰”的現象越來越多。
孤獨是無聲的殺手,人生的痛苦是無窮的。它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但最可憐和無法彌補的痛苦是孤獨。
無論妳去哪裏,請從今天開始每天給妳的父母打電話!
誤區三。守身“不守心”
強壯的身體是健康的,快樂的心是健康的。中醫提出七情致病說,蘇文陰陽學說應該是這樣的:怒傷肝,喜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所以養生和養心可以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國醫大師邱94歲(1916-2010)開出了壹個精妙的養生方子——“壹花四葉湯”。花是指健康長壽的花;四葉,即豁達、瀟灑、寬容、善良。
第二,保健不是補充。
吸煙、過量飲酒、體力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的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報告(2015)。
營養過剩會引起多種代謝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肥胖癥、炎癥和癌癥。還會縮短壽命。
健康的狀態在於陰陽的平衡。如果壹味的補充,打破了這種平衡,就會有疾病。
1.少吃點,長壽點。
國醫大師鄧鐵濤65,438+000歲(65,438+0,965,438+06-)——雜食不宜過度均衡,主張雜食不宜過度均衡。五谷雜糧,酒,肉,水果蔬菜都可以吃,但關鍵是不要過量。反對濫用補藥,因為補藥使用不當有害健康,所以他更提倡食療。
同年齡限制飲食的猴子(左)比正常飲食的猴子(右)更健康。
2.吃均衡的飲食
中醫認為“五谷為養,五果為補,五畜為益,五菜為補”:飲食結構要全面,以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
3.保持健康。
心態要平穩——精神
氣血要通暢——運動
胃腸梗阻-飲食
國醫大師朱良春,98歲了(1917-2015)——想活,就要動。他每天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外出活動時有時也會騎。他說這是壹種不占用時間的鍛煉方法。後來由於客觀條件不具備,朱老開始每天早晚做5 ~ 10分鐘的四肢自由運動。
第三,健康不壹樣
1.人與“時間”不同
四季、節氣、晝夜、時間的差異影響著人體的生理節奏。
俗話說:春養夏長,秋收冬儲。因時養生是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
2.人不同於“土地”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氣候和飲食差異很大。南方濕熱,北方寒冷幹燥,東部沿海為海洋性氣候,西部大陸為大陸性氣候。所以西北的人都是強而密的。東南人體質弱,松散。所以養生要因地區、因地制宜。隱帝醫療保健
3.人與“質”不同
龍生了九個孩子,各不相同。養生前的關鍵壹步是搞清楚自己是什麽體質,否則可能會有“反其道而行之”和“背道而馳”的結果。針對他們不同的特點,也體現了中醫為人們量身定做的養生理念。
根據王琦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我國第壹個判斷體質的標準:
A型——和平體質,精力充沛,健康樂觀;
b型——陽虛體質,也就是手腳冰涼、體寒的那種;
C型——陰虛體質,就是掌熱陰虛火旺的那種;
d型——氣虛體質,氣短乏力,易疲勞;
e-痰濕體質,就是體脂大腹便便的那種;
F型——濕熱體質就是臉油膩,長痘的那種。
g型——血瘀體質,就是面色晦暗,臉上長斑的那種;
h型——氣滯體質,多愁善感,郁郁寡歡;
I型——特殊體質,是容易過敏、打噴嚏、哭鬧的那種。
判斷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體質,才能適合自己的需求。在後面的推送中,我們會根據這九種體質的不同特點和表現,做壹個簡單的自測判斷,方便大家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