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酒店餐桌上的普通大眾白酒,姑且稱之為100元,倒20杯,每杯相當於5元,不算貴。
◆如果是二鍋頭呢?紅星二鍋頭最普通的壹瓶8元,8÷20,每杯才4毛錢。
以上三種情況,我相信第壹種和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關系。
第二種情況常見。花5塊錢壹杯酒就能回到過去。
至於第三種情況,說實話,對於喜歡喝酒的人來說,相信大部分人(尤其是北方人)都喝過紅星二鍋頭。嗜酒如命的人,永遠是賤的。
這樣壹杯酒回到過去只需要4分錢。
可悲吧。我們無數次用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廉價地(說白了就是“非常廉價”)毀滅了自己!
當然,我不是壹個金錢成癮的人,我也知道健康和快樂不能用價格來計算。
但是,我們毀滅自己是有代價的,而且是相當便宜的!
買酒看到GB/T10871就要小心了。必須註意的是,標準醬香型白酒的國家標準是GB/T26760,兩者是有區別的。
如何辨別酒的好壞?
辨別酒的好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習如何制作裸酒。裸酒就是給酒點壹把火,把它的酒氣全燒光,把酒的衣服脫下來。這時剩下的酒叫裸酒,這是壹種酸酯分離的方法。純糧釀造的酒在做成裸酒之前是清澈透明的,做成裸酒之後會變得非常渾濁。入口仔細品嘗,會有糧食發酵的酸味,酸味過後會有壹點甜味,甜味過後會有壹點酒糟味,舌根會有壹點苦味。如果入口有尿味,那壹定含有食用酒精——無論是薯幹酒精、糖蜜酒精還是玉米酒精,都有這個特點。
白酒塑化劑真相:是“必需品”,不是塑料管。
近日,湘西酒鬼酒被媒體檢出塑化劑引發的中國白酒信任危機愈演愈烈。過去10天,中國股市的整個白酒板塊蒸發了數千億市值。在香港,自稱是茅臺投資人的網友“水晶皇”買了茅臺送檢。結果顯示,被稱為中國最好的白酒的茅臺似乎也受到了塑化劑的魔咒。這次對“水晶皇”的檢驗沒有第三方見證,只派了壹家檢驗機構進行檢驗。茅臺的塑化劑數據是否可信還存在爭議,但仍在白酒行業引發極大震動。65438+2月65438+2月,在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貴陽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為茅臺辯護,稱即使將DHP檢測值3.3的結果按照歐盟相關標準換算成每天每公斤體重50微克的耐受量,每個人每天喝兩公斤茅臺酒,仍然符合歐盟食品安全標準給出的人體耐受限度。但問題是,為什麽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化學制劑會出現在釀造白酒中?然而,根據廣州的新聞周刊《時代周報》昨日發表的報道,塑化劑的使用在中國白酒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勾兌白酒中,這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塑化劑事件曝光後,雖然各大白酒廠家對外宣稱,塑化劑是因為輸送管道和酒容器在釀造和運輸過程中是塑料制品而產生的,並稱已經徹底整改。茅臺之前也對媒體表示,生產過程中已經基本杜絕了塑料制品的使用。根據這份報告,目前中國的釀酒行業,塑化劑基本上在所有以勾兌為主的釀酒行業都有產生。雖然中國大多數白酒含有塑化劑,但主要原因是勾兌。50年代中期,為了節約糧食,促進釀酒業的發展,采用新技術的勾兌白酒被推上了前臺。這就是中國白酒勾兌的開始。目前,四川和貴州是中國市場上白酒的主要出口省份。另外,任何品牌的所謂名酒,基本都是用上述兩個省份的“原酒”勾兌而成的。在勾兌白酒(包括很多所謂的“名牌”)的勾兌過程中,除了“曲”(原酒),還使用了壹種神奇的“食品添加劑”。如果不使用這種“食品添加劑”,生產出來的白酒口感會差很多。大量白酒生產企業無壹例外都使用這種“食品添加劑”,導致白酒塑化劑嚴重超標。據本報調查,市場上可以買到這種調和添加劑。勾兌白酒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大量使用塑化劑並添加,防止液體分層。眾所周知,酒精溶於純水中,但食用酒精不是純酒精,在勾兌過程中必須加入香精等多種添加劑。所以用勾兌工藝的酒,如果不加塑化劑,上半部分喝起來像水,下半部分放久了就像酒精和香精。此外,塑化劑還能增加厚重感,這也是白酒行業常說的。另外,很多廠家把自己的高檔白酒宣傳成所謂的年份酒,因為年份越長,價格越高。關鍵是很多酒廠根本沒有那麽多酒窖,消費者判斷年份長短的唯壹依據就是顏色和粘度。這就給廠家提供了壹個機會,通過塑化劑來增加酒的粘度,標註年份越長,添加的越多。塑化劑是塑料行業的傳統名稱。在塑料工業中,這些酯有助於改善塑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如韌性,因此新的塑料產品往往聞起來非常強烈和特殊。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唐敏告訴本報記者,現代人追求快感,白酒中原有的醇香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無限清香的追求,大部分有機化學反應極其緩慢。中國古人並不知道窖與香氣的關系,把香氣的起源歸結於窖,使之芬芳。他們不知道釀造白酒中的雜質,如有機酸,與酒精結合形成酯類,所謂的窖香就是酯香,所以白酒分為窖香和濃香。唐敏說,現在的白酒制造商非常了解化學,他們不再使用“地窖儲存”來增強風味。為了獲得最大的經濟回報,最快最經濟的辦法是:酒精或原酒+水+酯。這個“酯”其實就是壹種增塑劑。在壹些地方,“酯”被賦予了壹個更好的名字——老化劑。唐敏還表示,除了少數廠家有大量的酒窖儲存葡萄酒外,所謂的“10年陳釀”、“5年陳釀”基本都是用食用酒精+水+酯勾兌而成的。中國最早的“年份酒”是白酒行業的龍頭貴州茅臺。茅臺公司先後推出15、30、50年,後來又增加了80年的“年份酒”。茅臺推出所謂的“年份酒”後,各白酒上市公司紛紛效仿,陸續推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年份酒”。該報稱,年份酒純屬噱頭,因為從生產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幾十年前可能只有茅臺能存酒,具體數量不詳。然而,30年前,80年代初,茅臺酒的產量只有200噸。其他品牌的年份酒從何而來,不言而喻。這麽多“年份酒”是哪裏來的?很多品牌的年份酒,如果是真的,都加了幾滴。誠然,30年前的酒存放在地窖裏,只是幾滴。不切實際,就是剛從包裝車間出來的成品,裝在漂亮的禮盒裏,平時和普通的酒沒什麽區別,但只要加上“年”字,價值立馬就幾萬到幾十萬。茅臺設計師、高級工藝設計師馬雄說,貴的茅臺年份酒根本沒上市。當它從工廠出來的時候,它被壹個突出的部門或者人直接帶離工廠。每瓶茅臺酒至少5萬元。年代越久,價格越高。30-50萬元很正常。買家從公募基金到個人都有,但大部分是公募基金。酒鬼酒塑化劑壹超標,行業潛規則就暴露了。該報斷言,塑化劑是中國白酒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
拋棄舊觀念
以前在喝酒期間,我們從生活中積累了壹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即使在我們停止飲酒後,他們也不能像變魔術壹樣消失。
雖然我們已經遠離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但是酒精成癮的疾病仍然揮之不去。因此,我們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努力擺脫許多又開始萌芽的舊觀念,這將有助於我們恢復。
而且這些老觀念確實壹次又壹次的發生。我們努力實現的目標是從過去舊觀念的束縛中重新獲得壹種放松感和自由感。我們過去的許多思維和習慣
它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們的自主性。
當我們用全新的眼光仔細審視,原來他們只會碾壓我們,毫無用處。我們不需要再堅持下去了,除非經過明確的測試證明它是有用的,而且它還真的能起作用。
我們現在可以用非常具體的標準來衡量壹個想法目前的實用性和真實性。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我喝酒的時候經常這麽想。這種思維模式有助於我現在保持清醒嗎?這種思想對我今天有益嗎?”我們的許多舊觀念——尤其是那些關於酒精、飲酒、醉酒和酒精依賴(或者酒精中毒,如果妳同意這種措辭的話)——要麽毫無價值,要麽實際上是自我毀滅,擺脫那些觀念將是壹種極大的解脫。
或許舉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拋棄這些陳舊無用的觀念的好處。當我們十幾歲的時候,對許多人來說,喝酒是壹個誓言,表明我們不再是孩子,或者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聰明,成熟,有經驗或強大到足以違抗父母和其他權威。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喝酒總是離不開浪漫、性、音樂、成功、優越感和奢華。如果學校教任何關於喝酒的東西,通常只是對健康的危害和失去駕照的可能性——其他的不多。
與此同時,許多人仍然相當確信,任何飲酒行為都是完全不道德的,並直接導致犯罪、痛苦、恥辱和死亡。不管我們以前對喝酒的感覺是什麽,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它通常是強烈的,感性的,遠遠超過理性的。也許我們對喝酒的態度只是壹種無意識的,不加思考的接受別人的看法。
對於很多人來說,喝酒是社交場合必要且無害的壹部分,是朋友之間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愉快的休閑活動。
其他人可能認為喝酒是吃飯的必備。但現在我們捫心自問:如果我們不喝酒,我們實際上就不能享受友誼或食物嗎?是我們喝酒的方式
有助於改善妳的社會關系?這能提高我們享受美食的能力嗎?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壹醉方休的想法,由此衍生的反應更是極端。壹個酒量大的人可能會被認為只是好玩或者只是丟臉。
由於種種原因,壹醉方休的想法往往讓很多人感到厭惡。但對於我們中的壹些人來說,這是壹種渴望的狀態。喝醉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我們自己也喜歡這種感覺。但與此同時,還有壹個影響因素,那就是公眾對社會名人的忽視。
有些人不能容忍沒醉過的人,有些人看不起太醉的人。就今天的醫療保健中發現的結論而言,改變這些態度的影響仍然相當有限。當我們第壹次聽到“酒鬼”這個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把它與年老、衣衫襤褸、瑟瑟發抖或乞討的人,或者在貧民窟裏喝醉的人聯系在壹起。
現在對這個問題有充分了解的人都知道,這都是扯淡。然而,盡管如此,當我們第壹次試圖保持清醒時,我們過去遺留下來的模糊概念仍然困擾著我們。
它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難以感知事情的真相。但最後我們終於變得願意接受改變過去的觀念——只有可能——可能有點不對,或者至少不能完全反映我們的個人經歷。當我們能說服自己誠實地看待過去的經歷,認真傾聽其他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時,我們就能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壹長串過去沒有詳細考察過的信息。
比如我們可以看看理科專業的敘述:酒精不僅是解渴的美味飲料,還是可以改變意識形態的藥物。我們了解到藥物不僅存在於飲料中,也存在於食物和各種藥物中。而且現在幾乎每天都能讀到或聽到壹些特定藥物對人體造成的多重危害。
危害(包括心臟、血管、胃、肺、口、腦等。)這是我們之前從未懷疑過的情況。藥理學家和其他成癮治療專家現在認為,酒精,無論是用作飲料、興奮劑、鎮靜劑、滋補品還是鎮靜劑,都不能完全被視為安全的。但就每個個案而言,可能不會直接導致身體傷害或精神疲憊。
顯然,大多數人都能優雅地使用,不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我們發現喝酒在醫學上可以算是吃藥,喝醉了就像吃了過量的藥。藥物濫用可直接或間接導致各種健康、精神、家庭、社會、經濟和工作問題。
我們可以開始看到酒精對壹些人的後果,而不是大多數人只想著喝酒給我們帶來了什麽。我們還發現,任何有飲酒問題的人都可能處於我們所說的“飲酒”狀態。
這種疾病的目標是不分年齡、信仰、種族、性別、智力、背景、情緒、健康、職業、家庭狀況、身體素質、飲食習慣、社會或經濟地位或其他壹般人格。問題不在於妳喝多少或者怎麽喝,什麽時候喝,為什麽喝,而是喝酒如何影響妳的生活——當妳喝酒的時候會發生什麽。
在我們意識到自己有這種病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走出壹個古老而無聊的誤區:承認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酒量(如果我們曾經控制過的話)是可恥和懦弱的。
軟弱?其實,我們需要相當的勇氣去正視這個殘酷的現實,沒有保留,沒有掩飾,沒有借口,我們也不必自欺欺人。雖然這看起來並不是吹噓,但坦白說,我們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世界冠軍。在酒癮康復的過程中,我們也會被壹些錯誤的觀念所遮蔽。就像其他數百萬人壹樣,親眼看到壹個人因為喝酒而死,他們會非常驚訝,為什麽這個酒鬼不能用自己的意誌力戒酒。
這又是壹個過時的觀念,我們會永遠記住這個觀念,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多人早年接觸過壹些超級意誌力的典型案例,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家庭或鄰裏有過傳奇。在多年放蕩不羈的生活後,他變得聲名狼藉,但突然他改變了生活方式,放棄了酒精和女人。50歲時,他洗心革面,成為行為正派、誠實正直的典範。
這種認為我們準備好了就可以效仿的天真想法是壹種危險的錯覺。我們不是其他任何人。我們只是我們自己(我們不是每天喝壹大瓶活到90歲的老爺爺)。)現在我們非常確定,僅靠自己的意誌力克服酒癮問題,和治療癌癥壹樣有效。我們從自己的經歷中反復證實了這壹點。
我們大多數人都試圖獨自解決,無論是想控制自己的飲酒量還是戒酒,但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無法取得持久的成功。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容易坦率地承認我們需要幫助。因為這種做法似乎是懦弱的表現。
是的,我們深深地迷失在另壹種中。但我們最後問自己: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和使用更強大的力量,我們會比單獨徒勞地工作更明智嗎,尤其是在我們壹再證明它行不通之後?如果妳按下開關,妳就可以打開燈。我們認為繼續試圖在黑暗中摸索是不明智的。我們自己是無法完全清醒的。這不是我們學會的保持清醒的方式。
同時,充分享受清醒的生活不是壹個人可以獨自完成的工作。只要能考慮到幾個與舊觀念不同的想法,哪怕是暫時的,都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進入了幸福健康的新生活。
本來我們深信這是永遠不會發生的,但是現在這種變化正在我們成千上萬的會員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