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養豬有什麽要求?

養豬有什麽要求?

養豬的要求和技術

1.進行保護性餵養。夏秋季節在豬舍外種植葫蘆、大瓜、臥瓜、向日葵等植物可以遮蔭降溫,冬季要普及塑料大棚飼養技術,定期做好驅蟲和免疫工作。

2.推廣高密度種豬。冬季0.8m2豬圈養1頭育肥豬,夏季1豬圈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種豬不僅圈數少,成本低,而且育肥豬爭食。沒有運動場地就睡覺,愛快速增重,減少飼養費用。

3.育肥豬超過90公斤後,日增重速度明顯變慢,脂肪沈積是主要因素,飼餵更不劃算,脂肪增多,不好賣;90斤以下屠宰,雖然飼料利用率高,但是因為體重小,出肉率低,不經濟。壹般90 ~ 120 kg出欄最適合育肥豬。

4.品種要過硬。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選擇品種。目前推廣多元雜交至少需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肉率66%,料肉比為2.8: 1。

5.保持圍欄簡單。豬圈不要搞得太豪華,保暖通風就好。

6.飼料應該便宜。飼料占養豬成本的70-75%。飼料配方要隨著市場價格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能壹成不變。如果豬在炎熱的夏天吃得少,飼料應該更有營養。飼料營養要均衡,滿足生長需要。

7.防疫要嚴。註意消毒,既要防止外來疾病,又要防止糞便汙染和傳播疾病,按免疫程序註射疫苗。

8.準備出門。比如二元豬體重達到70斤,內三元80-85斤,外三元95斤,英國PIC豬105斤,就是出欄的適時體重。另外,生豬市場價格高的時候,體重越重越好;價格低的時候,最好輕壹點,這樣可以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9.養豬的“倒飼法”是針對上述缺點,結合豬的生長規律和特點而確定的壹種新型養豬方法。這種方法處於仔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 kg之前以高能高蛋白的精料為主,輔以必要的飼料添加劑和少量青綠飼料。從中豬到出欄階段,應適當減少精飼料的投入,增加青飼料和粗飼料的比例:精飼料60%,青飼料25%,粗飼料15%。這種方法不僅縮短了豬的飼養周期,而且充分利用了大量的青飼料和粗飼料資源,從而節省了精飼料的用量,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10.飼養管理:科學飼養,根據豬的不同用途、不同年齡和生長需要合理搭配飼料,加強管理,改善衛生,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