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立規律睡眠(1~6歲)
睡眠是終身大事,研究表明,睡多睡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睡眠規律,大人小孩都壹樣。根據加拿大道格拉斯大學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良好的睡眠習慣可能會提高孩子的成績。
首先,仔細觀察孩子的睡眠狀態和各種體征。成長會有獨特的規律。逐漸養成固定的活動習慣。我們現在能試試這個嗎?四個B步驟:洗澡、刷牙、講故事、睡覺,養成整體睡眠模式。
妳必須壹步壹步地建立有規律的睡眠。此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註意,比如:睡前兩小時內不要玩太興奮的遊戲;營造優質的睡眠環境。孩子6到7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自我管理了。但是別忘了繼續鼓勵和提醒他們獲得9~11小時的睡眠。
2
遊泳?(1~6歲)
遊泳可以說是嬰兒的本能。畢竟他在離開媽媽之前在水裏生活了十個月。許多父母讓他們的寶寶從出生就開始學習遊泳。
然而,根據美國紅十字會遊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地圖上公布的信息,建議:
6個月到3歲的孩子學習基本技能,如浸入、漂浮和劃水。
4~5歲後,他們開始學習更多的技能,然後手腳更加協調。
6歲及以上的孩子將重新開始練習劃水。因為劃水需要更強的全身協調性,這樣的順序學習可以讓他們成為自信而熟練的遊泳運動員。
車間裏也有壹些嬰幼兒遊泳課,可以借鑒。另外,洗澡的時候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習慣水的感覺。可以用蓮蓬頭淋浴,也可以互相溫柔地玩潑水遊戲,讓他們慢慢適應。不要急著說,詳細解釋,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三
學習烹飪(2歲以上)
每次帶兩個女兒去親子屋,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壹定是烹飪區。烹飪和食物可以變換成不同的玩法。妳可以把東西賣給自己,給媽媽做飯,或者把妹妹當小客人。然而,我總是害怕麻煩,從來沒有讓他們真正在家裏的廚房裏幫忙。
其實妳可以從安全簡單的部分讓孩子去做,搞砸了也沒關系。最好優先考慮用不用火的電飯鍋做飯,比如炒菜、蒸雞蛋、蒸蛋糕等。或者冷食如果汁、涼拌等。讓他們很快有成就感,危險性也小壹些。
也可以隨時有教育的機會:東西壹攪就很快溶解。電飯鍋加熱會冒出什麽氣體?雞蛋本來是液體,怎麽壹放進電飯鍋就變成固體了?家裏有個自動面包機就更好了,做面包對孩子來說更有趣更好吃!
兩歲以後,孩子對烹飪的興趣其實是可以逐步培養的。目的不是讓他們成為小廚神,但是這個基本的生活能力會給他很大的幫助。他們更有可能成為健康的飲食者,喜歡嘗試新食物的人,不太容易偏食。
可以教4-5歲的孩子測量食物的重量,攪拌面糊。6~8歲會使用廚房設備和工具,如微波爐、烤箱、開罐器等。
四
自我保護?(2歲以上)
社會亂象讓父母每天都很緊張。之前在臉書瘋傳的壹個視頻“妳確定妳的孩子不會和陌生人壹起走嗎?”,也讓家長發現,孩子比想象中更容易相信陌生人。
所以,自從孩子懂事以來,尤其是上幼兒園以後,我經常排練各種情景,甚至角色扮演,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走。
孩子4-5歲後,可以開始幫助孩子塑造性別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隱私意識。讓孩子知道人和我的界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五
自己洗澡?(3歲以上)
孩子3、4歲時,活動量增加,大肌肉發育成熟,是強化動作的好時機。所以這個時候,讓孩子自己洗澡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因為衛生間的隱患比較多,很容易摔倒或者淹死,所以孩子三歲就可以開始培養自己的洗澡能力(包括洗頭和清洗私處),建立衛生間的安全規則。
因為5、6歲以後,他們可能會開始要求單獨洗澡。這時候家長要盡量註意,控制時間,註意安全。大概要到8歲左右,才能真正讓他們單獨洗澡。
上學之前,六歲到八歲是另壹個黃金時期。這時候孩子心智相對成熟,從身體層面的技能慢慢轉移到心理層面。看看有哪些生活技能專家會建議最好等到六歲以後再教。
六
自己刷牙(6~8歲)
美國牙科協會建議?3歲前父母幫助刷牙,3~6歲時允許孩子在父母的監督下自己刷牙。6歲以後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刷牙了!
但是壹些專業人士有不同的看法。有些醫生認為,孩子在8歲之前不能正確刷牙。但這和能力協調關系不大,主要是孩子沒有動力把牙刷幹凈。
他們可能很難理解保持牙齒清潔的重要性,也不明白有沒有刷過面。
據研究,雖然他們是11歲,但大多數孩子只刷了50%的牙齒。即使是18~22歲的年輕人也只刷了67%。
為了讓孩子知道刷牙的重要性,甚至給刷牙增添壹點樂趣,可以嘗試看牙菌斑展示片來激勵孩子刷牙。帶他去牙醫診所,讓醫生在刷牙前塗壹點藥水,可以讓牙菌斑出現,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口腔沒有徹底清潔。刷牙後可以顯示由於刷牙方法不正確而殘留的牙菌斑。
這樣可能會讓孩子更有動力把牙刷幹凈!
這裏也要宣揚壹個正確的觀念。如果乳牙護理不好,會對成年牙齒產生影響。因為乳牙的重要作用是維持恒牙的生長空間和未來牙列的整潔,避免蛀牙真的是父母從孩子出生就應該重視的重要項目!
七
自己系鞋帶?(6~8歲)
從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來看,綁弓真的不是壹個容易的能力。它曾經給我壹種沈重的挫敗感,至今還存在於我的記憶中!
雖然我不記得我的父母從多大開始教我,但我記得我無法理解穿線的魔力。所以最後父親不得不教我壹個簡單的打結方法,就是先把繩子打兩圈再打結。
用簡單的方式做好壹件事並不是壹件壞事。重點是我媽這時候說:“妳這樣教他,他永遠學不會原來的打法。”
有意思的是,這種簡單的玩法我確實用了很多年,直到有壹天綁起來,發現單繩繞另壹圈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不用教我就意識到了。
所以,我記得那種急於證明自己可以,卻無法突破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特別強調要確保孩子們在教學前做好準備。不僅事半功倍,還能增加孩子的信心!
雖然現在的產品設計更加貼心,但是小孩子打蝴蝶結的機會大概也少了。畢竟耐克最近出了可以自動系鞋帶的球鞋。
但是,作為兩個女孩的媽媽,如果她以後想打扮的輕松壹點,從六歲開始教妹妹,也許我以後就不需要給她做壹些打扮了!
另外,如果孩子很靈活,能處理小按鈕或者畫畫很好,也許可以早點教。建議家長不妨先用跳繩來教孩子如何打結。
八
管理自己的錢(6歲以上)
以前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大概就是要求孩子懂得儲蓄。但其實重點是讓孩子有MQ——錢商。理財的概念是壹整套的教學,從認識硬幣到儲蓄應用。父母壹定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給孩子人生的經濟機會。同時配合遊戲進行理解,產生興趣。
工作坊裏也有很多動畫和繪本,可以讓孩子更容易學習。也可以考慮他們。
壹個保姆老師提供了壹個好方法。她建議大家用周歷記下給孩子的零花錢總額,明確寫明孩子的日常開銷,並做好獎懲。
每個月總結後,把盈余存入孩子的賬戶(帶他去開戶)。從6歲開始,就要培養孩子“自己有錢”的觀念,然後慢慢教他們高級理財規劃。
九
照顧小生命?(6歲以上)
我們看過太多汪星人和貓與嬰兒和諧相處或者其樂融融互動的電影。但是多大應該讓孩子養寵物呢?
獸醫Butch Schroyer博士建議,最好是?6歲以後,我會把照顧小生命的責任交給孩子。2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接觸園藝,開始照顧植物;也可以從小金魚、金老鼠開始,然後挑戰貓或者狗。讓他們開始明白生命和責任的意義,觀察孩子是否適合養寵物。
盡管許多專家學者不斷列舉各種好處,但芬蘭的研究也發現,與寵物在壹起可以提高免疫力。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也表明,養寵物狗的孩子不容易患哮喘。但是,因為6歲以上的孩子會對人生經歷和責任感的建立有更成熟的態度。
因此,在孩子們開始收養寵物之前,確保他們能夠表現出責任感和照顧其他事情的意願是很重要的。
?10?
單獨使用地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 ~ 13歲以上)
我覺得在這個社會亂象中,如果提出讓孩子自己回家,恐怕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在日本,六七歲的孩子被允許單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但是,如果妳問我,作為壹個母親,多大可以讓孩子獨立乘坐公交車?我真的覺得我小學畢業才會有這個勇氣。
美國專家建議,我們不能幫助孩子學會自立,但這取決於妳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當地的交通狀況。
因為最難的可能不是乘坐交通工具,而是安全過馬路。所以,事先要訓練孩子認識周圍的環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如何應對突發事件。讓孩子隨身攜帶或記憶父母的手機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