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峨眉雪芽中的佛茶傳說

峨眉雪芽中的佛茶傳說

千年峨眉儒釋道,千古水山藥茶。金頂供佛儀式在峨眉山2500多年的茶文化歷史中,“峨眉雪芽”不僅被峨眉山道和佛教視為防治百病、排毒養顏、延年益壽的保健飲品,而且在唐宋明清1000多年的歷史中,還作為貢茶獻給宮廷。

相傳唐太宗在位時,藥王孫思邈專程到峨眉山要茶要藥。峨眉山黑水寺的茶僧將上品“峨眉雪芽”獻給唐太宗。此後,“峨眉雪芽”在長安播出,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之壹。

根據峨眉山的茶史,每當農歷三月采摘春茶時,峨眉山各大寺廟的茶僧們就忙碌起來,開始壹年壹度的品茶活動。茶僧踩著茶園的殘雪,采摘新茶。有壹首描寫僧尼采茶的詩,也叫佛教“采茶調”:“玉手纖細,禪心清凈,虔誠誦經,前為佛祖采茶。”按照慣例和規定,擁有皇家茶園的寺廟,如黑水寺、萬年寺等,要用絕招蠟封壹級“峨眉雪芽”春茶,並在朝廷專事茶葉的太監和地方官員的監督下,為新焙的“峨眉雪芽”貢茶舉行佛祖供茶儀式,祈求佛祖送福富民;祈求風調雨順,平安繁榮。高峰時,數百僧人、數千香客匯聚壹堂,佛旗飄逸,誦經喝湯,回蕩山谷。場面十分壯觀。在名人品春茶的日子,稀有綠茶峨眉雪雪的故鄉峨眉山,會舉辦壹年壹度的“品峨眉雪雪,拜普賢十處”茶文化活動。最大的收獲是找出了山裏佛教徒流傳了三千多年的養生茶配方。這就是“三茶,峨眉山壹佛家”。峨眉山是世界野生古茶的發源地。茶葉生產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唐代,源於道教和佛教的峨眉雪芽茶已被列入貢茶,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壹。種茶、制茶、飲茶,都成了山中許多寺廟的“農禪”活動,並被列入課程。

峨眉山佛教三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02年至547年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小嚴年間,由和尚張苞創立。公元518年,來自中國和印度的高僧張苞來到中國。他曾成為繼峨眉山紅椿坪之後的張苞第壹峰,在那裏,他每天三次在尤溪山喝茶。山僧和樵夫不壹樣,張苞說:“這是長壽之道。”據史料記載,張苞卒於唐憲慶二年,享年130。

由此,經過數百年的飲茶實踐,峨眉山的佛教徒將“毛寅、正午、須海”定為每天飲茶養生的最佳時間。

第壹道茶:早上的茶。也就是中午“儀式前服用”。僧人是這樣解釋的:民以食為天,壹日數次五谷雜糧,穢物藏於胃,濁氣遊於心,各種毒物浸於經脈。再加上人的身體壹夜渾濁,森林裏的峨眉雪芽可以解各種毒。因此,每天早晨“如廁”或“上廁所”(去衛生間緩解大小便)前,用開水泡茶,喝3杯茶,可達到化濁水為清水、排毒養顏的保健效果。

第二道茶:“中午不喝茶”。“中午”是指每天早上11到中午1之間。即空腹(午餐)後立即喝兩杯綠茶,可有“強齒”、防百病的治療茶功效。現代科學在臨床上證明,綠茶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進食後,留在口腔和牙齒內的食物中的細菌和病毒可在半分鐘內迅速繁殖。這時,立即喝兩杯綠茶可以達到消炎殺菌的治療茶效果。

三茶:時間定在“徐海”。也就是每天晚上睡覺前的9點到11點。這三種茶是用來“洗”的,不用內服。也就是用綠茶洗臉,尤其是洗眼睛,可以起到排毒養顏的作用。洗滌時間是壹刻鐘。

峨眉山的佛家三茶,用水用茶都很講究。沖泡的水取自山中的甘泉,森林中的生態茶取自茶則。兩者相得益彰,質量過硬。為什麽不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