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思考
馮光說。
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其理論體系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理念是壹致的。
在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不僅能順應時代需求,促進中醫藥自身發展,還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人民健康服務,促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展。本文就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
深入分析了服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中醫;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R197.6文獻識別代碼a
文章編號為1671-8569(2010)02-0267-03。
在社區衛生中發展中醫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服務衛。第壹附屬科技教育司
昆明醫學院附屬醫院,昆明650032
中醫理論與思維是壹致的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理念與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
機構可以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務,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
機構。本文闡述了發展繁體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對社區衛生服務中的藥物服務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醫;必要性和可行性
2009年新醫改方案強調:初級衛生保健
衛生機構應當使用適宜技術、適宜設備和基本藥物,並大力
推廣中醫藥,包括民族醫藥,為城鄉居民提供
安全、有效、低成本的服務。在新時代,國家從戰略高度提出
發展中醫藥服務是為了繼承和發揚中醫藥。
學習;充分發揮其優勢,使其以獨特的治療方法和診療原則服務。
為人民服務;同時體現了我國“中西醫並重”的工作
政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以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
周到及時的服務在社區中起到“看門人”的作用[1],
發展中醫藥服務的“六位壹體”功能,使二者更加契合
很好的融合,發揮優勢,服務社會和大眾,解決當下的問題。
醫療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展中的許多難題,
本文對兩者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劃分
分析。
1的中醫特色適合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中醫的理論內容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天人合壹”
“天人合壹”的整體觀,“陰陽平衡”和“辨證”的健康觀
治理”是其特征;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觀與醫學方法論
與社區壹般實踐理念和預防理念和方法有共同點(如
中醫辨證論治的本質是強調個體的具體情況。
由於治療方法不同,這不同於壹般做法提供的個人服務
是壹樣的;中醫“未病先治”的概念包括“未病先防”,
防病變”與壹般醫學的三級預防相呼應,前者是身體。
現在介紹中醫的預防保健內容,後者可以有效指導醫生。
治療、康復活動等。)這些都是靠自己的理論科學優秀的。
視情況而定。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
有很大的優勢:①中醫在社區有廣泛的人群需求。它
具有投資少、副作用小、簡單易行的特點。②中醫
防病保健綜合功能及現代社區保健服
服務的內涵是非常壹致的,社區預防和保健符合我們的傳統。
“未病先防、病後防、病後防”的醫學思想
提出健康與疾病全過程的三級預防策略;③
中醫藥適宜技術便於社區應用和推廣。
2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發展的必要性
2.1,醫療時代的需求和醫學模式的改變有利於
老年病和慢性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常見病的防治
目前,醫學模式已經從簡單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
是“生物-心理-社會-精神-環境”的綜合模型。
“生活方式”病對人的健康影響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的困難。
困擾人的疾病,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已經不能產生了。
健康和亞健康人群急劇增加;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
加重,老年病增多;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在疾病譜中
它在死亡原因譜中占據主要地位[2]。中醫治療的原則講究
在整體論的指導下,把握身體與精神、社會與自然。
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把握人和疾病之間的差異,
由於多因多果的復雜關系,他還善於調理、審證求因、照顧他人。
揣在裏面,同病不同治,異病同治[3]。中醫的這些特色療法
生活方式對患者、亞健康人群、心腦血液的影響
管系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在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有壹定優勢。壹樣
從防病的角度來說,中醫養生無疑是獨壹無二的。
優點和明顯效果。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調節四季,
有規律的生活等。顯然,這些方法屬於生活方式範式。
域,只是針對現代人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存在
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六位壹體”功能
使用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2切實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和服務效率
據統計,目前我國80%的衛生資源分布在被占人群中。
20%的城市,而占人口80%的農村只有20%。
衛生資源,衛生資源的配置集中在大的城市醫院,以
基層轉移力度不夠,衛生資源利用率低。達利法
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有利於解決衛生資源配置中的“正三”問題
“角”與“倒三角”的矛盾有以下特點:中醫與中醫適宜技術
利用其深厚的群眾基礎,“簡單、方便、體驗和誠實”的特點是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大力發展中醫藥能有效提高醫療水平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其服務效率。
2.3有利於控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緩解人口。
“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目前大中型醫院醫療費用的高而快的增長已經讓公眾難以承受
隨著壓力的下降,醫療費用成為公眾關註的焦點,社區醫療
作為最基層的衛生機構,醫療服務應該充分照顧大多數人。
基本醫療需求[2],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
服務:通過臨床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治療。
長期實踐證明有效,操作方法簡單易學。
有用的,低成本的,受歡迎的中醫療法。
線下推廣。社區居民不僅可以享受價廉物美的醫療服務
服務,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也減輕了大醫院的壓力。
力,為國家和個人節省醫療費用,在壹定程度上。
“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2.4有利於完善小康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和諧社會。
區域與和諧社會建設
健康是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政治穩定的基本法則。
壹、在全面推進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全民族必須
把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放在首位[4]。
健康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的目標。
完善小康衛生服務體系,建立“以人為本”的衛生服務。
制度是實現這壹目標的有效途徑,而社區衛生服務
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服務多樣化的特點,大力發展。
社區衛生服務有利於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
服務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區與和諧。
社會的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優勢,
發揮特色,樹立品牌,走出中國特色社會
地區衛生服務道路為社區居民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衛生保健。
健康服務。
2.5有利於繼承和發展中醫藥,振興中醫藥。
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醫學。
抗擊疾病的偉大成就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財富。
妳的文化也是世界人民文化的精華,它服務於社區健康。
應用中醫藥,發揮特色優勢,開展中醫藥技術2。
推廣,這不僅豐富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內涵建設,而且
也繼承發揚了中醫,振興了中醫。
3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發展的可行性
3.1符合國家衛生政策和國家政策,有政策支持。
中國的衛生政策是“中西醫並重,發展中醫”
醫”,將中醫藥融入社區衛生服務是落實黨的衛生工作。
政策的具體體現。1999 7月16、衛生部等十部門
委員會聯合頒布《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
見明確規定,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積極采用
中醫藥適宜技術、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藥。2003
6月165438+10月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並發布。
介紹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的基本規範。
論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中醫藥業務建設與人才
設備、人員培訓和服務內容得到了統壹和規範。同年,
衛生部、民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創建全
中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實施方案。在2006年,
《國務院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和
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
見》也相繼出臺,《意見》已經明確指出:發揮中醫藥。
和民族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優勢和作用,並鼓勵
中醫醫療機構積極參與社區衛生服務,強化中醫藥。
人才培養。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2007年和2008年。
2000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強調:建設完美社區。
衛生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在社區
充分發揮中醫藥“珍”在社區衛生服務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中的作用,
方便、實用、價廉,提高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新的
醫改方案也強調了發展中醫藥服務的重要性。
海關政策的“剛性”傾斜和領導的重視與支持給了中醫
醫藥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和政策支持[5]。
3.2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是儒釋道的長期融合。
由此,這三大學派影響了中醫的形成和發展。
影響深遠,尤其是“天人合壹”
“壹”的概念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壹,而且與其有著直接的聯系。
創建了中醫的基本框架,找到了中醫發展的起點。
點和目的地。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有機性、整體性和樸素性。
元素系統觀和五行哲學不僅構成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並為中國人民所熟知和認可。中醫四診八診
綱,外邪六淫(風、寒、夏、濕、燥、火),內傷七傷也是中國。
人民同意。尤其是中醫獨特的療效更為人們所知。
陶。在過去,“敲鐘醫生”和“扁鵲周遊世界行醫和診斷疾病”都是。
是比較早的壹家深入民間,提供上門服務,為百姓所熟知的。
中醫社區衛生服務的形式之壹,其服務理念和方法
類型早已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4]。
3.3中醫理論體系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思考
想法是壹致的
中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和疾病的學問。
診斷和預防,具有完整而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第二節。中醫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人”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機器作為壹個整體,認為人的正常生命活動是心理和生理功能。
有機結合,註重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對人體正常生理的影響。
功能和病理變化,強調心理問題是致病的原因。
重要原因之壹;以“天人合壹”的整體觀,“陰陽平等”
“恒”的養生理念和“辨證施治”是其特色。社區衛生服裝
解決社會福利問題需要以社區人群的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
關註區內的主要健康問題;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
治理;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能於壹體。
集技術與服務於壹體的高效、經濟、便捷、全面、持續的基層單位。
保健服務。20世紀以來,由於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隨著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改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提高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從以前的單純。
疾病的診治已經上升到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人們更需要它
其目的是提供預防、康復、保健和心理指導。
保健服務;需要方便、快捷、持續、主動、周到、貼心、
及時的保健服務;要求服務更加人性化和個性化;
苛求服務不僅要關註疾病本身的生理病理因素,還應該
註意引起疾病的心理和社會因素。和社區健康服務
發展思路和思維都是迎合人的需求,整個中醫
概念辨證的診療體系更適合社區衛生服務
服務系統與開發模式是壹致的,因此更容易將兩者結合起來並提供幫助
促進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社區衛生服務做出貢獻。
內涵服務的發展。
目前,由於我國對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投入不足,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中西醫發展嚴重不平衡,居民對此感興趣
知識薄弱,利用效率低,使得中醫藥發展不容樂觀;新形勢
其次,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優勢,不僅
這是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
滿足中醫自身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其發展中將
本文在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優化兩者的結合並加以推廣
兩者的健康協調發展是壹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參考
李周常陸。重慶市社區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信任的影響因素。
研究[J]。醫學教育探索,2009,8 (5): 600-602。
[2]胡靈娟,圖雅。社區衛生服務應加強中醫藥治療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
學報,2006,10 (14): 54-55。
[3]霍青萍,包勇。發揮中醫藥優勢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區衛生。
服務[J]。中國衛生服務經濟,2001,9 (20): 39-40。
[4]霍青萍。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建設和完善小康社會衛生服務體系。
[J]。醫學與哲學,2004,(12): 49-50。
[5]馮光說,馮澤勇。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發展策略[J].醫學和哲學
薛,2008,(9): 70-74 .
(接收日期:2009年9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