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年輕的時候,看起來都像莎士比亞筆下的“又瘦又餓”。壹年又壹年,進入中年後,他們已經過了早年。有壹天,他們照鏡子的時候,已經胖成這樣了。
古人說人到中年體重增加是好現象。
最起碼,如果壹個人到了中年還“又瘦又餓”,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人日子過得很苦。
但是男性很難接受自己的肥胖,所以盡量鍛煉身體,吃蛋白粉和雞胸肉。又老又胖好像很不禮貌。真的是這樣嗎?
這是自信的問題吧?不從窮和富來說,壹個人幹凈,不修邊幅,修剪整齊,尊重他人,身體健康,跟胖瘦有什麽關系?
用蔡先生的話來說:“壹個不喜歡又老又胖的男人,和壹個壹直想整容的女人壹樣可笑。閑暇時散散步,看看花就夠了。”
幸福就是這麽簡單。活著就是為了開心。
日本有壹種掛歷叫“何雁詩”。
何偃師是什麽意思?是笑臉,給別人的不壹定是錢。在人類的各種表情中,微笑是最美的,遇見人的時候微笑是壹種付出。
那麽,妳快樂嗎?妳開心嗎?妳感激嗎?試著微笑,答案就在妳的臉上。
現代人大多喜歡發朋友圈,壹張圖壹個視頻,記錄開心或難過的事,像寫日記壹樣。也許我們可以在朋友圈種下幸福的種子。如果我們高興,我們會記錄它們。如果我們不開心,提醒自己:有錯。不開心的事怎麽會發生在我身上?
然後,盡快翻過這壹頁。大腦那麽大,記錄快樂就夠了,怎麽會有那麽大的容量記錄那麽多?今天是快樂的,明天也是快樂的。活著也不虧。
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祝福,偶爾讀壹讀,會不會覺得被溫暖包圍,突然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
偶爾會有人問蔡先生“妳多大了?”
蔡先生總愛返老還童,答:“我壹百歲半了。”
也許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這樣。當妳年紀大了,但心智還是那麽堅韌,心不累,生活不會以妳的年齡來計算妳生命的意義。而不是每天擔心自己的年齡身高體重胖瘦。
就像蔡先生說的:打麻將。如果妳沒有任何愛好,至少妳不會擔心阿爾茨海默病。
李漁說:“大自然喜歡的東西可以入藥。”
瘟疫流行的時候,李漁病重,正好是五月,楊梅出市。李玉特別喜歡,老婆就騙他不買,正好聽到街上有人賣。所以,不管願不願意,他買了它,吃了壹頓大餐。結果他其實更好。
我們的生活中總有壹個喜歡的偏執狂,比如有的人離不開酒,有的人喜歡做極限運動,有的人喜歡吃辣。當妳遇到妳喜歡的東西時,妳的身體也會產生壹種荷爾蒙,讓妳的身體變得更好。
也許滿足壹時的欲望不是壞事,只要合適,而且能調節身心。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東西能讓妳快樂,那活著豈不是虧了?天天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那不就白忙活了嗎?
就像蔡先生說的“就算這藥不管用,妳也會死得很開心。”
有壹次,蔡先生應邀到北方講學。最後學生提問,他回答。像個舞會,氣氛越來越熱烈。後來蔡先生“放肆”,拿出壹根小雪茄來抽。學生們並不介意。最後他幹脆把玻璃瓶的二鍋頭拿出來喝了,甚至還得到了滿堂喝彩。
當然不是鼓勵演講抽煙喝酒,而是讓我們看到真正名人的風采,是那麽的灑脫。這是他走過粗鉛之後的從容,而這種瀟灑是長在骨子裏的,不是壹般人能學會的。
美好的生活不是享受財富,穿名牌,出入奢華,而是享受當下的生活,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開心。
工作是享受,生活是享受,心態很重要。畢竟人生只有壹百年,這樣活下去也能幸福。
如果妳不開心,妳知道,妳的身體也知道。努力工作,多掙錢也是壹種享受。只有經歷了壹次苦行僧的經歷,才能更加珍惜生活中的幸福。
下棋,種花,養魚,花不了多少錢,卻能讓妳心情愉悅,賞心悅目,不花錢。用蔡先生的話說,這是“玩物喪誌”。取悅自己就是這麽簡單。
活著的時候多愛自己,就不怕生命盡頭有什麽遺憾。不要等到最後才發現自己白活了。銀行裏的數字和吃喝玩樂關系不大。生活不奢侈,但可以活得開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