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艾灸方法與腰肌勞損癥狀

艾灸方法與腰肌勞損癥狀

腰肌勞損是很常見的腰部問題。很多人會腰肌勞損,經常會出現腰疼的癥狀,所以這個癥狀也可以通過艾灸來解決。以下是我推薦的腰肌勞損艾灸方法知識。歡迎閱讀!

腰肌勞損的艾灸方法

腎俞穴

位置:腎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常用穴位之壹,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側開1.5寸。

主治:腰痛、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帶下等生殖泌尿系統疾病,耳鳴耳聾。

枳實穴

位置: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相隔3寸。

主治:遺精、陽痿、遺尿、尿痛、水腫、月經不調、腰酸背痛。

衛忠

位置:委中穴是人體的穴位之壹。衛中穴位於人體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

適應癥:急性腸胃炎、中暑、腰痛、急性腰扭傷等。

大腸樹

位置: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側開1.5寸。

主治:腹痛、腹脹、腸鳴、腹瀉、便秘、腰痛、菌痢、腸梗阻、坐骨神經痛等。

銀嶺泉

位置:位於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腹脹、腹瀉、水腫、黃疸;排尿困難、遺尿、尿失禁;陰道疼痛,痛經,遺精,疼痛。

三陰交

位置:太陰脾經穴,位於小腿三陰交內側,踝關節上方三寸處。

主治:腹痛、腸鳴、腹脹、腹瀉、便溏、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道僵硬、閉經、不孕、難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足痿、癖疹、失眠、神經衰弱、蕁麻疹、神經性皮炎。

生命之門

位置:人體命門穴位於腰部,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

主治:體虛腰痛、脊柱僵硬、遺尿、尿頻、腹瀉、遺精、白濁、陽痿、早泄、赤白帶下、反復墜胎、五傷七傷、頭暈耳鳴、癲癇、驚悸、手腳冰涼。

關元穴

位置:三寸以下。

主治:腹痛、霍亂吐瀉、疝氣、遺精、陽痿、早泄、尿濁、尿失禁、尿頻、白帶增多、痛經、中風、體虛、頭暈、腹瀉、尿道炎、盆腔炎、腸炎、腸粘連、神經衰弱等。

太溪

位置:在腳踝區域,內側腳踝尖端和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腎虛證、陰虛五官科、肺病、腰痛、下肢冷、內踝腫痛、糖尿病、尿頻、便秘。

艾灸療法治療腰肌勞損

配穴法

主要穴位:腎俞、支俞、大腸俞、阿是穴。

配穴:陰陵泉、三陰交(濕勝);命門、關元、太溪(腎虛)。

艾灸方案

(1)手持懸灸:陳年純艾條灸,單點溫灸:腎俞、大昌、支始、命門。每個穴位依次進行旋灸、啄灸、往復灸、溫和灸四步灸操作:先旋灸溫熱局部氣血2分鐘,再啄灸1分鐘加強致敏,沿經絡往復灸2分鐘刺激經氣,再施溫和灸產生動力傳導,打通經絡。

(2)純銅溫灸鍋溫灸法:用溫灸鍋灸陰陵泉、三陰交穴。

需要註意的事項

腰肌勞損急性發作期間,要註意休息,在硬板床上躺1~3周。急性發作後,很容易復發。要註意腰部的保護,避免彎腰和搬運重物,工作時使用腰圍或寬腰帶保護腰部肌肉。

腰肌勞損的癥狀

1,由於腰弱,有點大意?扭曲的悲傷?,癥狀加重,伴有腰部運動障礙。臨床檢查顯示腰肌柔軟無力,無明顯壓痛等腰肌勞損癥狀。

2、腰部活動基本正常,壹般無明顯障礙,但有時腰肌勞損患者會感到不適。我不能長時間站立,也不能彎腰。如果我長時間彎腰,腰很難伸直。我經常喜歡用手拍打後背。這也是腰肌勞損的癥狀。

3、腰酸、疼痛,受涼後腰肌勞損癥狀會加重,受熱後癥狀可減輕。彎腰時間過長會加重疼痛,難以伸直。這些腰肌勞損的患者比較常見。

4、長期反復發作的背部疼痛不適,或隱隱作痛,腰部沈重緊繃,如墜重物,時輕時重,揮之不去。這些也是腰肌勞損的癥狀。

猜猜妳有興趣:

1.艾灸解毒反應

2.艾灸經絡養生法

3.艾灸後有哪些反應?正確的方法是什麽?

4.牙痛灸與穴位按摩。

5.祛濕灸的穴位及判斷方法

6.特定艾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