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初入九月如何防燥調理?

初入九月如何防燥調理?

科普知識《養生八字訣》:“春蒸、夏拌、秋湯、冬煮、秋涼”。陽氣內斂,寒氣上升。寒氣壹旦侵入,很容易傷及五臟。金秋九月,防燥熱,養精蓄銳,勢在必行。

那麽從現在開始要註意什麽呢?

防燥潤肺

中醫講究“秋冬養陰”,秋季幹燥,氣燥傷肺,容易產生疾病。所以秋季養生重在滋陰生津,潤肺防燥!

肺嬌氣,喜潤燥惡燥。幹燥是肺損傷的主要原因。雖然秋天肺部最容易磨損,但另壹方面,這也是養肺的最佳時機。比如用銀耳、蓮子、百合、排骨湯,洗凈後加水放入鍋中煮沸,3小時後食用,可以達到清肺熱的效果。

我應該補充水分

“早上喝水,晚上喝蜂蜜湯。”白天喝鹽水,晚上喝蜂蜜水,可以預防秋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根據中醫“燥即潤”的原理,此時飲食宜“潤”。妳可以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胡蘿蔔、木耳、梨、橘子、香蕉、葡萄、大棗、石榴、柚子、甘蔗等。

我避免吃幹燥的食物

秋天容易上火,要避免辛辣、生冷、油膩的油炸食物。

緩解秋乏

俗話說,傷春悲秋。受天氣影響,人們往往會產生“悲秋”的心態,內心壓抑。中醫認為,“喜、怒、思、憂、懼”五誌中,肺憂誌。所以,悲秋的情緒也容易傷肺。所以,9月初,我們要繼續保持平靜的心情,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秋天的寒意。

我應該出去放松壹下

秋天來了,可以選擇戶外活動,比如爬山、徒步,也可以出去旅行,可以有效緩解憂郁。

但外出時也要控制運動量,不宜做劇烈運動,以免出汗過多。

祛寒暖身

“寒露腳不顯”,要註意寒露節氣前後腳的保暖。秋天的暑氣逐漸消散,腳遠離心臟,供血少,脂肪不足,非常容易著涼。熱水泡腳可以預防陽虛,解決秋乏。

泡腳時水溫以40-50度為宜,宜在睡前,不宜在飯後,容易影響消化。經常泡腳不僅可以祛寒暖身,調理經絡,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