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泡腳,但是不能長時間泡腳。長時間泡腳的危害,孩子的皮膚損傷。相對於成人來說,孩子的身體容易發熱,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給孩子熱水泡腳,腳掌肯定會出汗,熱量會被加熱,再加上相對較熱的水溫。長此以往,孩子脆弱的皮膚肯定會受到壹定程度的刺激。
2.韌帶會變得松弛。在幼兒時期,寶寶的足弓尚未形成,骨骼和關節都很有彈性,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不明顯。所以他們在站立的時候,腳底是比較平的,這種“平足”會持續到6歲,腳弓直到腳鈣化才會出現。孩子的腳經常用熱水洗或燙,足底韌帶受熱會變得松弛,不利於足弓的發育、形成和維持。足弓是人體重要的減震系統。當我們跳躍或者從高處跳下時,腳弓的彈性起到了緩沖震動的作用,減少了對全身關節,尤其是頭部的沖擊。
3.泡腳的話要註意這些問題,溫度要合適,水溫不能太高。泡腳並不是說水溫越高越好。嬰兒感覺不到和成人壹樣的溫度。大人覺得水溫有點燙,對孩子來說已經很燙了,很容易燙傷寶寶嬌嫩的皮膚。另外,用太熱的水給寶寶泡腳,對寶寶的足部發育也不好。所以,寶寶最好壹年四季都用溫水泡腳。推薦溫度為37℃~38℃,是最適宜的水溫。
4.泡腳時間不宜過長。妳要掌握好時間,不能泡太久。3歲以下壹般泡5分鐘左右;3-5歲泡5-10分鐘左右;5歲以上可以泡10-15分鐘左右,也可以用孩子身上微微出汗的方式。時間過長,壹是水溫控制不好,二是容易出汗過多,消耗體液。如果泡腳時間過長,容易造成腳部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從而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在秋冬季節,如果用熱水浸泡皮膚,很容易導致皮膚幹燥。
5.泡腳加鹽。孩子洗腳時可以加點鹽,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殺菌止癢。在加入冷水之前,嘗試倒入熱水以充分裂解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