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縣地質結構復雜,地貌類型多樣,山地特征明顯。山區占85%,平原占15%。整個地形南北高,中間低,略向東南傾斜。北部的蒙山山脈崎嶇壯麗;南面的尼山群峰起伏,美不勝收;中央山谷,肥沃的土地和風景如畫的田野。有1076個峰值。大部分是西北到東南。蒙山主峰貴蒙頂海拔1155.8米,為沂蒙山區第壹高峰,山東省第二高峰,被譽為“岱宗亞洲”。主要河流有潯河和溫良河兩條,貫穿全境,控制流域面積1787平方公裏。新(臺)棗(莊)公路、平(義)騰(周)公路縱貫南北,蘭(汕頭)鹽(周)公路、鹽(周)石(石臼所)鐵路縱貫東西,交通便利。?
平邑縣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2℃,無霜期212天,日照2589.4小時,降雨量784.8毫米?
綜合實力
近年來,平邑縣委、縣政府組織帶領全縣人民,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效益為中心,以發展為目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形成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事業進步的良好氛圍。先後被評為水利建設、水土保持先進縣,畜牧、油料、糧食、水果百強縣,土地開發先進縣,科技先進縣,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花崗巖之鄉,中德合作山東糧食援助項目亞洲治理典範。
平邑縣農業基礎雄厚,農產品豐富。近年來,糧食、油料、水果、瓜菜、黃煙、金銀花、蠶桑、畜牧等八大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初具規模,形成了壹批畜牧、水果、金銀花等龍頭加工企業,基本建立了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生產體系。目前,全縣畜牧業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1/3。果園已發展到35萬畝,年產量達3億斤。平邑的金銀花種植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如今已達2億墩。堰占地25萬畝,年產量300萬公斤,占全國總產量的60%。瓜菜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其中優質土豆8萬畝,優質大蒜6萬畝,無私西瓜4萬畝。全縣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比例達到6: 4。
平邑縣工業發展迅速,資源產業前景廣闊。形成了花崗巖、石膏、水泥、黃金、建安、釀酒、機械、化工、電子、食品等支柱產業。目前,全縣年加工花崗巖板材300萬平方米,各類異型板材654.38+0.2萬套,年開采石膏能力36萬噸,石膏板生產能力2000萬平方米,年產水泥654.38+0萬噸,黃金4.2萬噸。全縣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71家,年利稅65438+5200萬元。目前,平邑縣已建成外資企業36家,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628萬美元。有20大類,125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外貿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建立了兩家境外企業和三家保稅工廠,該縣的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正在蓬勃發展。
平邑縣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4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1.6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22.3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438+2億元,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6543.8+72億元,增長654.38+00%;農民人均純收入2326元,增長4%。平邑縣正在向經濟強縣邁進,發展勢頭強勁。
平邑縣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兗石九鐵路和蘭兗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津浦鐵路、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近在咫尺。正在東日本建設,形成鐵路、幹線公路、縣鄉公路交織的交通格局。通信實現了寬帶長途傳輸和程控長途通話,建成了省內數字通信網,開通了國際互聯網。縣內有壹座年產5萬千瓦的熱電廠,與泰來電網、山東電網聯網,能源供應充足。縣城餐飲服務、各種文化娛樂設施齊全。科技、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軟硬環境。
平邑山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蒙山龜蒙風景區現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和東方著名的健康長壽旅遊勝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它位於我縣,因其形狀像壹只臥在雲端的烏龜而得名。是山東第二高峰,被譽為“岱宗亞洲”。貴蒙景區是蒙山景區的核心景區,是當前開發建設的主體,是體現大蒙山旅遊整體形象的關鍵。蒙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0%,負氧離子含量達220萬/cm3,被譽為“天然氧吧”、“健康長壽聖地”。由整個天然裸巖山雕刻而成的“蒙山壽星”高218米,寬198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山雕,已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天宇自然博物館,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投資3億元,是中國最大的集礦物晶體、動物化石和動植物標本為壹體的地質自然博物館。有古生物化石標本、典型地質礦物標本和現代生物標本三大類20多萬件標本。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關愛下壹代科普教育基地。總投資654.38+0.5億元的歸來莊金礦地質公園,現為國家3A級旅遊區、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總面積1.200余畝,主要分為地下時光隧道、天下奇石街、原生態地質風貌的景區墻、開采廢石礦渣的假山、地上天池、露天采礦坑兩大景區,形成黃金。九間棚旅遊區是國家3A級旅遊區,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是“九間棚精神”的發源地和臨沂市紅色旅遊區、九間棚、沂蒙精神教育基地。九間棚旅遊區所在的天寶梨鄉,花果累累,風景秀麗,五萬畝果園連成壹片,春花秋果,四季宜人。這裏是著名的“黃梨之鄉”,也是中國最大的園林。“聖祖”曾子的故鄉曾子山風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遊區,是您遊覽古代的絕佳去處。大窪景區是“智勝”鬼谷子的隱居之地,已成為山東省最大的寫生基地和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明光寺景區有偉人峰、睡美人等景點,是通往蒙山主峰的又壹重要出入口。烏龍湖上的遊樂區現為省級水利風景旅遊區,平邑縣的“西湖”,是市民休閑避暑的最佳場所。
目前,全縣正按照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農業立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三產興縣、依法治縣”的總體戰略和“十五”計劃確定的目標,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為主線, 以對外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進壹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真抓實幹。
200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4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1.6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22.3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438+2億元,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6543.8+72億元,增長654.38+00%;農民人均純收入2326元,增長4%。平邑縣正在向經濟強縣邁進,發展勢頭強勁。
平邑特產:金銀花沂蒙蠍子沂蒙黑山羊蒙陽石榴扈家莊全雞石膏花崗巖黃金蒙山松谷小米煎餅
平邑鎮是縣城的駐地鎮,全市人口較多,面積220平方公裏,轄99個行政村,人口1.9萬。偃師鐵路、尼東高速、327國道貫穿東西,新造公路、騰蒙公路貫穿南北,交通便利。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51億元,財政收入2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