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功能正常是保證氣血津液臟腑功能正常的根本條件。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水谷的精氣才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出去。
脾除了生血,還有統血的功能。正是由於脾的控制功能,血液才能始終在血管中運行,而不溢出血管外。脾對血液的控制作用是通過脾氣來實現的。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好了,氣血的生化作用就好了,那麽氣盛血的功能就正常了,血就不會溢脈出血了。
相反,如果脾不好,血液不受限制,就會出現各種血液病,比如牙齦出血。
脾在中醫五行中屬於土,春夏秋冬都要養,夏天最要養脾。脾屬陰,喜燥惡濕。夏天壹般都是陰雨綿綿,空氣濕度最高。這個時候氣溫很高,人經常出汗,衣服被濕氣汙染很重,進而傷及脾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腹脹、食欲不振、味淡、胸悶、上吐下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苦夏。因此,夏季是健脾、養脾、治脾的重要時期。只有加強對脾臟的保健,人體才能更好地從食物中吸收營養,產生充足的氣血。
夏季飲食應以清熱利濕、健脾安神為主。日常生活中,除了吃冬瓜、白菜、苦瓜等清熱食物外,還應多吃健脾益氣、醒脾開胃的食物,如粳米、秈米、薏米、熟蓮藕、葡萄、紅棗、胡蘿蔔、土豆、香菇等。
夏天保養脾胃的食療方法很多,很多豆類適合在這個季節滋補脾氣。比如綠豆可以除濕健脾。白扁豆能健脾胃;赤小豆能健脾養血;荷蘭豆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豌豆可以滋補肝脾。這些豆子不管是用來煮粥還是做飯,都是滋補脾胃的好食譜。
“憂慮久了會傷脾”,中醫認為過度思考容易傷脾胃。想多了,氣就凝而不暢,氣就凝在脾胃,影響消化。久而久之,脾胃就會出現問題。
情緒對食欲、消化吸收影響很大。不良情緒會使體內肝氣失衡,進而沖撞脾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有利於腸胃系統的正常活動。所以,保養脾胃,也要註意培養豁達樂觀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