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養生”食療方法——國醫大師鄧鐵濤

“養生”食療方法——國醫大師鄧鐵濤

作者:彭銳李榮

鄧鐵濤,廣東開平人,首任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中醫醫師、教育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研究所所長。104歲,從小受中醫影響,目睹中醫可以拯救大眾於苦難,於是有誌於繼承父業,走中醫之路。在70多年的醫學教學和科研生涯中,我做到了古為今用,將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應用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將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

“養生重於治療”是鄧鐵濤教授倡導的健康理念。早在1986,鄧鐵濤教授就設想將人們的健康要求提升到精神世界,讓氣功、文學、音樂、歌舞、美食、藥膳、模擬環境、夢幻世界成為“健康公園”,讓人享受健康和快樂。他強調,要發揚食療、體育鍛煉等傳統保健方法,用扶正祛邪、預防疾病的理論指導保健工作。

?德行第壹。

?上帝以寧靜為養料。

?強身健體和運動很重要。

?主要吃雜食

?衛生保健既簡單又便宜。

?壽康以和諧為基礎。

今天要講的是鄧老的飲食。鄧老的日常飲食,除了強調養心和道德、運動之外,看似很簡單的生活,卻蘊含著養生的原則。

雜食不偏

鄧老的日常飲食趨於清淡,註重營養,強調易於消化吸收。主食是米飯,每周有1到2餐雜糧,如紅薯、芋頭、山藥、土豆、燕麥、饅頭等。上圖是鄧老100歲時拍的照片。有沒有註意到圖中鄧老用筷子夾著的是什麽?是葡萄。鄧老的家人很細心,知道鄧老平時壹日三餐,其他時間很少吃零食。家庭成員習慣在他們的飯菜中放水果。上圖是壹家人剝了葡萄和雜糧壹起吃。

妳有沒有想過,鄧老此時已經100歲了,還能用筷子夾住圓圓的葡萄,這可不是壹般人能做到的。想想吧。這是什麽意思?這表明鄧已經100多歲了,但他的平衡功能仍然很好。對於壹個百歲老人來說,能用筷子準確地夾住食物,就是健康的體現。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鄧老的家人笑著告訴我,鄧老是他們家筷子最好的,鄧老是豆腐最全的壹個。為什麽?我終於明白,鄧老從小喜歡巴鍛錦,太極拳,氣功等等。鄧老的氣功功底深厚,所以除了平衡性好之外,所有軟滑的食物都能準確夾住。從壹個小小的動作,就能看出鄧老的健康。

每天壹杯牛奶

鄧老對牛奶情有獨鐘。十年來,他每天早上都喝壹杯牛奶。有壹次鄧老出差回家,已經很晚了。鄧老想起那天他沒有喝牛奶,就對兒媳婦說:“林安,幫我沖杯牛奶。我喝完這杯牛奶才能睡覺。”鄧老的二兒媳陳女士回憶說。

65438+每天0到2個核桃

鄧老特別喜歡吃核桃。多年來,他每天吃1到2個核桃。具體做法是:先將核桃仁放入小碗中,加入少許水和鹽,然後放入微波爐中加熱2分鐘,取出冷卻5至10分鐘,即可食用,香脆可口。鄧老晚年曾經送飯。他喜歡開玩笑說“人老了,牙不好,不如吃核桃飯”。

鄧老說:“核桃長得像大腦,有智力的功能。經常吃東西可以增加智慧,保持大腦的記憶力。炒核桃時,加入少量的鹽,不僅可以增加炒菜的食欲,而且鹽還可以入腎。吃核桃讓我感受到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減少夜尿,第二天早上排便通暢。”中醫認為,核桃有補腎壯腰、溫肺平喘、潤腸通便的作用。

每周吃3-4次魚。

魚是鄧老最常吃和吃的肉類之壹。鄧老說:魚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其蛋白質易於消化吸收。平時鄧老吃的魚多種多樣,但在食療方面,鄧老更強調用鯽魚、草魚、鱅魚。

鄧老說:“鯽魚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通絡催乳的作用。”肝硬化腹水患者服用鮮鯽魚紅豆湯有壹定療效;草魚有暖胃和中焦的作用。是溫中補虛的魚食。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多吃草魚。".

鱅魚又名鱅魚,頭大而肥,肉白而嫩。鄧老喜歡吃鱅魚腮下的肉,肉透明,呈膠狀。每次煮鱅魚,他家都把這肉留給鄧老。鄧老說:“魚鰓是透明的膠狀肉,不僅味道好、易吃、無骨刺,而且現代研究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能使人體衰老,修復身體組織細胞,有益健康,延年益壽。在魚湯當中,鄧老最喜歡的是鱅魚胡愛山豬橫湯。

大頭魚淮朱山恒湯唯

材料:壹條鱅魚,15克胡愛山,1條豬肉,3片姜。

做法:先將鱅魚洗凈,剁成小塊,放入油鍋中,用中火煎至兩面微黃,煎前在魚表面撒少許鹽,放入鮮山藥和豬肉,然後加入開水,調火煮20分鐘,再放入燜鍋,即可食用。

鄧老說:“豬肚是豬的脾,有健脾胃、助消化、潤肺潤燥的功效。不溫不燥,男女老少皆宜。胡愛山補脾養陰。這種湯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特別適合消化功能差、容易腹瀉的人喝。

總結鄧老的養生觀,他特別註重放松和愉悅,無論是運動還是日常飲食,都要能持之以恒。鄧老經常指導鼓勵我結合生活,多寫科普文章,把常見的食材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用中醫理論講解,讓普通人在生活中體會到中醫養生之道。我的科普之路,就是在鄧老的指導下,在生活和臨床上有了新的感悟和進步。同時,在鄧老的指導下,中醫的臨床思維也逐漸在科普的道路上形成。

#健康# #健康之道# #鄧鐵濤# #國醫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