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妳從老子身上學到了哪些道家哲學?

妳從老子身上學到了哪些道家哲學?

大學的時候,課余時間背過壹次《老子》。今天回家過年,又看了壹遍。我收獲了很多。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壹下《老子》中體現的道家人生哲學。

老子的名字叫老聃。據史書記載,他姓李名兒,出生在楚國的古縣(今陸毅)。他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不詳。《老子》這本書分為兩部分,81章,5000字。它富有詩意和警句,用韻文寫成,漢代以後被稱為《道德經》。

不同的人對《老子》有不同的解讀,它不僅是壹本關於道教的哲學書籍,也是壹本政治理論書籍,甚至是壹本軍事書籍。它是道教文化的基石,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於道教。所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童鞋,有必要研究壹下道家文化。

下面我把《老子》中的經典句子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指出其中蘊含的具體思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1,“無”的哲學

“無”生“有”:世間萬物生而有之,萬物生而無。

“無”引出“用”:30根輻條* * *壹個輪轂,無時有車。把它當成壹個設備,沒什麽用的時候,就有用了。把家庭鑿成壹個房間,當它壹無所有時,它就有了壹個房間。所以,想是有益的,想是無益的。

“無為”論:【1】無為,無為,無味。無論大小,以德報怨。畫面很難,但很容易;大如也,細如也。天下之難,使之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所以,聖人終究不是偉大的,所以他才能變得偉大。丈夫輕易承諾,就不可信;有多容易,就會有多難。聖人難,所以最後沒有困難。

[2]無為而治的聖人沒有失敗,持之以恒的人沒有損失。人民所從事的,會被少數成就打敗。所以說“謹慎到底,永不失敗。”

[3]道常無為,而無為。侯爵若能守,壹切自會。

[4]教無字,是無為之利,世人所望達。

“無知”論【1】藐視智慧來自聖人,造福百姓百倍;奮不顧身棄義,百姓孝順;千萬不要放棄利潤,小偷什麽都沒有。這三個字也覺得文字不夠,所以歸它。簡單壹點,自私壹點,學習無憂。

【2】聖人之治,也是掏空其心,強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往往使人無知無欲。聰明人什麽都不敢做,什麽都不做就會死。

2.“水”的哲學

弱勝強:【1】天下水不弱,卻先攻強,不易。以柔勝強,以弱勝強,世人皆知,卻能做到。

水闊好:[1]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谷之王,是因為它的好。到民間去是聖人的願望,必須由民間說出來;如果妳想成為祖先,妳必須在他們後面。故居中,民重,民害。

[2]陶在人間,就像四川的山谷和壹樣。

水不爭善:[1]善如水。水為萬物所好而不爭,為眾人所惡,所以是寥寥數語。

3.“無可爭辯”的哲學

《後》論:【1】我壹直有三寶,壹是善良,二是節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老公善良,所以可以勇敢;節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第壹,故能為基業長青。今天,放棄它的善良,勇敢起來;舍其儉而廣之;放棄以後,還有第壹;妳會死的。

以退為進哀兵之策:【1】用兵有言:不敢為主,不敢為客;我不敢蹬腳,只能後退。意思是沒有線,沒有臂,沒有兵,不可戰勝。沒有比輕敵更大的災難了,輕敵必失我寶。所以對士兵的反抗都差不多,哀慟者必勝。

“不爭”是壹種美德還是人性:【1】善於做學問的人不動武,善於打仗的人不發火,善於克敵制勝的人不服輸,善於用人的人照辦。意思是無可爭辯的美德,用人的力量,天與古的搭配。

[2]故天道益而無害;為人之道,就是為之奮鬥。

“不爭”可以避免錯誤:丈夫只有不爭,所以沒有什麽特別的。

以“不爭”達到“不爭”:【1】聖人欲去民,必以其言;如果妳想成為祖先,妳必須在他們後面。故居中,民重,民害。世人樂推而厭之,不就是因為無爭嗎?所以,天下不能爭。

夫才不爭,天下不能與之爭。

4.辯證哲學

不幸與幸福的相互轉化:【1】不幸,幸福取決於;幸福在於不幸。誰知道它的極端?沒有善惡之分。正確的是令人驚訝的,好的只是好的。人的迷戀早就沒了。是以賢者方而不削,誠而不窘,直而不驕,淡而不眩。

【2】名與體,誰相對?身體和貨物,哪個更多?得了還是死了,哪種病?如果妳很愛它,它會很貴。藏得多,死得厚。所以,知足,不羞;知止沒有危險,可以堅持很長時間。

相反,事物是相輔相成的:【1】是否同生,是難是互補,是長是短,是優是劣,是健全還是健全,是壹致還是不壹致。

[2]屈全,廢直,郁盈,吾新,少則得,多則惑。它是基於聖人擁抱壹,這是世界風格。看不到自己,所以要清楚;不證自明,所以顯而易見;不自割,有功德;不驕傲,這麽久。夫才不爭,天下不能與之爭。

以上部分是關於《老子》中的人生哲學,我總結的。

老子指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大量現象是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大小、競爭、前後、生死、難易、進退、古今、總是正與負、長短、智與愚、美與惡...我們學習了老子的哲學,可以從生活中無數對立的沖突中找到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道理,從而不局限於壹端。

當然也要註意,不能把事物的對立面推到壹種絕對的相對主義。總之,老子的人生哲學表面上偏向消極、否定、退讓,實質上卻是更深層的積極、肯定、進取。太極拳是老子或道家人生哲學的形象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