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孝義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孝義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中央大廈

中央樓,位於孝義市中央樓街道古城街,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清宣彤元年(1909)重建遺存。據碑誌記載,中陽樓建於漢魏,因元大德七年地震倒塌,何時重修不詳。清同治七年(1868)雷霆重修,清宣彤元年(1909),解放後縣政府撥款,分別為1957和18。該建築集建築書法、雕塑、石雕、繪畫等藝術形式於壹體,是山西省少有的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古建築之壹。

2.玉泉山

玉泉山位於孝義市南部的草溪河生態旅遊開發區,沿迎賓路向南僅五公裏。前山西省政協主席郭稱贊它為“玉泉山,三晉壹景”。普佛寺位於玉泉山上,依山而建。該寺建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原名靜樂寺。經過元明清時期的多次修繕擴建,該寺規模宏大,占地50余畝,建築200余座,分為上、中、下三個院落。玉泉山上還有壹座磚石塔,八角形,九米多高。因其形似鋼筆,故名“筆塔”。筆塔上薄下厚,自下而上逐漸收縮。

3.黃三神廟

黃三寺位於孝義市城西賈家莊村黃三寺街中段,距西二環壹公裏。2004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三皇殿、耳殿、賽神劇場、也門。磚券設置在也門東面進入寺門洞(山門),其他建築全部坍塌。“黃三”指的是太昊的伏羲家族、顏地的神農家族和黃帝的軒轅家族。黃三廟因黃三住在同壹座廟裏而得名。

4、皮影戲、木偶戲

孝義皮影戲是我國稀有珍貴的傳統民間藝術,已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皮影戲是演員在幕後操縱的壹種皮制道具,通過燈光投射到白色幕布上,配以樂器、歌唱、講真話等。,讓觀眾聽到看到豐富多彩的戲劇故事,給人形神兼備的美感。因為劇中的平面人物和道具都是民間藝人通過手工雕刻繪制的皮制制品,所以被稱為皮影戲,或稱皮影戲。孝義皮影戲分為紙窗皮影戲和紗窗皮影戲,以紙窗皮影戲為主。紙窗皮影戲主要以麻紙糊窗為銀幕,由掛在紙窗後面的麻油燈照亮,故稱“燈影”“紙窗”,孝義皮影戲團拍攝的120集電視劇《少年出英雄》曾獲國際影視劇奧斯卡銅獎,享譽海內外。

5.皮革空腔

孝義吹羌以嗩吶伴奏為主,故又稱“孝義吹羌”。孝義皮腔保留了對聯節奏混雜、抑揚頓挫的特點,是中國古代戲曲聲腔之壹,對研究中國戲曲聲腔演變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6.宛宛強

孝義宛宛腔是孝義民間戲曲藝術,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孝義宛宛腔有兩種聲腔,即皮腔和宛宛腔。這兩種聲音來自孝義皮影戲,即紙窗皮影戲唱皮影戲和紗窗皮影戲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