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次吃飯,妳都不會全部吃完。那麽怎麽吃剩菜才能更健康呢?都說粗糧好,粗糧吃哪種方式比較好?臟腑排毒,選藥補還是食補?妳也感到困惑嗎?我來給妳講講吧!
有壹種吃剩的方法
剩菜怎麽吃?沒剩肉,沒剩涼菜;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徹底冷卻;海鮮放姜蒜,葷菜放醋;當大米被做成糊狀時,牛肉變得蓬松。
不管是在家吃還是在外面吃,剩下的不吃是常有的事。有的人覺得下壹頓飯不浪費剩飯剩菜方便;還有人反對隔夜菜不能吃,會致癌。吃什麽對健康更有益?
原則:不要留任何葷素涼菜。
吃剩菜時,人們經常擔心失去營養,對健康有害。從這兩方面來說,素菜不如葷菜讓人放心。
眾所周知,剩菜往往存在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亞硝酸鹽本身是有毒的。當它在胃裏遇到蛋白質,就會產生亞硝胺,壹種致癌物質。統計顯示,人體攝入的亞硝酸鹽80%來自蔬菜。煮熟的素菜如果長時間放在高溫的地方,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
此外,素菜中的營養成分更容易流失。這是因為壹種食物中通常有幾十種營養成分,其中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E怕熱。蔬菜的營養價值恰恰體現在豐富的維生素上,所以重新加熱的素菜營養流失嚴重。
食物中還有壹些不太怕熱的營養素,比如鈣、鐵等礦物質。人們通常是通過魚等肉類菜肴來攝取這些營養物質,所以加熱後營養物質的流失不會很嚴重。
所以,無論從營養角度還是安全角度,盡量不要吃剩菜。此外,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素菜還是素菜,最好不要吃涼菜剩飯,因為如果不加熱,裏面的細菌不容易被殺死,容易導致腹瀉等不適。
儲存: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徹底冷卻。
剩菜不是絕對不能吃,壹定要特別註意保存條件,冷卻後立即放入冰箱。
是因為熱的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食物的熱空氣會使水蒸氣凝結,促進黴菌的生長,導致冰箱裏的食物發黴。徹底冷卻後,及時放入冰箱,即使是冬天,也不要長時間放在外面,因為冰箱有壹定的抗菌作用。
不同的剩菜必須分開存放,避免細菌交叉汙染。還需要存放在幹凈的容器裏,比如保鮮盒或者保鮮袋,或者在菜品上貼壹層保鮮膜。
剩菜不要存放太久,最好在5-6小時內吃完。壹般來說,高溫加熱幾分鐘就能殺死大部分致病菌。但如果食物存放時間過長,會產生亞硝酸鹽和黃曲黴素,加熱也不起作用。
回鍋:姜蒜海鮮,醋青菜。
除了合理儲存,再加熱也是保證健康的關鍵。剩菜放在冰箱裏,吃之前壹定要高溫回鍋。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完全殺死細菌。
不同的剩菜有不同的加熱技巧:剩菜中,魚蝦蟹貝最不耐。即使低溫保存,也會產生細菌,容易變質。所以加熱時最好加點酒、蔥、姜、蒜等調料,既能提神,又有壹定的殺菌作用,防止腸胃不適。
相對於海鮮和蔬菜,肉類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的可能性較小,但壹定要徹底加熱,最好是10分鐘以上或微波1分鐘以上。加熱的時候,不妨加點醋。肉類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加熱後會溢出水分。這些物質遇到醋酸會合成醋酸鈣,有利於人體的吸收和利用。
米飯、饅頭等主食最好第二天吃,因為澱粉類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黃曲黴毒素。這些有害物質不能被高溫加熱殺死。所以,如果兩天沒吃完,就不要再吃了,即使看起來不難吃。
翻新:大米做成糊牛肉,變得蓬松。
上頓吃,下頓吃,沒有新鮮感,剩菜往往容易留下。為了健康,最後壹餐的剩飯壹定要吃完,不然壹定要堅決扔掉。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對剩菜進行大改造。
肉沙拉和炒菜都可以。牛肉醬和肘子醬最簡單的轉化方法就是涼拌。妳可以把肉切成片,和新鮮的蔬菜和調味料混合在壹起。也可以和胡蘿蔔、芹菜等蔬菜壹起炒。也可以把醬肉剁碎,拌上青椒丁和香菜末,放在芝麻餅裏做成肉包子。如果家裏有小孩,把牛肉醬剁碎,用鹽、糖、醬油炒壹下做成肉松也不錯。
煎魚加熱後味道往往又老又硬。其實可以加彩椒,胡蘿蔔丁之類的紅燒,加糖,做成壹道新菜。
家裏蒸壹次飯就輕松多了。除了炒飯和粥,還可以把剩菜打碎,加入豆腐和雞蛋做成米糊豆腐湯。此外,大米還可以和土豆、肉末混合,做成幹炸丸子。
粗糧蒸比煮好。
粗糧是相對於大米、白面等面粉和大米而言的。粗糧主要包括兩種:壹種是糙米、全麥等;另壹種是除大米、小麥以外的各種雜糧。比如玉米、小米、黑米、紫米、大麥、燕麥、蕎麥是谷類,大豆、綠豆、紅豆、黑豆是雜豆。粗糧可以降低膽固醇,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如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癌癥。此外,粗糧還能促進消化功能,緩解便秘,平衡腸道菌群。
雖然大家都知道吃粗糧有好處,但是在吃的時候還是有很多誤區,尤其是在烹飪方法上,比如炒、煮粥,會壹定程度上損失粗糧中的營養。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脂肪很少,但如果用油炸的方式烹飪,會吸收大量的脂肪,同時粗糧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會流失。需要提醒的是,粗糧煮到很軟很爛。粥是最大的誤區。很多人認為粥清淡、健康、易消化,尤其是它的升糖指數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多吃。但研究發現,粥越軟,粗糧中澱粉的糊化程度越高,血糖上升越快。
那麽,粗糧怎麽煮才好吃又健康呢?首先將谷物和豆類按3: 1或2: 1的比例混合,浸泡壹夜。然後把泡好的粗糧放入蒸籠蒸,壹般10-20分鐘。蒸粗糧可以和大米混合煮飯,也可以放點枸杞核桃,用文火煮粥。但需要註意的是,這種粥應該是清湯型的,不能煮成粘稠狀。粗糧蒸好後,加入雞蛋,和西紅柿、青椒等蔬菜壹起炒,營養更均衡。
如果蒸的粗糧吃不完,可以分成小份,冷凍後再吃。
最好是排毒臟腑,滋養食物。
目前,許多健身俱樂部都推出了壹系列排毒產品或項目。據專家介紹,飲食排毒應該是最簡單、最安全的排毒方式。肝、腎、腸是人體主要的排毒器官。這些內臟是如何排毒的?專家做了簡要介紹。
肝臟排毒可以吃胡蘿蔔。
肝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各種毒素在肝臟經過壹系列化學反應後,變成無毒或低毒的物質。肝臟排毒,平時可以多吃胡蘿蔔、大蒜、葡萄、無花果等。
據專家介紹,胡蘿蔔是壹種有效的排汞食物,其中含有大量能與汞結合的果膠,有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其排出。每天吃壹些胡蘿蔔還可以刺激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改善消化系統,清除氧自由基。
無花果含有有機酸和多種酶,能保肝解毒,清熱潤腸,幫助消化,特別是對抗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
腎臟排毒和吃黃瓜和櫻桃
黃瓜、櫻桃等蔬果有助於腎臟排毒。黃瓜可以通過利尿來清潔尿道,有助於腎臟排出泌尿系統的毒素;櫻桃是目前公認的可以為人體清除毒素和不潔體液的水果。對腎臟排毒有非常好的效果,還有通便的作用。
腸道排毒和吃魔芋蜂蜜
腸道可以快速排出毒素,但如果是消化不良,會導致毒素滯留在腸道內被重新吸收,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魔芋、蜂蜜、黑木耳、海帶、豬血、蘋果、草莓、糙米等食物可以幫助消化系統排毒。魔芋,中醫又稱“鬼芋頭”、“蛇六谷”,是著名的“腸胃清道夫”和“血液凈化器”,能清除腸壁上的廢物;蜂蜜自古以來就是排毒養顏的佳品,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蜂蜜有利於排出毒素,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經衰弱也有壹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