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刮痧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
1,刮痧是傳統的自然療法之壹。它是以中醫的皮膚理論為基礎,用刮痧器械刮取經絡穴位的皮膚等。,並通過良性刺激,使經絡穴位皮膚出現潮紅、紫紅色或紫黑色瘀斑(疤痕),從而改善局部微循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穴位。
2.刮痧後皮膚表面出現潮紅、紫紅色或紫黑色瘀斑的現象稱為“刮痧”。這是刮痧後的正常反應,無需特殊處理,幾天後可自行消失。發疹的過程是血管擴張引起的毛細血管破裂、紅細胞外滲和皮膚局部形成淤血的現象,這種血塊很快就能塌陷消失。根據出疹的位置,可以判斷相應經絡、臟腑的疾病或潛伏疾病。而用同樣的力度刮健康組織就不會發病。爆發的基本原理是:有病就爆發;沒病就爆發;大病壹場,就會爆發;輕則爆發。
3.刮痧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祖先在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發現,身體某壹部位被石器摩擦後,皮膚會有紫紅色的反應,可以緩解身體某壹部位的疼痛。人們通過長期的自覺實踐,獲得了刮痧可以緩解某些癥狀、治療某些疾病的經驗,於是出現了第壹件刮痧器械——石頭。“妳是石頭生病了。”
4.刮痧療法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已經從壹種膚淺、直觀、單壹的經驗性治療方法,發展成為壹種中醫理論系統指導、技術完備、工具完善的綠色生態自然療法,適用於多種疾病,可用於保健治療。它最大的特點是,壹看就明白,學究用起來就是巧妙。
二、中醫認為拔罐有以下重要作用:
1,平衡陰陽。陽為熱,陰為寒。發熱是陽的表現,畏寒惡寒是陰的癥狀。大椎拔罐可以治療發熱疾病,關元拔罐可以治療感冒疾病。
2、調和臟腑。拔罐療法通過捆綁經絡穴位,使體表穴位發生充血、淤血等變化,穴位通過經絡與內臟相連,從而治療各種內臟疾病。
3.疏通經絡。拔罐療法通過其溫熱的機械刺激和負壓吸引,刺激體表的穴位和經絡的皮膚,穴位和經絡的皮膚與經絡緊密相連。所以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和營衛,祛除經絡中的各種邪氣,通暢氣血,滋養疏通筋脈,從而治療各種疾病。
4.輔助診斷。通過觀察拔罐後的體表變化,可以推斷疾病的性質、部位及其與內臟的關系。
5.消除致病因素。拔罐療法,由於是用負壓對體表穴位進行吸拉,不僅可以疏通經絡、散寒,還可以調整臟腑經絡的功能,激發人體正氣,還有助於排出體內的邪氣。
6.雙向調節。在臨床取穴和拔罐方法不變的情況下,拔罐療法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