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經常勞逸結合、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不穩定。因為早上11點到1點,是臟腑氣血運行的時間。在此期間,血液流回肝臟儲存精氣(能量)。如果不睡覺,相當於強迫肝臟繼續分解工作,能量無法儲存。肝臟陰虛,陰陽失調。膽汁的解毒、儲存和分解是肝臟的主要任務。長期虐肝不給休息,肝火上升,容易疲勞,氣虛乏力。中醫古籍《內經》提到了人體三寶,即“精、氣、神”。精足則氣盛,氣盛則精氣盛。反之,氣弱則傷神,情緒大受影響。養精蓄銳,這是事實。不要總是熬夜。適當的午睡對妳的健康有益。良好的睡眠質量對緩解“苦夏”非常重要。
2.不要運動太多
試著進行適度的鍛煉。過於激烈的運動導致大量出汗,代價很大。失去大量體液相當於失去大量體力,情緒也容易激動。打太極,氣功或者元極舞都是很好的冥想練習。
選擇溫和的運動,保持溫和悠閑的呼吸,只有體內微小的血管或經絡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聽音樂,散步。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太激動,也不要生氣急躁。當妳煩躁、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通過散步、聽輕音樂來緩解負面情緒。
3.不要吃太“渾濁”的食物
夏天,妳應該吃清爽的食物。太渾濁的食物容易使妳心跳加速,體重增加,昏昏沈沈。中醫古籍記載,“食水之精,地上之息,天上之靈,常有害。”烹飪方式也盡量清淡,避免煎炸,熱量高的甜食也要少吃。
4.少吃冷食
夏天,我們以為冷食可以降溫,卻忽略了體內溫度更高(有時高達37度)。突然喝冰水灌到身體裏受不了。消暑安神,喝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或含水量高的水果。但是胃寒的人要少喝,多喝白開水。虛熱體質的人,不妨吃點銀耳、蓮子或百合,以消暑益氣。
5.先“和諧”,再“安心”
中醫很講究“氣和”,氣的通暢,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使身心得到舒展和放松,心自然平靜下來。
6.培養健康,培養性。
養生專家都強調“身心雙修”。身體不好的時候,容易影響心理。當心理不耐煩的時候,身體就會慢慢衰弱。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調整自己的脾氣、習慣、性格,情緒會更穩定。從情緒健康的角度來說,真正的修行不是擺脫世俗的欲望,而是能夠完美的控制情緒的起伏。
7.多喝涼開水,飲食多樣化。
夏季氣溫高,消化液分泌減少,胃酸減少,食欲神經受到抑制。調整飲食營養,補充水分很重要,同時要註意飲食的多樣化。壹些新鮮的涼拌,配壹些蒜泥、姜末、醋等調味品,既能刺激食欲,又能預防腸道傳染病。禁止壹次吃太多太涼。
夏季培養“頭腦技能”的八種方法
美國每日健康網最近發表了壹篇關於如何保護心臟的文章。專家指出,對心臟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應該包括定期鍛煉,選擇保護心臟的飲食,積極緩解壓力,確保充足的睡眠。要實現這些目標,每天都要做好“8個心護變化”。
1,清理垃圾和零食
用有益心臟健康的杏仁、無鹽餅幹、水果、鷹嘴豆、芹菜等代替容易造成血管堵塞的垃圾食品。這種食物可以在包裏和辦公室裏適當準備。
2.當妳餓的時候不要去購物。
研究發現,當妳餓的時候,更容易買到高脂肪的食物。專家建議,購物前,列壹份以水果和蔬菜為主的健康食品清單,進店後按照順序購買。另外,不要買標簽上高鹽高脂肪的食物。
3.隨身攜帶計步器
專家建議,每天走654.38+10萬步對心臟和全身健康最有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妳可以隨身佩戴計步器,經常檢查,鼓勵自己用腳步代替汽車,盡可能多走路。
4、化整為零,多運動。
在遠處停車,步行或騎自行車上班,去商店等。都有助於增加步行距離。經常鍛煉對心臟健康有好處。如果找不到完整的半小時來運動,可以分成三次10分鐘的運動,效果壹樣好。
5.經常爬樓梯
無論是在商店還是在工作中,爬樓梯比坐電梯更好。爬樓梯是保持心臟健康的理想有氧運動。如果壹切正常,妳連爬七層樓梯也不會氣喘籲籲。如果長時間不攀巖後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應該告訴醫生,並完善鍛煉計劃。需要提醒的是,不建議肥胖者、老年人、膝蓋舊傷的人爬樓梯鍛煉。
6.少打電話,多跑腿
壓力和心臟病總是形影不離。每天多次短暫休息可以緩解壓力。比如每小時起來伸伸四肢;每天數次戶外散步10分鐘,呼吸新鮮空氣;與同事交流時,少打電話,多跑腿。
7.減少咖啡因的攝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早上可以喝壹兩杯咖啡,但是過量攝入咖啡因會導致晚上難以入睡。許多研究發現,睡眠不好會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影響心臟健康。建議睡前4-6小時避免喝咖啡、汽水、能量飲料或濃茶。
8.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保護心臟的飲食。
堅持保護心臟的飲食很重要。聚餐最好選擇沙拉、蔬菜面或黑巧克力、草莓等食物。在外面吃飯時應該避免快餐。自己準備的午餐可以包括雞肉三明治、全麥面包配各種蔬菜、壹杯酸奶和適量的水果。
中醫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夏氣與心氣相通”,“汗為心液”,心為陽,主陽。長夏的後期保健重在養心。專家推薦三種運動幫助妳強身健體。
早起,在花叢中漫步,讓心靈得到休息。
夏季,隨著排汗量的增加和戶外活動的減少,老年人和白領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如何使氣血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張明說,長夏要早睡早起,註意養。特別要避免出汗過多,汗液流失過多,會導致人體電解質紊亂,傷及體內陽氣。夏天最涼爽的時候是清晨。可以早起在住處附近的林蔭花叢中散步,有助於放松心情,促進體內陽氣升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代謝功能。
午睡翻白眼效率翻倍。
午睡在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張明介紹,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又稱“心藏神明”。“閉目養神”其實是在養心。午睡時如果能在壹開始就練習眼球運動,不僅能提高午睡的質量,還能有效緩解視覺疲勞,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具體方法是眼睛從左向右轉9次,再從右向左轉9次,然後閉眼片刻,再快速睜開眼睛。
夜間梳理“五經”預防中風
大多數人都有早上梳頭的習慣,但其實晚上梳頭還是很有必要的。張明建議,也可以用手指梳理頭發,而且不是普通的梳理方法,而是“取五經”。先用五指點人頭部中間的督脈,兩側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故稱“取五經”。回家短暫休息後,梳理3 ~ 5次,每次不少於3 ~ 5分鐘,晚上睡覺前最好做三次。中醫認為,頭部是“全陽之首”,梳頭和“取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穴位,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經常梳頭,可以使臉色紅潤,神清氣爽,還可以預防失眠、頭暈、心慌、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