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即排尿:
睡眠時,人體代謝水平下降,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各種生理功能運轉緩慢。這時候突然上廁所,膀胱排空快,容易誘發低血壓,造成腦部短暫供血不足,導致排尿性暈厥。不要馬上起身跑去廁所,哪怕妳又要尿尿。
建議:慢慢起床,在床邊坐幾分鐘,然後慢慢走到廁所。
2大便力:
早上排便時用力過猛會導致腹壓升高,血壓也會升高,心率加快;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出現嚴重、持續的急性心肌缺血。
建議:大便幹燥、排便不暢時,不要用力過猛或憋氣。必要時還可以吃壹些瀉藥,幫助排便。
3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或饑餓時,胃酸等消化液不能被食物中和,所以胃酸會侵蝕胃黏膜,引起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建議:不僅要吃早餐,還要吃好。壹般早餐應該是麥片+肉蛋+牛奶+果蔬,這樣營養比較全面。
4早上練習:
有些人四五點就出去晨練了。此時人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使本已很高的血壓在早晨上升得更快,從而增加了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建議:可以把鍛煉時間安排在下午4點左右。
長壽習慣
1慢慢起來:
早上適當的臥床休息是對的。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要遵循慢慢起床的習慣,以減少大腦供血不足導致的中風。
2刷牙提肛:
每天早上刷牙的時候可以堅持做壹個提肛運動。中醫認為提肛運動可以提中氣,固臟腑,調理氣血陰陽。肛提肌除了預防便秘和痔瘡外,對內臟下垂和胃腸功能紊亂也有療效。
3喝壹杯溫水:
早上的血液比較粘稠,第壹杯水可以快速流過胃腸道,清潔消化道,激活胃腸道細胞,補充身體前壹天晚上流失的水分,稀釋逐漸粘稠的血液,讓身體由內而外清醒過來。
午餐
短暫的習慣
1多喝水:
如果我們在飯前喝太多的水,會導致胃裏的胃酸被水稀釋,影響我們對食物的消化,導致胃裏有壹種飽脹感。
建議:最好在飯前半小時到壹小時之間喝水。
2劇烈運動:
當我們剛停止劇烈運動時,我們體內的運動中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食物中樞處於抑制狀態。這個時候消化系統不興奮,我們的腸胃活動就會明顯減弱,食欲下降,對食物沒有胃口。
建議:劇烈運動半小時或壹小時後再吃。
3立即小睡壹會兒:
飯後立即小睡對妳的健康有害。因為食物從胃中排空到進入小腸消化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所以飯後睡在胃腸道會導致消化功能異常和食物反流。
4立即喝濃茶:
濃茶中的大量單寧酸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結合形成不溶性物質,不能被吸收,導致食物中鐵白白流失。而且飯後馬上喝茶會稀釋胃液,影響胃裏食物的正常消化。此外,茶葉中所含的鞣酸還會促進胃中的物質凝固,從而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從而增加胃的負擔。
建議:飯後壹小時胃裏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才喝茶,對消化功能和物質凝固不會有太大影響。
長壽習慣
1飯前喝湯:
俗話說“吃之前先喝湯,不如開藥方”。國外有研究表明,飯前喝湯可以減少食量15%左右,胃裏提前有了壹些水,所以食物在胃裏會膨脹,飽腹感更不容易讓人暴飲暴食。
2吃壹些水果:
飯前1小時吃點水果對身體有好處。因為水果的營養成分更容易在飯前被人體吸收利用;二、飯前吃水果可以通過胃迅速進入小腸進行吸收,從而達到維持血糖穩定的目的;第三,飯前吃東西也有利於增加飽腹感,從而達到控制食量的作用。
3飯後漱口:
飯後漱口是壹個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歷代保健專家都非常重視。《錢進方》說:“飯後要漱幾次口,使牙齒不敗。”茶水漱口更科學。茶葉中含有牙齒必需的微量元素氟,具有防齲作用。對因吃冷、熱、甜牙引起的牙本質過敏,俗稱倒牙,也有壹定的抗過敏作用。
用水或茶漱口。老年人應該用溫水洗牙,以減少對牙齒的刺激。
4按壓揉搓腹部:
唐代大醫孫思邈曾說:飯後要用手揉肚子,慢慢走壹二百步。吃胃能治百病。飯後按摩腹部,不僅能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血液循環,還能增強胃腸功能。也可作為壹種良性刺激,有利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和發揮,健身防病。
具體做法:以手掌放在腹部和肚臍為中心,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緩慢輕柔按摩,各20圈。
5晚飯後散步:
《取枕養中方》記載,百步不吃有益於人。據說飯後慢走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吃完飯不要馬上走路,不要快走,也不要做劇烈運動,否則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但最好飯後適當休息30分鐘,然後散步等活動。
睡覺前
短暫的習慣
1睡前零食:
胃消化食物需要壹些時間。如果胃不能及時消化食物,就會造成胃的負擔,消化吸收受到幹擾。自古以來就有“胃不和,難安眠”的說法。只有胃舒服了,才能睡得安穩。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應避免進食。如果覺得特別餓,可以吃壹些清淡的食物,永遠不要太飽。
2經常玩手機:
壹半的人每天晚上睡覺後至少花壹個半小時上網,從而推遲了就寢時間。最新研究表明,只要人們在晚上9點後使用智能手機20分鐘,就會明顯改善疲勞程度。他們使用設備的時間越長,失眠的風險就越高。
建議:所以,每天晚上9點以後,果斷把手機搬出臥室。
3情緒化:
人的情緒容易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甚至引起失眠。因此,睡前應盡量避免大喜大怒或擔憂憤怒,使情緒穩定。
建議:可以選擇聽舒緩的音樂或者看書。
長壽習慣
23: 00前入睡最好,所以22:00左右開始準備睡覺。保證睡眠就是保證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