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年代以後,健康教育理論開始傳入中國。陳於1934年主編的《健康教育原理》壹書是我國最早的健康教育專著。
1909成立的中國護士協會,1915成立的中華醫學會,1930成立的中國健康教育學會,都對我國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31成立中心衛生實驗室,下設健康教育科。同年,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設立健康教育系,培養四年制健康教育學士。值得註意的是,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我國在城鄉和學校建立了壹批健康教育實驗區,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陳在定縣(今定州市)建立了中國第壹個農村衛生實驗區,開展了大量的健康教育,實施了壹套農村衛生保健模式。中國第壹位國際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王?應作為壹名護士參與了這項實驗。定縣的經驗對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和社區健康教育仍有參考價值。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及時提出了“預防為主”的方針。壹場“愛國衛生運動”在全國發起並開展,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註意衛生,減少疾病,增進健康”。50年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健康教育所。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整個健康教育處於低潮。從1978開始,中國的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到1997,全國共有健康教育機構2654個;壹些醫學院校和中等衛生學校培養了壹批具有碩士、學士、大專、中專學歷的健康教育人才;健康教育及相關課程已被部分醫學院校列為預防、醫學、婦幼、護理等專業的必修和選修課。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醫院工作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轉變,醫院健康教育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發展。護理健康教育已作為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護理計劃。?
1997 65438+10月,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衛生工作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其中提出:“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度重視健康教育。”根據決定精神,全國愛國衛生協會和衛生部制定了2000年全國健康教育工作目標和2010年遠景規劃。展望未來,中國的健康教育必將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步而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