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大班公開課課件
設計意圖:
《影子的秘密》是通過老師講的“樹蔭”的故事來激發孩子探索影子活動的興趣,通過動手操作讓孩子更多地了解影子的奧秘,有助於拓寬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復的操作和比較中,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知道陰影的前提是要有光。
2.通過探索活動,可以進壹步了解陰影是隨著光源的移動而移動的。
3.激發孩子對“影子”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讓孩子學會最初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討論,感受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壹切都在變化。
活動重點:知道影子必須被光照亮;影子會隨著光源的移動而移動。
活動難點:通過做壹個小陰影實驗,發現陰影變化的原因是光線來自不同的方向。
活動準備:每人壹個小手電,壹面鏡子,壹些操作材料。
活動流程:
壹、故事引入主題,激發孩子探索陰影的興趣。
1,老師講故事《樹蔭》
2.老師:為什麽太陽火辣辣的,而躺在樹蔭下的熊卻很涼爽?
後來熊被什麽東西吵醒了。妳能告訴熊它遇到的問題嗎?
第二,老師實驗,孩子觀察,了解陰影產生的條件,初步理解陰影隨著光源的移動而移動。
1,老師用手電筒照在玩具的左側,讓孩子知道影子壹定是被光照亮的。
2.將手電筒的光線從玩具的左向右上方移動,讓幼兒觀察並討論影子的變化過程。讓孩子初步理解陰影是隨著光的移動而移動的。
3.老師總結:陰影生成的前提是光線;影子會隨著光的移動而移動。
第三,利用各種運行數據,進壹步了解陰影產生的條件和變化的特點。
1.讓孩子分組操作。
2.教師巡回指導
3.操作要求:
(1)用手電筒從不同方向照亮桌子上的材料。
(2)註意陰影的變化。
(3)交換操作資料。
第四,幫熊解決問題。
通過小實驗,孩子們幫小熊想出了很多好主意(比如告訴小熊在樹蔭下睡覺時要定期變換姿勢,或者搭個小帳篷等等。)
遊戲:抓影子,帶領孩子用屋外的鏡子反射太陽光,照在墻上和地上。孩子用手抓,用腳踩陰影。
不及物動詞擴展活動:
安排孩子回家和父母壹起玩影子遊戲,讓孩子找到更多關於影子的知識。
2.幼兒園大班公開課課件
活動目標:
1,了解童謠內容,學習童謠。
2.感受春節歡樂熱鬧的氣氛,和同齡人壹起體驗讀書的快樂。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願意參加活動來裝點環境。
4.了解節日期間應註意的安全衛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重要和困難的活動:
學習兒歌,感受春節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營造春節氛圍。
2.新年祝福、鞭炮及相關歌曲的錄制,課件《紅色鞭炮》。
活動流程:
首先,隨著歌曲《過年》的引入,孩子們迅速進入新年的歡樂情境,為接下來的活動做鋪墊。
二、聽、說、看、理解童謠的內容,學習童謠。
1.老師播放新年祝福和鞭炮聲的錄音,問孩子們聽到了什麽。什麽時候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教師板塊:春節期間可以聽到拜年聲和鞭炮聲。
2、經驗交流,老師問:春節妳是怎麽過的?妳做了什麽?妳看到了什麽?妳聽到了什麽?請孩子們交流他們在春節期間的經歷和感受。)老師節:在春節期間,人們會穿上新衣服,買許多好吃的東西,貼對聯,放煙花,互相拜年。嬰兒也會收到很多壓歲錢來慶祝新年。在新的壹年裏,每個人都感到非常高興。
3、欣賞兒歌,老師播放課件《紅色鞭炮》。
過年祝賀,歡天喜地放鞭炮。
煙花,飛向天空,還有火箭。
大人笑,小孩鬧,平安幸福與妳同在。
4.學習兒歌,通過各種形式背誦。
(1),利用課件,老師和孩子壹起背誦兒歌。
(2)讓壹些孩子表演不同角色的兒歌。
(3)鼓勵孩子與同伴合作閱讀。
三、幼兒聽著音樂《祝賀》帶著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教學活動結束。
活動擴展:
在藝術區,孩子們被提供各種各樣的材料。課後,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做鞭炮、對聯和賀卡、剪窗花等活動。
3.幼兒園大班公開課課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關鍵)
2.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難度)
3.願意參加角色扮演活動。
要準備的活動
壹張圖,壹個杯子,壹個棒棒糖做PPT演示。
活動過程
首先,開頭部分。
1.展示棒棒糖,介紹活動。
老師:看老師帶來了什麽。棒棒糖是什麽味道?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熊的。它有壹個關於熊的好故事。猜猜它和熊之間會發生什麽樣的故事?
3.老師:熊和棒棒糖會怎麽樣?讓我們壹起來聽。
第二,享受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孩子壹邊聽故事壹邊欣賞PPT。
(1)為什麽熊遇到朋友的時候會把棒棒糖藏起來?(不想分享給朋友)
(2)熊最先遇到的是誰?(展示小魚的圖片)小熊遇到小魚後立刻把棒棒糖放在了哪裏?(後面)魚對熊說了什麽?熊說了什麽?
(3)小魚遊走了,誰又來了?(給小螃蟹看)小熊馬上拿棒棒糖做什麽了?螃蟹對熊說了什麽?熊說了什麽?讓孩子學會說螃蟹和熊之間的對話。
(4)小螃蟹遊走了,誰又來了?(展示小烏龜的圖片)小熊遇到小烏龜後拿著棒棒糖做了什麽?小烏龜這次對小熊說了什麽?熊說了什麽?
2.老師:水裏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他的棒棒糖吃了起來。周圍沒有朋友。小熊怎麽了?為什麽?對不起,我的朋友都走了,身邊也沒有朋友了,我也不跟他玩了。
3.孩子們有什麽好東西和妳分享嗎?(是)那妳壹定有很多好朋友!小熊知道自己錯了,但是怎麽才能讓河裏的朋友嘗到棒棒糖的甜頭呢?誰來救救那只熊。
第三,孩子們想了很多辦法,熊自己也想到了更好的辦法。他把棒棒糖放入水中。
(1)棒棒糖放在水裏會發生什麽?讓我們看壹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是什麽味道?
(2)怎樣做才能讓棒棒糖融化得更快?河水變甜了,水裏的朋友都出來了。他們都喝了甜水,又成了好朋友。)
第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結束了。誰想玩玩這些小動物,給大家看看?
2.大家都想表演,我就來看看。誰表現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角色:例如,壹組扮演烏龜,第二組扮演小魚,第三組扮演螃蟹,第四組扮演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老師:每個人都表現得很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妳想玩哪個畫面,隨便選,跟旁邊的朋友聊。
6、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圖片進行講述。老師提供及時的指導。
7.讓孩子們根據他們選擇的角色坐下來,分組表演。
老師總結:大家表現都很好。如果小熊還有壹根棒棒糖,他會做什麽?我們下節課表演!
4.幼兒園大班公開課課件
活動目標:
1,理解同壹個東西在水裏可能浮也可能沈。
2.學會尋找讓事物漂浮的方法。
3.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壹些塗抹,壹些玻璃彈珠,紙板,壹些彎曲的大頭針,壹些龍眼,壹些水,杯子,罐子,壹些空塑料瓶,壹些吸管,鹽和糖。
活動流程:
首先,故事導入
老師講了壹個故事:從前,有壹個魔術師住在壹座魔法城堡裏。他的城堡周圍有壹條溝渠,將城堡與外界隔絕,禁止外人進入,但總有很多人來這裏尋找這位魔術師。於是在城堡的溝外,每天都有壹堆人等著,希望有壹天魔術師能大發慈悲,收他們為徒。
於是,有壹天魔術師設置了三個關卡。他說,如果有人突破了這三關,就可以收這個人做徒弟,否則就要被魔法打得鼻青臉腫。
現在,老師按照魔術師的方法設置了三個關卡,讓孩子們突破,看誰是最聰明的寶寶。
二、介紹資料,提出操作要求。
1.在教室兩邊設置三個檢查站。
(1)盆中有浸在水中的玻璃彈珠,旁邊有紙、泥等魔法物品。
(2)盆內水中有浸在水中的彎針,旁邊有空塑料瓶、吸管等魔法物品。
(3)杯內有浸沒在水中的桂圓,旁邊有糖、鹽等神奇的東西。
2.把孩子分成兩邊兩組檢查站。
讓孩子動動腦筋,看看怎麽讓沈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妳可以用附近的魔法物品來幫忙。哪壹組成功,就是“聰明寶貝隊”。
第三,兒童操作,老師巡視確認物體是否漂浮,是否成功。
術後談心:成功闖關了嗎?妳過了幾次?妳是怎麽做到的?
讓成功的孩子介紹他們的方法。
第四,鼓勵孩子再操作。
聽完小朋友的介紹,妳會再試壹次嗎?
5.老師戴上魔術師的面具,給每個成功過關的孩子都戴上了獎牌:“祝賀成功過關的孩子。孩子們真聰明。魔法城堡歡迎妳,妳會在這裏學到更多技能。”
5.幼兒園大班公開課課件
活動名稱:
躲在哪裏?
活動目標:
1,體驗味覺,增加味覺體驗。
2.品嘗並分辨酸、甜、苦、辣、鹹的味道。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好奇心,體驗成功和快樂。
4.能夠用清晰的語言講述妳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1,分別5杯不同口味的水。
2、“酸、加、苦、辣”表情圖片。
活動流程:
1.給孩子講“酸、甜、苦、辣、鹹”的故事。
2.問題:孩子們聽完故事後,讓我們邀請孩子們做廚師,找出酸、甜、苦、辣、鹹五個朋友藏在哪裏。
3.讓孩子品嘗味道,說出他們嘗過的味道。
4.展示圖片“酸、甜、苦、辣”。告訴孩子:“看看掛圖上的表情,再想想品嘗後的表情。”
5.將孩子分組後,請每個孩子自己品嘗五種不同的味道。
6.問題:“孩子們現在已經嘗過這些味道了,請想壹想妳嘗過的味道,並將這些味道與掛圖上相應的表情聯系起來。”
7.問題:“孩子們今天嘗了什麽?妳喜歡哪種?”
8.幼兒讀完《愛吃甜食的動物》後,問:“幼兒知道哪些動物喜歡吃甜食嗎?他們都喜歡什麽樣的甜食?”
9、活動總結,要求幼兒在品嘗不同口味時交流感受。
教學反思:
帶領孩子再次深入探索,給孩子留下探索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孩子們壹個輕松的氛圍,老師只是在活動中充當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用心傾聽孩子們的表達並及時梳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