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愛民
經常聽人說“兄弟就是兄弟,弟媳就是弟媳”,我不這麽認為,但我有“弟媳也可以是姐妹”的理解。特別是婆婆生病以來,壹家人和睦相處,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支持。
我嫂子是商界女強人。夫妻倆經營兩家裝修材料店,都是友邦集成吊頂和鯨衛浴。她的愛、關心和耐心成就了壹單生意,也讓她交到了很多朋友。回頭客多,生意也不錯,但她壹直不改初衷,服務至上。壹切以客戶利益為中心。我甚至覺得,把壹家500強的公司交給我小姨子來管理不是問題。
嫂子是孩子心目中的好阿姨。那些年,孩子還小,工資微薄,家裏生活拮據。小姑做點小生意,總是各方面補貼,給孩子買衣服,吃大餐,甚至中秋節走親戚的時候買兩個月餅,讓我給她父母送壹個。
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姑姑是他們的好聽眾,我愛和姑姑無話不談。作為壹個母親,我有點嫉妒。
我嫂子是我婆婆心目中的好女兒。住院期間,婆婆晚上陪護。除了小姑,她就是小姑,甚至被婆婆戲稱為“媳婦比妓女親”。我是官員,我沒有自由。我是班主任,教畢業班。我只能在周末請假頂替我的位置,但僅此而已。她晚上會開車送我回家休息,這讓我嫂子深受感動。國慶期間,我努力在醫院陪我。
那天下午,她又來到醫院,剛坐下!婆婆說她癢。她深情地坐在床上,輕輕撫摸,慢慢拍打。不管婆婆怎麽折騰,她都是輕言細語,沒有壹點不耐煩,也沒有壹句訓斥的話。
有時候天氣暖和,婆婆正好在康復大廳,她就會把床都搬到四樓曬太陽,或者給婆婆擦洗身體,換衣服。婆婆的衣服鞋子就更沒必要了。
嫂子是我的好姐妹,好幫手。自從她進了門,我幾乎沒有在家裏做過什麽辛苦的工作。進廚房還行,不是專家,但家裏總說妳嫂子做的菜好吃。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我喜歡在假期裏呆在廚房裏。她總是告訴所有人,她哥哥和嫂子做飯,他們只是吃飯。
其實我當老師有壹點成就感,但是其他的都不盡如人意。比如裝修房子,從設計風格到地板壁紙,甚至家具窗簾,都是小姑壹手包辦。裝修不僅大氣上檔次,而且不貴,印象深刻。
尤其是這幾天在醫院的言行舉止,更讓我佩服。可以說是辛苦,感性,用心。
婆婆總是說洪翔可以抱她去廁所,逗她,給她同情的話語,這會讓她感到舒服。
我也發現自己真的是壹個多才多藝的嫂子。剛才我在商場叱咤風雲。當我回到病房時,我是壹個熟練的按摩師,壹個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或者壹個保健大師。特別是對小姑子,體貼關心,讓我可以安靜的經營壹間屬於自己的教室。
“大嫂齊新,其利斷金”。這種情況,這個人,讓我堅信,有個嫂子也可以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