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開始時的生活需求
在傳統觀念中,“冬天”意味著“結束”。中醫認為,這個節氣的到來,是陽藏,陰盛,花草樹木雕零,昆蟲躲藏,壹切活動趨於停止,以便冬眠,為下壹個春天積蓄能量。不要擾亂陽氣,破壞人體陰陽轉化的生理功能。正如“冬季天地閉,血藏,人不可汗出泄陽。”所以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藏陽,藏陰精氣。衣服太少太薄,室溫太低,容易感冒,耗陽。另壹方面,如果衣服過厚,室溫過高,就會引起腹瀉,陽氣不藏,寒邪容易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沒有她,壹切都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就會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記得在立冬的日常調養中“養藏”。
(2)小雪季節的日常生活要求
小雪時節,天陰,寒不深,雪不大,故名小雪。此時,黃河以北地區將出現初雪。雖然降雪量有限,但還是給幹燥的冬天增加了壹些濕度。空氣濕度會改善呼吸道疾病。不過雪後會有降溫天氣,需要禦寒保暖,預防感冒。
(3)大雪季節的日常生活要求
大雪季節過後,天氣越來越冷,寒風颯颯,雪花飄飄。在中國北方,氣溫和降雪急劇下降,遼寧和新疆將有暴風雪。俗話說“冬天麥子蓋三層被子,來年饅頭睡”,“薛瑞預示豐年”。雪景美不勝收,山舞銀蛇,宛若蠟。雪能使城市空氣清新濕潤,還能保護農作物。然而,大雪帶給人們的並不全是浪漫和詩意。雪不僅充滿了歡樂,也令人興奮,苦樂參半,有時真的很煩人,尤其給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
俗話說“風後暖,雪後冷”,伴隨著大雪,氣溫下降,而摔傷、凍傷、感冒、交通事故成為雪天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下雪天氣溫變化大,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在下雪天,老年人跌倒多為手腕和股骨骨折,而年輕人跌倒多為軟組織挫傷。從預防的角度來說,老年人要減少戶外活動,最好有別人攙扶著上街。行人出行時,盡量放慢騎車或步行的速度,以免滑倒。因此,寒冷的冬天不宜穿厚衣服睡覺。
(4)冬季至日季節的日常生活要求
冬季至日是養生中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季至日是太陽生的”。根據八卦理論,這壹次是地雷復雜的占蔔。在卦像中,上面五個是陰,下面壹個是陽,象征著陽的誕生。在中國古代,冬天的至日被定為第二個月,也就是壹年的開始。壹天十二點,孩子也是人體出生的時間。
古代養生非常重視陽的誕生。人們認為,當陽出生時,它應該得到精心的保護和調養,就像農民育苗和婦女懷孕壹樣,以便使它逐漸茁壯成長。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因此,子時和子曰在養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冬季至日季節,有必要避免寒冷和溫暖它。宜穿貼身、棉軟的毛衣。手腳容易凍壞,尤其是保暖。
(5)小寒季節的日常生活要求
小寒季節是壹年中最冷的時候。在這個節氣裏,要防止冷輻射對身體的傷害。這時可以在墻前放置木板或泡沫塑料,阻擋和減少負輻射,從而保護身體免受負輻射的傷害。
(6)嚴寒季節的生活要求
嚴寒季節天氣寒冷。由於北方冷空氣勢力較強,空氣幹燥,雨雪較少,我國大部分地區呈現持續的“晴冷”態勢。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在這個節氣裏要特別註意保暖,早晚少出門,以免感冒。早上盡量晚起床,中午或者下午可以到戶外活動壹個小時左右。出門壹定要穿外套,最好是口罩、帽子、圍巾。
這個節氣壹般都是晴天。因此,我們應該註意利用陽光來保持健康。
冬天的寒冷很容易使人患上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除了天氣寒冷,這個節氣空氣比較幹燥,白天平均相對濕度壹般低於50%。除了室內供暖,室內的濕度往往只有30%左右。這種幹燥的氣候會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癥狀。
所以在註意保暖的同時,也要註意周圍的濕度。早晚要多開窗通風(因為早晚室外濕度比較大)。在室內取暖的時候,也要註意在地板上灑壹些水或者晾曬壹些濕毛巾,增加空氣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