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構建“未病先防”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構建“未病先防”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北京市東城區立足區域實際,以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為載體,以試點工作為契機,緊密結合醫改,紮實開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初步建立了以* * * *為指導,三級醫院為主導,二級醫院為支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社會民營中醫機構為補充的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深化改革,制定中長期衛生發展規劃

東城區率先提出在城管網格化基礎上,建立中醫特色健康管理社區的設想。將建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健康管理社區納入東城區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1~2030)和“十二五”規劃。按照每年20%的小區完成建設的目標,目前已有89個小區達標。十二五期間將覆蓋所有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社區,納入* * *存折工程,重點監管。

統籌規劃,夯實“防病”服務基礎

三級聯動,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市中醫醫院、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簽訂《北京市三級中醫醫院幫扶基層工作責任書》,協助基層人才隊伍和重點學科建設,建立雙向轉診機制,開展健康咨詢。

合理配置,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網絡,壹是加強社區中醫服務能力建設,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設立了中醫門診,配備中成藥和常用中醫診療設備。二是構建壹體化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確定與三級醫院的專家門診、健康服務、健康管理團隊、培訓教學等多種形式的分工合作。三是實現了65,438+000%的社區中醫“治未病”服務網絡:65,438+000%的網絡配備了經過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的中醫或非中醫從業人員,65,438+000%的網絡開展了中醫適宜技術,65,438+000%的網絡覆蓋了醫院中醫專家的社區巡診。

延伸服務,打造家庭醫生服務品牌。全區共建立了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醫護人員組成的164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覆蓋全區17個街道。截至目前,已簽約30萬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77萬份,為8.6萬人建立生活方式檔案。

註重效果開展“防病”服務

科研先行,試點先行,探索中醫慢性病管理模式。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服務試點中,創新性地提出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理念,試點工作分工作準備、組織實施、評估完善、總結推廣四個階段穩步開展。同時,申報的行業專項“中醫防治慢性病社區管理模式研究”獲得81.6萬元資金支持。

提高素養,多措並舉,推進中醫科普“六進”工程。制定《東城區“十二五”期間中醫科普宣傳長效機制建設工作方案》,開展中醫健康科普知識“進社區、進家庭、進機關、進學校、進工地、進軍營”的“六進”工程。除了專門的健康講座,還開展了免費咨詢等活動,兩年內舉辦了600多場活動,惠及3萬多人。

先行先試,從行業入手,探索中醫養生保健機構規範化管理。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機構行業管理辦法(試行)》和《行業標準(試行)》,嘗試規範中醫養生信息、推拿按摩等7種中醫服務。組織開展了轄區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從業人員免費培訓,引導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