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鹽城* * *接待海內外遊客227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5%;其中,接待入境遊客4.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5%。2001年,旅遊外匯收入達5865.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0%。2015年,全市新增1、2個4A和3個3A國家級旅遊景區。中國麋鹿園建成5A級景區,黃海海濱森林公園建成國家森林公園,九龍口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專家評審。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中國麋鹿苑(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鹽城自然圈(江蘇鹽城國家珍稀鳥類自然保護區)
鹽城海鹽歷史文化風景區
大縱湖旅遊度假區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阜寧縣金沙湖風景區
古跡
郝柏村故裏及鄭板橋讀書處(江蘇鹽城古跡)、革命舊址(江蘇鹽城古跡)、華中工作委員會舊址(江蘇鹽城古跡)、西溪泰山護國寺(江蘇東臺古跡)、牡丹亭(江蘇東臺古跡)、三倉烈士陵園(江蘇東臺古跡)、開莊遺址(江蘇東臺古跡)。鹽城水街
現代仿古建築,鹽城水街毗鄰串場河,位於靳東路和世紀大道之間,是海鹽歷史文化街區的主要景點。景區致力於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在這裏可以觀賞民間絕活和文藝表演,品嘗地方小吃,購買旅遊文化用品和地方名特優商品。
中國海鹽博物館
中國海晏博物館位於古代著名的船場河和宋代著名的護海大堤龔凡大堤之間,總投資6543.8+0.9億。中國海燕博物館開館儀式,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2007年10月8日正式動工,2008年6月165438+10月8日在鹽城建成對外開放。建成後的中國海鹽博物館系統反映中國海鹽的發展歷史,展示介紹海鹽文化的研究成果,收集和展示中國海鹽歷史的文物和資料。該館利用蠟像、雕塑、沙盤等演示手法,展示了古代“冶鹵炒鹽”、“曬海為鹽”等多層次的海鹽生產和鹽民生活文化場景。建湖蓮藕湯圓。以藕粉為原料,配以白糖、棗泥、芝麻粉、肉油、桂花為餡丸,沸水煮多次。形似彈丸,淡紫色,細膩豐滿,柔軟豐滿,甜而不膩,桂香溢於言表。
白燜烏魚。烏魚是鹽城著名的海鮮,肉質鮮美,有豬油丁、火腿片、蘑菇片、竹筍片等。,放在籠子裏用高火蒸。燉出來的烏魚肉是蒜瓣,湯汁清亮,色澤艷麗,鮮香可口。
紅燒素魚皮。相傳是清初鹽城鬥律寺的廚師所創。將紅薯粉放入開水鍋中凝固成粉皮,切成方塊,看起來就像魚皮。配雞湯,火腿,雞胸肉,好吃,爽口,好吃。
奇緣蟹黃包。它是用壹只肥黃的活母蟹和精制的面條做成的,非常好吃,尤其是奇緣酒樓的蟹黃包子,因此而得名。
首烏餅由何首烏粉制成,是濱海縣的特產,它味道鮮美,顏色透明,有益健康,可以治療白發,已成為壹種很好的宴席。
響水縣關河出產的四鰓鱸魚。嘴大,鱗片薄,體側平。菜花季節,魚身有黑白花紋,也叫“菜花鱸魚”。魚頭有重疊的鰓,看起來像四個鰓。肉質鮮嫩,魚湯鮮美,可與雞汁媲美。過去它是壹種貢品。
鹽城糖麻花。又名油繩,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特點:香、甜、脆、酥、油而不膩,好吃。它被列入中國風味專業指南。
阜寧大蛋糕。蛋糕片潔白如雪,柔軟如雲,香甜潤澤。主要由糯米粉精制而成。大縱湖醉蟹。大縱湖的螃蟹和大黃比較多。洗凈後加入鹽城曲酒和米酒。
龍崗梨。這種梨產於鹽都區龍港鎮北部的沙崗地區,外形像紡錘,味道像嫩淩。平均單果重200克,最高800克,果肉厚,含糖量在15以上。在相關省級鑒定會上三次奪冠。
葛武嫩姜片。其特點是鮮、甜、脆、嫩,形似面紙,味道鮮美。其制作方法是選取寒露前三天采收的鮮嫩生姜,經過13工序制作而成。
東臺魚湯面。它是江蘇省東臺市的壹個著名景點。它原本是壹種宮廷食品。其湯濃如乳,滴水成珠,其面白而細,鮮而不膩。這是壹個傳統的著名景點。1924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獎。
生炸蝦。江蘇省東臺市特產。方法獨特:將生蝦加鹽,用酒曲將生蝦滅菌,然後加入發酵乳、白醬油、白糖等輔料食用。這道菜最好在清明節前吃。
東臺西瓜。東臺西瓜因其汁甜、解渴、風味獨特,曾是縣衙的禮品,也是人們夏季食用的日常水果。
峴港的醉螺。江崗,江蘇省東臺市特產,又名糖泥螺,始於清朝乾隆年間,其特點是:香、甜、脆、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