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專業是通信工程,還是壹個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我們系考研氛圍很濃。每天早上睡眼惺忪的去上課,路過教學樓壹樓就會看到學長學姐們在晨讀,心裏總是很震撼。這種為了壹個目標全力以赴的狀態,大概只有在高三的時候。?
剛進大壹的時候,和壹個學長很親近。他給了我很多關於大學生活的指導和建議,我們也討論過要不要選擇考研。那時候我才大壹,思想很不成熟。我只是在看的壹本書《大學讀什麽》裏對自己考研的內容做了壹個簡單的判斷。:測試不是我想走的路。當時他很支持我的想法,堅定地站在我不考研的壹邊。後來他背叛了我,我考研教室路過的時候還經常看到他。我還是堅持我的想法,只是這種堅持更加理性。?
曾經問過壹個準備考研的學長。他說,“我選擇考研,最現實的原因是研究生的工資比本科生高壹倍,反正要拿研究生文憑。”雙,我不知道他參加工作前從哪裏得到這麽確切的數據。壹個研究生真的能改變人生和命運嗎??
然後我就去問了另壹個直接參加工作的學長。他跟我說:“妳要跟著自己的心走,壹切自己選擇,不要勉強自己,也不要焦慮。壹切都會水到渠成。”?
那個背叛我,選擇考研的學長曾經對我說:“讀了研究生,妳的平臺高了,妳的人脈資源就會大不壹樣。壹般談過兩次戀愛就可以去任何地方。”網絡?我不能否認。可能是學生不成熟,自命不凡。我壹直認為,有能力,自然會來。否則當妳需要人脈的時候,就是熱臉冷屁股。?
我很感謝他們和我分享他們的經歷,但是我還是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也許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2)?
當初我們剛高考完,懵懂無知,壹心想要擺脫高中的束縛,根本無法做出客觀的選擇。我是理科生,大家都覺得文科專業沒什麽發展,不如選熱門專業找工作。我沒有自己的想法。我聽別人怎麽說。最後,我爺爺以前的壹個教授朋友對我說:“妳成績好的話,來我學校吧。通信工程專業挺好的。去了深圳後,壹個女生壹個月收入壹萬多。”就這樣,我的學校和專業確定了。?
大學為我們提供了自由發展的平臺,被壓抑的熱情也得到了釋放,我們逐漸掌控了選擇權。我越來越不相信,隨便壹紙願望就能決定我們未來的職業和生活。?
每次和同學聊起這個話題,經常有人說:“我覺得不考研就找不到好工作。現在沒人要了。”或者“暑假做了壹份兼職,感覺工作這麽辛苦,繼續學習比較舒服。”
或者當我說找工作不壹定要專業對口的時候誰會驚訝:“我覺得讀了四年沒有把專業做好很可惜。”?
我不得不撅起嘴唇。經濟學上有個詞叫沈沒成本效應。既然我們已經在這個不喜歡的專業上度過了四年,為什麽還要因為這四年而度過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呢?我們要學會止損。?
我沒有親身經歷,無法客觀評論利弊,但我很清楚的壹點是,我不想把時間都花在學習課本上。?
大學可以考,但是不能學。我沒有任何鉆研專業領域的欲望。除了拿了兩次獎學金,我沒有參加過實驗室選拔和任何形式的比賽。?
如果妳不喜歡壹件事,也許妳做不好,所以妳要用壹種不喜歡來掩飾自己。我承認自己的無能,我沒有天生的觸覺,我相信勤奮的力量,但是面對自己不喜歡又擅長的事情,我真的堅持不下去。?
我很清楚自己是壹個觀察力和模仿力很強,但創新能力不夠的人。我認為學術不適合我。壹旦我選擇考研,我基本上就會確定,我會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愛死很久。壹想到這個我就會很難過。?
(3)?
我曾經和我媽溝通過這個問題。她說:“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麽完美的事,讓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妳要這樣想,別人能做好的妳也能做好,妳也不用比別人差。”?
乍壹看,真的很有道理。別人可以,我也可以,但我不是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為什麽不選擇自己熱愛的生活,忍痛委屈自己?人生這麽短,壹定有什麽意義。?
妳為什麽這麽想?是有原因的。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才能投入無限的激情。?
大學兩年多,我除了保證基本的學習任務,幾乎把所有的課外時間都用來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學了舞蹈,堅持畫畫,看了很多書,寫了壹些字,還學了壹些常用的辦公軟件。在壹個我愛的世界裏,我自由自在地暢遊。?
我安靜平和,善於總結。我會非常認真的對待我寫的每壹篇論文,我做的每壹份報告,包括排版,版面,內容,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
也有壹段時間我學了手工花,上手很快,也印證了我在手工方面的天賦。?
我越來越確定我是壹個骨子裏有偏見的女生,我不那麽適合做壹個真正的工科女。整天呆在實驗室拿著焊槍接電路或者給電腦寫程序研究技術。每個學期結束時,都會有壹個關於課程設計的大作業。我寫的總結報告永遠比工作更完美,更漂亮。我焊的板老師總會因為外表整潔幹凈而忽略功能不全而給我多分。?
我不把興趣愛好看得比什麽都重要,但我很清楚,只有做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情,才能激發內心的熱情,全力以赴。我不否認挫折的意義,但能不斷把挫折轉化為正能量,不斷鞭策自己進步的人是少數。我相信適當的成就感比不間斷的挫敗感更能激勵壹個人前進。就像學習偏科壹樣,優勢科占據了妳大部分的熱情,劣勢科占據了妳大部分的精力,結果往往是優勢科更強,劣勢科難以提高。
(4)
好吧,既然我這麽不喜歡我的專業,為什麽不換個專業或者跨專業考呢??
這個問題我也仔細想過。?
大壹,我們是招生大類,都在學公共基礎課。我的績點不錯,可以選個好專業。高二的時候,我就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要走壹條什麽樣的路。當我後知後覺的時候,我想明白了,我已經錯過了轉專業的機會。?
我不考研,不是否認考研的意義。反而羨慕那些為夢想努力過的學長學姐們。跨專業不是沒聽說過,但我不想重蹈覆轍,重復高考選專業的道路。希望畢業後花壹段時間,嘗試更多的可能性。我不排除根據實際需要參加在職研究生考試的可能。?
我必須想清楚我在做什麽。大學要學會自主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盲目跟風。我會做好以後艱苦生活的準備,跪著走完自己選擇的路。我願意為我的選擇付出無悔。?
回過頭來看,我不能否認之前那些同學給出的理由,但是我覺得單純把考研作為逃避就業壓力的手段是不負責任的。古典老師在《推倒思維中的墻》中說:為什麽現在大學生就業難?因為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維限制死,壹直在壹個令人費解的圈子裏打轉。
如果妳選擇相信壹件事,妳必須給出能說服妳並堅持下去的理由。?
(5)
這個時代,喜歡說教的人很多,總喜歡用自己的觀點驅使妳去選擇他認為對的東西。
沒談過戀愛的人會告訴妳如何經營好壹段感情。?
沒上過大學的人會告訴妳如何度過大學生活。?
沒有壹個真正有工作的人會熱心幫妳分析行業形勢。?
他們把自己從道聽途說中聽到的東西,經過自我加工和打磨後,灌輸到妳的腦袋裏,然後用某個經歷過的人的經驗灌輸給妳。不管怎樣,妳是聽的人,妳選擇了,妳實踐了。至於妳苦不苦,跟他們沒關系。他們只要做好自己的吃瓜群眾就行了。?
當然,也確實有很多好心的前輩熱心的和妳分享經驗教訓,希望能幫助妳少走彎路。?
我的兼職老師也跟我說:妳的專業好找工作,但是找不到好工作。?
我感謝他的忠告。?
我欣賞那種會客觀的用自己的經歷幫妳分析問題的利弊,然後把選擇權放在自己手裏,而不是控制自己的思想的人。?
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可患選擇恐懼癥的人數也在增加。?
有經驗的人的經驗固然可貴,但更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最有利的選擇。畢竟每個人都走過不同的路,如果能找到另壹條路,那將是壹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