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目的
1.了解細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體中的廣泛分布,建立“細菌”的概念,從而了解無菌操作對於微生物學和醫學實踐的重要性。
2.明白正常人體內生活著很多種細菌,正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體疾病,稱為正常菌群。
3、熟悉外界因素對細菌的影響,學習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
4.要明白不同的細菌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是不同的。
二、正常人咽喉細菌檢查
材料:血瓊脂平板培養基、消毒棉簽、接種環、酒精燈。
方法:取無菌棉簽,在受檢者咽喉處輕輕摩擦,然後塗於血瓊脂培養基的壹面,再用無菌接種環進行分離標記接種。蓋上培養皿,37℃孵育24小時(或用咳嗽法)。
結果:瓊脂平板表面有菌落生長。其中占優勢的是壹個小菌落,周圍有草綠色的不完全溶血環。這是咽喉的正常菌群——鏈球菌a。
三、地表水細菌檢驗?
材料:地表水(河水、井水或池水)、高級瓊脂培養基、1ml無菌移液管、無菌培養皿。
方法:
1.用無菌吸管吸取1ml的地面水,加入到已滅菌的培養皿中。
2.將已融化冷卻至45℃左右的高級瓊脂倒入上述皿中,蓋上蓋子輕輕搖動,使水和瓊脂充分混合,靜置。
3、37℃?24小時後取出觀察,計數菌落。
擴展數據:
當咽拭子分泌物中檢出致病菌時,視為呼吸道感染。可結合其他檢查(X線透視、b超等。)來診斷呼吸道感染。如果培養出酵母樣細菌,就要考慮感染時抗生素使用是否不當或過量。應立即停用抗生素,改用兩性黴素B、灰黃黴素和克黴唑等抗真菌藥物。
常見的病原體有:
1,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棒狀桿菌、念珠菌等。
2.革蘭氏陰性菌: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莫拉菌、卡他布蘭菌、百日咳桿菌、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產堿桿菌等。如果培養出肺結核,那就是肺結核。
3.相應的細菌可以從百日咳和白喉患者的咽部分離出來。急性咽喉炎的鼻膿腫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綠膿桿菌引起。5.許多咽喉感染是由厭氧菌引起的。
百度百科-咽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