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奠定了中國食物營養學的基礎。他說;“活著的根本是吃”,“不知道吃什麽的人,是不夠生存的”。孫氏認為飲食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手段。在《錢進方耀》中,他列舉了154種營養和食療的食物,分為四類:谷米、蔬菜、水果、鳥獸。多為日常食品,討論其性質、口味、功效,供人們酌情選擇。此外,他還對老年人的飲食提出了具體要求。孫思邈關於食物營養和食療的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第三,強調房子裏的好處。《壹千塊錢當方子補屋內之利》中指出:“凡感太陽旺者,必有所克制,不可竭心自盜”,強調不可放縱自己。為了防止性生活不當誘發某些疾病,在《滋補性習慣禁忌》中指出:“男女發燒不壞,月子血女,新生嬰兒不宜陰陽相合。”這些觀點都是性保健的科學內容。
第四,重視婦幼保健。在《千金要方》壹書中,他打破了歷代醫書的慣例,以婦科三卷為第壹案,兒科二卷為第二案。除了疾病治療,他還詳細討論了婦幼保健。
第五,融道、佛、儒、醫於壹體,收集、整理、推廣養生技術。由於孫思邈通曉道教和佛教的知識,對養生的理論和技術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在他的《錢進方耀》中,既有“道林養性”、“宅中滋補”、“食補”等道教養生理論,也有“天竺國”等佛教養生術。它不僅豐富了養生保健的內容,而且使各種傳統養生保健方法傳播到世界各地,是我國養生保健發展史上壹份寶貴的醫學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