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悲哀不是缺錢,而是有個不配的孩子,有道理,但也不完全對。
老人不缺錢,每個月都是國家出錢。用他們的話說,還不如開個派對,只要壹口氣就給錢。
有個不配的孩子,晚年當然難過。不僅沒有人照顧自己,妳還要照顧孩子留下的孩子。有的孩子離婚了,把孩子留給老人。壹些孩子進了監獄,他們的家人被分開了。孩子們無人照看,老人不得不照顧他們。老人的家是收容所,無家可歸的人都來避難,沒有人理解老人的辛苦。
我在公園認識的阿姨,兒子離婚去外地了,孫子給了媳婦,本來可以安心度過晚年的。但是孫子上初中,媳婦把孩子送回老人身邊,壹分錢也沒給,孩子還是不聽話。最後孩子上了大學,自己動不了了。看著真讓人難過。
還有壹種情況,子女還好,錢不是問題,只是不露面,老人不敢打電話,心裏空落落的感覺挺淒涼的。
我阿姨來公園的時候跟我說,我大兒子給我發了視頻,可惜太晚睡著了,沒聽到。我很好奇,隨口問,妳兒子不是經常聯系嗎?老太太說至少壹年沒聯系了。可想而知,老人的晚年是慘淡的。
現在老年人不缺錢。他們缺少的是愛。我們作為孩子,真的沒有時間去參觀。讓我們多打幾個電話,聊聊天,打個招呼。
這位老人的晚年被描述為淒涼。我們的內心沒有被觸動嗎?我們將成為妻子和母親,為我們的孩子樹立榜樣。別讓老人們期待了好嗎?
我很贊同題主的觀點。通過很多人生經歷和我自己的經歷,我同意妳的說法。我感覺是真的,壹個人沒錢,他的後代就什麽都沒了,這是妳人生的失敗。所以壹定要把孩子教育好,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這樣才能對自己的家庭負責,對國家負責。對得起上壹世的祖宗,下壹世的子孫,也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當妳的子女孝順妳,當妳老了有了經濟實力,妳會覺得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當妳的孩子能夠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時候!妳會感到驕傲,不僅如此,更多的人會為妳加油!
沒錯。我同意這個觀點。
人與人之間,說不攀比是假的,會和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攀比。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妳應該交更高層次的朋友,這樣才能進步。我覺得這些觀點都是對的。
與學校裏的同性相比;穿得比誰都好;比誰高?誰的工資比工作後高;良好的工作環境;誰的伴侶更好。人們在比較。
但是,50歲以後,同學同事,親戚朋友都比孩子強;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更多的成就。50歲以後,誰也不會比誰有錢。到這個時候,有很多人才後悔沒有為孩子的成長好好付出,沒有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做,幫助家人,甚至幫助自己,還是要自己做壹切;甚至,有些人還在啃老,他們無法面對社會,無法處理身邊的各種問題,還得用父母的錢。這真是老人的壹大悲哀!
到了老年,子女不可能成為接班人。那時候我才明白,孩子是人生最大的投資,但為時已晚。看著別人家的孩子,真的很羨慕。我在事業上有多成功,還不如壹個家庭主婦。我不禁感到悲哀!
所以!當我們追求事業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放棄對家庭的關心。這樣等我們老了,我們的事業就有人跟著幹了。
老年的悲哀不是缺錢,而是兒子不爭氣?說起來真的很難過,也可以說是太難過了。人到老年最需要的是子女的關心和照顧。老人各方面能力都在下降,各種疾病也找上門來,行動特別不方便。如果經濟困難更厲害,妳說這樣的老人需要子女幫助,但這個時候,這不是災難,是人禍。作為壹個人類的兒子,他應該接受。
有壹首好歌。我經常回家看看,哪怕工作很累,忙了壹年。回家幫老人刷筷子洗碗不用花妳壹分錢,父母也開心。
前幾年北京有壹對老夫妻退休了,退休工資不低。但是,夫妻倆都有孩子,工作單位也有遠有近。每到假期,老人的孩子就分開了,也不去父母家看望老人。老兩口性格孤僻,在社會上有緋聞,往往持續多年。夫妻倆忍無可忍,把孩子告上了法庭。法院判決他們每個假期必須回家,和老人壹起過節。但是老人的幾個子女說,既然老人缺錢,我們就應該給他們錢。老兩口最後決定讓法院裁決,幾個兄弟姐妹每年必須給老人壹元錢,但必須回家給老人。禁止郵寄,否則法庭上見。
這個故事也是當今社會無法承受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家庭,所以要努力工作,先養好小家庭,再養好大家。如果不能吃飽穿暖,怎麽養活大家?
如果說我們的孩子令人失望,那要看他們有多令人失望,是違法犯罪,還是學業失敗。在壹個仍然不贍養老人的國家。如果有違法犯罪行為,就要接受法律的審判。就在監獄裏改造自己吧。如果妳在學業或事業上失敗了,那是個人的禮物。不能強求,順著自然發展,最後可能會有好結果,會有好姻緣,會做壹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而如果壹切都ok,就是不孝順老人,這,這(笑)。需要用紙和墨水寫清楚。也許魚開始發臭了。可能是我從小被慣壞了,沒有給孩子很好的教育。他們就是這樣結束的。可能他因為特殊原因沒有抱怨,不想管妳。不管怎樣,等等。以上是我個人的偏見,還是找找我自己的原因,得出壹個結論,說不定波後不換錢妳就燒高香了。
有壹定的道理。在現實社會中,這類家庭的孩子有的不走正道,有的成了罪犯。
個人覺得挺對的。經常在《金牌調解》裏看到壹些沒出息的敗家子和父母壹起調整。不,幾天前剛好有壹期!父母20多年前在日本打拼,賺了很多錢。回到上海後,他們給了壹兒壹女最好的生活,不僅把他們伺候得很好,還帶著孩子去很多國家旅遊...而現在!送大女兒出國留學後,母女不同意,大女兒黑了母親四年。最小的兒子呢?我不敢相信我父母還欠我400萬。原因是他認為妹妹出國讀書時,父母賣了房子(當時價值150萬)給她交學費;現在呢?房價暴漲,父母也要給自己四百萬,自己創業,不然虧了...在他們的父母堅決不同意,拿不出這麽多錢後,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居然砸了壹個家,看著臺上漂亮又有氣質的母親看了好幾遍。我對我高大威猛帥氣新潮的父親那種無奈絕望的表情徹底無語了。
確實如此。
孩子是壹個家庭的希望...從媽媽出生到寶寶出生,都會給父母壹個驚喜,壹個希望。即使是謊言也會證明,當別人指著壹個女嬰說自己添了壹個小王子小公主的時候,父母是很開心的...
孩子長大了,上學是父母最開心的事,他們期待著孩子有出息的夢想。
父母以為,只要成績好,就會有“好收成”。壹直到大學,都是認為父母燒香高,然後找個滿意的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子...
父母這才放下懸著的心,說自己這輩子沒白忙活,終於“人生翻過了壹頁。”晚年幸福...
另壹方面,如果孩子不成器,就會整天和父母嘮嘮叨叨,沒有正經工作,經常嚼舌頭不說話,甚至觸犯法律...
那家長就慘了,多擔心啊!捶胸頓足,呼天搶地,誰該幹?無論有多少錢,都會像流水壹樣流走...
所以希望天下父母好好培養下壹代,這比什麽財富都好。只要孩子強,就算我們這壹代沒多少錢,妳也培養了壹只“潛力股”,我們也不用擔心!
孩子生來就是壹張白紙,在上面留下什麽樣的畫,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系。壹個不值得的孩子的父母逃脫不了責任。
我們鄰居有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犯了壹些小錯誤,被父母保護,沒有及時管教。
直到長大後,他犯了大錯,觸犯了法律,在勞教所呆了十年。出來後還不知悔改,吹胡子瞪眼看著父親。有幾次,我甚至開始傷害我的父親。
老人的悲傷可以說是咎由自取。孩子就像樹苗。該修的時候就修,該剪的時候就剪,該直的時候就別讓它彎了。讓他盲目的野蠻生長,怎麽可能成功?
教育孩子要舍得投入,時間和金錢。放棄就有收獲,付出就有收獲。壹個有前途的孩子是我們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