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站在樁上“養精蓄銳”修身養性
《黃帝內經》中有壹段關於古代天真的話:“黃帝說:聽說古代有真人,持天地,抓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為壹。”所以有可能長命百歲,沒有盡頭的時候,這就是它的生活方式。"
其中“獨善其身,護神”以前是醫生教徒弟的。光這四個字就夠用壹年左右了。很多人都很期待遇到高手,也很想遇到高手。妳要捫心自問,如果有人跟妳說了半年四個字,妳還能像當初壹樣謙恭有禮、躍躍欲試地“教”嗎?
其實“獨立觀靈”是壹種苦練的方法。指的是在生活中超脫獨立,尤其是修行時(比如站在木樁上),壹心壹意,類似於佛教中的“不動”,心如明鏡,清凈明了。
在千百年的醫家秘傳中,“保持精神獨立”是壹種特殊的苦練方法。師傅們用這種方法訓練徒弟。凡是練了壹年半以上的,壹定很強!這種方法是醫生治療許多疾病的基礎。比如醫生秘制的“深圳大法”,給人壹針易針,多年的沈迷往往會消失,其“內力”就來自於這種“獨立防禦神”的訓練。沒有三五年的“孤軍奮戰”,就算把病人紮成刺猬,也很難有結果。所以對於醫生來說,走出去,站在樁上是必不可少的。
站樁的那堆就是樹樁的意思,工作就是功夫。埋在地下的樹樁比較結實,不容易被推倒拔出,形狀也比較安靜。站樁是三音,用身體調整代替心臟調整和呼吸調整。它通過動量啟動脈搏,脈搏運動,任、督也運動,十二經脈也隨之運動。本質上是外靜內靜,所以專家認為“樁功是在休息中鍛煉,在鍛煉中休息”。
站樁時,頭頂會與天氣相連,腳底的彈簧會與大地的大氣相連,手掌上的勞宮穴會與大自然的大氣相連。膝關節的神經受到強烈刺激,真氣由此而生。稍加練習,身體感覺發熱,手發脹,麻木,體內的病、濁、邪隨著汗液出來。
立樁工作是在腳的基礎上進行的。腳現在被稱為“第二心臟”和“精氣之根”。人體內30%的神經集中在腳底,而站樁是打開穴、疏通經絡的重要途徑,有利於人體行氣迅速啟動,促進和增強督脈、任脈的循環功能,從而激活經絡。氣行於血,血行於氣。隨著體內氣的合理化和活性化,各種癥狀都能很快得到改善,疾病不用治療就能痊愈。正如蘇東坡在評論氣功時所說,“其效果起初不太好,但日積月累百日有余,作用不可估量。比吃藥厲害壹百倍。”所以壹定要按照功法的要求堅持下去,自然會成功。
修行佛法,也要保持精神獨立,最好是站在木樁上。
達摩祖師來中國弘法時,發現中國的和尚喜歡坐禪,普遍身體虛弱,經不起風吹。於是九年,達摩開始教這些少林寺的和尚,他們也是站樁的。武功和易筋經功,易筋經功裏的幾十個動作,其實就是幾十個不同的樁來逼出全身的氣脈和骨髓裏的陰、濕、邪、毒。
逼出體內的陰氣和邪氣,可以吃藥解毒嗎?可以,但是會消耗很多能量。所謂藥三分毒,吃藥解毒是以消耗元氣為代價的。針灸按摩當時只是打通了病竈的脈搏,也是以疲憊為代價的。艾灸是個好方法,但還是要靠設備和材料。最簡單和最好的解毒方法是袖手旁觀自己。每天早晚站在樁上40分鐘以上,每次站到出汗,就是最好的排毒。站樁不僅能排出骨髓和氣脈之毒,還能煉氣入骨,滋養元氣。
為什麽壹次站四十分鐘最好?因為壹次站立40分鐘以上,身體的生物鐘會發揮更好的作用。冥想是壹門先進的人類科學。所以也要科學實踐。如果不把體內的陰氣和邪氣逼出來,妳的內心是無法平靜的。禪宗《易筋經·洗髓經》裏,洗髓就是把骨髓裏的陰邪之氣逼出來。疾病是輕微的:疾病進入皮膚。重病:病入肉中。這個病極其嚴重:病入骨髓。只有把骨髓裏的陰邪之氣逼出來,才能真正的健康,才能真正的安定。所以這個經典的名字很容易強筋洗髓。
除了吃藥和站樁可以逼出骨髓的毒,還有其他排毒的方法嗎?是的,就是那個山谷。對於那些經常穿越山谷的人來說,很容易安定下來。但是,它需要比站樁更細致的引導。如果方法不當,還是會有危險。
誤解和邪念是邪靈,唯物主義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是唯物主義。如果妳深入冥想,就要同時治病、解毒、煉精、益氣、溫血、填髓、舒筋。否則邪重而弱,陰盛陽衰,攀緣不斷,很難盲目思考,也很難在天。
即使是能入初禪的人,如果平時不站在樁上,體內的陰邪毒氣沒有提前清理幹凈,往往初禪八觸後毒氣從骨髓逼進肉裏,不出汗,毒排不出來,往往身體就會爛腫或者吳琴。而如果平時經常站在樁上,禪宗的前八觸很快就過去了。
尤其是現代人,陰寒旺盛。不站在樁上,不容易洗髓煉氣入骨;保持精氣、熱血、骨髓飽滿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能做到精氣、熱血、滿骨髓,想要擺脫五蘊,打破自己的攀登之心,有點像傻逼。
不僅僅是當妳成為佛為祖,成仙為道的頓悟。寶劍鋒從磨礪,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冰凍三尺,大雪紛飛,冬天怎麽會有梅花香?況且冰凍三尺,大雪紛飛,三天不冷。壹般人往往只看到佛菩薩羅漢神仙得道後的壹面,卻看不到佛菩薩神仙得道前的艱辛。都是壹代壹代勤勤懇懇修行,每壹代修成的功德都是光鮮亮麗的,再傳到下壹代修行,壹代壹代的運糧積累,成就道的實現。禪是為了澄明而見自然,但需要開悟後修行。妳沒在六祖壇經裏看到,六祖在深入了解後,尊重五祖的命令,隱居十五年才出來傳法嗎?更不用說它之前的祖先了。
實踐,實踐是培養出來的。練習,練習,練習。
站在樁上,要獨立於神,“心外不能行,外緣不能侵”,“命中註定不能走,下壹縷清風送白雲;六凈方靜,放下身心,見幹坤。”
無論是醫生、拳擊手還是禪修者,只要遵守師傅的教導,知行合壹,堅持站在樹樁上,功夫就會像春天的幼苗,壹天比壹天茁壯。如果妳不練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麽功夫就像磨刀石,不減則已,日日損。
二、立樁工作的方法、要點及註意事項
1,姿勢形態
1)支架。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可略內八字。膝蓋微微彎曲,不要超過腳趾,以免傷到膝蓋。身體重心可以稍微向前腳傾斜。站好之後,雙手從自然下垂的最低位置擡起,做壹個“擁抱”。
2)抱壹個。
雙手抱在胸前,像要抽出來壹樣,掌心向內。太上皇曰:“舉壹為天下,是聖人之念。”
2.大意
物理狀態:
1)脊柱全程直立;
2)頭上擡,下頜微縮,好像要“隱藏”喉嚨。微笑;
3)上肢:肩部放松,前臂自然下沈,上肘部略低於肩部,雙手略低於肘部;
4)雙手:“抱壹”雙手抱胸,指尖相對,指尖距離拳頭大小左右,掌心向內;
5)雙腿: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重心略向腳底前,身體放松;
6)觀察身體內外放松的感覺,保持平庸,不好奇。隨意睜眼閉眼。
呼吸方式:自然呼吸,盡量輕微吸氣,持續呼氣。
意念活動:妳可以不做任何念頭,也可以持佛咒。例如,如果妳的心相對平靜,妳可以持“莫娜壹托米佛”的咒語。如果妳還需要時間來安靜下來,妳可以默念“嗯?Bammi?”(不是ng mā n和bēI mēI hēn ng。正如晉代孫綽先生在《論比興與道》中所說:“不要耳中淫,口中忘酸甜苦辣,放得下心,放得下心,胸中抱壹個。”
適合人群:久坐、體虛,願意堅持鍛煉改善身心狀態的男女老少。
回縮:在每壹個樁位結束時,可以從兩側向下做壹個手,然後用手掌擡起,從中間收攏雙手,再從胸部和手掌向下壓,直到超過腹部。這是壹項簡單的工作。
3.預防措施
1)練習結束後,要擦幹汗水,尤其是脖子後面。夏天不要馬上洗澡(至少等半個小時)。
2)盡量避免在電風扇下和空調房內練習站樁,容易受寒。最好是在沒有冷風,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下立樁。
3)練習後至少半小時不要碰冷水,尤其是夏天。這期間盡量避免喝水洗澡,練習後半小時內最好不要小便——所以正式練習前最好喝水排便!
4)練習時最好減少或避免性交,練習後立即避免性交!
5)初學者應盡量避免在刮風、下雨或打雷時練習。
6)心臟病患者不宜過度練習。
7)完成工作後,搓搓手,摸摸膝蓋,拍拍膝蓋,擺動手臂。
第三,立樁的動力效應
站壹堆,不管有沒有心理活動,都要有感覺和反應。正常的感情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水平。壹般來說,在練習中,只要妳覺得舒服,有效,平衡,不憋氣,不太緊張,練習後有點累或剩,就可以認為是正常的,可以堅持練習。
練習的時候,不要為了某個想法去找某個感覺,這樣容易流於形式,可能會有副作用,只要註重實踐精神和具體的想法就可以了。讓各種感覺自然形成,自然消失,這樣妳就可以在自己身上練功夫了。在妳有足夠的時間之前,不要使用太強烈的想法。
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樁功會有不同的反應,表現出不同的功能狀態。此外,由於身體狀況不同,病情不同,訓練目的不同,個體神經敏感度不同,練習者也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壹般我們不必介意這些反應,順其自然。以下21種感受、感知和反應都是正常的工作相關效應,但要註意不要過於自覺地去追求。修行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工作;要求工作是白費力氣。只註重耕耘,不考慮收獲,收獲自我滿足,所謂“成功自然來。”
1,動覺:
人的皮膚上出現螞蟻爬行的癢感,也有肌肉顫動、身體抖動等動作。螞蟻走路的感覺是氣血表皮流行造成的,抖是人體自身自發調節平衡的表現,不需要註意。剛開始短時間站樁的人容易出現肢體肌肉顫抖,尤其是腿部顫抖的人。這是樁功適應階段的正常現象,不要介意。壹段時間後,這種動態現象會自然消失,進入“不動”狀態。
2、麻木:
在練習的初始階段,妳會感到皮膚麻木,尤其是手掌和腳底。這是氣血運行不足的正常反應,時間長了自然會消失。練到壹定程度的功夫,麻木,尤其是電麻木,是人體生物電的反應,是技能增長的表現。有時候覺得麻木,有時候覺得無力,有時候覺得強大,有時候練,然後不練,然後過渡到練不練。
3.熱感覺:
練武時,感到溫熱,感覺身體某個部位有熱流,或者全身發熱,並伴有輕微的汗味。這是氣血運行的好現象,即“氣不自運”,但妳不能追求。讓它自然發展。
4、腹脹:
脹感是肌肉骨骼訓練中“勁脹”的正常效應,也是氣血運行過程中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擴張的正常反應。到了晚期,妳會感到輕微的腫脹和舒適。
5、酸感:
壹般新手都會有肌肉酸痛或者酸痛的情況。比如身體感覺不舒服,出現局部酸痛,尤其是肩部。這是局部肌肉緊張造成的。站樁雖然強調放松,但還是需要壹個基本的力來保持框架的平衡。所以在站樁初期,松緊往往不壹致,或者雖然放松,但並不緊繃,所以出現肌肉酸痛或酸痛是正常的,隨著訓練的深入會自行消失。
6、疼痛:
有些疾病患者在開始練習時會感到局部疼痛加重。總的來說,這是運動後氣血沖擊病竈的良性反應,符合中醫“痛則不痛,通則不痛”的原理。堅持練習,“氣沖於焦”的反應會越來越弱,最終治愈疾病,這是正邪鬥爭,最終戰勝邪惡的結果。
7.喜悅:
我在練習中感到無比的舒服和快樂,輕松和快樂,喜氣洋洋和快樂。這個時候,我覺得是最幸福最舒服的時刻。修行要掉以輕心,不可貪圖快樂,也不可喜過於悲。
8.聲音感知:
肌肉、內臟、骨骼、關節都有不同程度的雜音,都是正常的。如嘶嘶聲、嗡嗡聲、啪嗒聲、歌聲等。,會出現打呼嚕、腸鳴、放屁等現象。
9、深度睡眠:
站樁有壹種沈甸甸、沈甸甸、沈甸甸的感覺,重心下沈,像壹個“不倒翁”,更進壹步,有壹種“被灌了鉛”的感覺,這是壹種高級的力量感效果。
10,全睡:
整個身體好像被凍住了,不能動,不能牽手,不能靠近,不能擡起,不能放下,人體和外界形成了壹個整體,再進壹步,就會感覺“全身如鑄”,“肌肉如壹”。整體感是站樁中的壹種高級感,也是圓力的外在可感狀態的表現之壹。
11,淺睡:
全身輕如燕,肌肉松而軟,軟如骨。與此同時,我的身心感到放松,像要起飛,在風中飄蕩。
12,漂流:
身體在九霄雲外,有無我,仿佛有魂無體。只覺得全身飄渺,像壹縷輕煙,像壹朵雲,身心自由快樂,身體只有模糊的自我意識。此時,身體已經瘦了,但還沒有走樣。飄然覺的出現,說明修行者已經進入形神合壹、身心合壹的境界。
13,華爵:
身影越來越輕,輪廓越來越不清晰。最後將人物“氣化”,與宇宙天然氣融為壹體,說明修煉者進入了“天人合壹”的境界。《亂世佳人》和《華》在感官體驗上的根本區別在於,《亂世佳人》只減肥不塑形,《華》減肥塑形。
14,空眠:
裏面沒有身心,外面沒有世界。這是壹種“忘物忘我”的狀態。“天人合壹”的境界是“無”的空,而“忘我”的境界是“無”的無。這是“煉虛合道”過程中的高級效應。
15,大覺:
我覺得我可以站得又高又大。
16,性意識:
我的心靈恍惚,全身酥酥的,快樂的,雞雞狂怒的舉起,好像要放下又不放下。性感覺不同於日常性交中的性快感。性覺是腎氣旺盛,練習者性功能增強的表現。如果妳貪戀性,甚至幻想,這將損害妳的技能。這時候可以用意念把會陰部的氣背到頭頂。
17,香嬌:
身體散發出各種香味。
18,色覺:
身體周圍有白、黃、紅、黑、藍、青、紫等多種顏色,尤其是青、藍、紫、綠。
19,光感:
身體感覺完全透明,周圍有亮光,或者從身體發出光束,在身體外形成光團、光圈、圓球。
20、超感:
超越時空的感覺。有了忘我的意識,超越時空的意識也就自然而然產生了。空間感的超越是從身體被遺忘的時候開始的。當事物消失時,空間無法被創造。到了天人合壹的境界,作為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空間就會被遺忘,仿佛什麽都沒有,如果什麽都沒有。時間感的超越往往是在練習結束後才發現的。有兩種情況,壹種是“洞內不過幾日,人間已千年”。時間縮短的感覺,感覺只練了壹會兒,看了看鐘已經好幾個小時了。另壹方面,我覺得我練了很久,但實際上我只練了二十分鐘。當自我形態甚至自我意識的活動都被遺忘了,對時間的感知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時空的超越可以說是在“無”中完成的,當妳感覺到“無”的時候,妳就超越了時空。
21,靈覺:
遙感、預測、透視、“六大神力”等特異功能出現,這是高智慧的境界,是潛意識激活後的直觀反應。對進入沈默後的未來事件非常敏感和有預見性,這就是預測、預見和預言的能力。身體周圍幾米、十幾米、幾十米遠的小動物,都能清晰地爬行、行走,甚至能感知遠處某人的情緒反應、行為和心理活動。這是遙感。妳還可以在寂靜中看到妳的內臟、骨骼和經絡系統。這種內在的視覺功能就是透視。古代中醫在內證實驗中觀察人體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正如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談及經絡的起源時所說的“內隧只有來訪者才能觀察到”,這是基於人體在潛意識激活狀態下的透視功能。傳統氣功的“周曉天”是觀察任督二脈;“大周天”的功法是以意引靈,通十二經脈;《尤袤周天》的功法是了解奇經八脈。佛教禪宗以“六大神功”為範疇,指氣功修煉的高級境界和特殊功能,即“開眼”,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能透過人體內臟和物體看到;“天耳通”能聽到常人聽不到的聲音,哪怕是遠處最微小的聲音;“神足相連”,四肢靈活,手腳輕盈,身體輕佻,行走迅速;“他什麽都懂”,有常人沒有的靈感,比別人更有遠見;“宿命論”可以感知過去,推測未來;“漏通萬物”,練武後可以達到清凈無為、淡泊虛無、無我之境。
上面說的“站樁二十壹感”,就是站樁後的感覺體驗和情感體驗。順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否則會給身心帶來負擔,甚至導致偏差。
上述感力效應的體驗,大部分還是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內。氣功修煉從“六根”修煉,從“六根”修煉,即“六根”封閉,進入虛無空靈的境界,這就是禪宗心理學中的“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