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壹個季節性節氣,意味著從此進入冬季。鬥柄指向西北,太陽經度達到225,在公歷165438+10月7-8之間相交。立冬意味著風雨、幹濕、光照、溫度等。,處於轉折點,氣候開始從秋季向冬季過渡。“秋收冬儲”,冬天萬物收,冬天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是民間的“四季八節”之壹。在古代,中國的壹些地方在冬天開始時舉行祭祀儀式、宴會和其他活動,作為慶祝的重要節日。
小雪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時間是每年公歷的165438+10月22日或23日,也就是太陽到達黃經240度的時候。“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節氣。節氣中的小雪和天氣中的小雪沒有必然聯系。節氣中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中的含義不同。小雪節氣是壹個氣候概念,代表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小雪節氣是寒潮發生頻率高、冷空氣活動強的節氣。進入這個節氣,西北風開始成為我國的常客,氣溫下降。
大雪是冬天的第三個節氣。大雪,十指交叉,太陽到達黃經255度,節點時間為每年公歷65438年2月6-8日。和小雪、雨、谷雨、小滿壹樣,大雪是直接反映降水量的節氣。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會逐漸增多。大雪中最常見的節氣是降溫、下雨或下雪。雪節氣是壹個氣候概念,代表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溫度和降水。大雪在節氣中的意義和在天氣預報中的意義是不壹樣的。其實大雪節氣的雪往往沒有小雪節氣的雪大,全年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在小雪和大雪節氣。
冬季至日,也稱為短至日,冬季節,分歲,冬季崇拜等。,兼具自然和人文內涵。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壹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冬天的至日是四季八節之壹,被認為是冬天的壹個大節日。古代有壹種說法,冬天的至日大如壹年,所以古人稱之為“小年”或“小年”。冬季至日的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在內容或細節上有所不同。在中國南部沿海的壹些地區,有在冬季至日祭祀祖先的習俗;在中國北方,每年冬天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戰鬥手指;太陽子午線是285;公歷65438+10月5-7日。小寒標誌著季節和冬天的正式開始。冷空氣冷的時間長,小寒是指天氣冷但還不至於極端。與大寒、小暑、大暑、酷暑相同,是表示氣溫變化的節氣。小寒的天氣特征是:天氣變冷,但還沒冷。俗話說“寒在三九”,又因為隆冬的三九基本在這個節氣之內,所以有“小寒勝於大寒”的說法。
大寒是冬天的最後壹個節氣。鬥指醜;太陽經度300;公歷65438+10月20日-21。和小寒壹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民間諺語說“小寒為重,無風則寒。”大寒是傳統節氣中的極寒季節。在我國部分地區,嚴寒不如微寒,但在我國南方沿海地區,最低氣溫仍會出現在嚴寒節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