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蘇人。我是北方的大學生,完全沒有粵語環境,所以沒機會說,但我覺得問題不大。畢業後去廣州做了壹個月的社工。我曾經把小區裏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壹個個叫過來,準備壹個個去看望。老人們知道我們是社工,非常高興和激動,想去看望他們。
剛開始我用普通話,後來壹個老人可能不太習慣,讓我說粵語,我就說,交流順暢,接下來的通話我都用粵語。旁邊的幾個廣東同事看到後都忍不住為我鼓掌。那是我第壹次用粵語,後來看了很多香港原版電影,擴展了壹些俚語和俗語。
有壹次,我們組織社區老人活動,舉辦中醫養生知識講座。我用廣東話講課。考慮到有些話我可能表達不出來,我很幸運有我那位廣東茂名的漂亮同事,但事實證明我的講座不是很成功。那時候我日常用粵語交流沒什麽問題,但是如果談到中醫的知識,就不是很順暢了。
那時候的我,太年輕,不成熟,想不到這個問題。如果我是現在,我就不敢說話了。語言沒有問題,主要是我對中醫的了解還很淺,很容易誤導別人。
壹開始我在網站上下載了壹本《粵語音標、語法、專用詞匯》打印出來。只學了幾天,就基本掌握了。粵語中的大部分單詞和普通話中的壹樣。然後下載了壹些粵語廣播劇,放在mp3裏,晚上睡覺前聽。剛開始聽的不是很懂,但是聽了十天左右,基本能聽懂70 ~ 80%。
我還記得幾部廣播劇的片名,比如鄧健泓和鄭融的《愛從最初》(我當時聽到的第壹部粵語廣播劇),還有張敬軒和黃伊汶的《夜不能寐》(讓我突破了聽懂粵語臨界點的廣播劇)。
我當時很興奮,然後就去看港劇,甚至去網吧呆了兩三個晚上,看了幾部TVB劇。後來mp4出來了,我就買了壹個,網上下載劇加載到mp4裏,拿回宿舍慢慢看,不用熬夜了。前後加起來,也就壹個月左右,基本都學會了。
幾年後,我去了寺廟,在那裏住了半年。認識了很多廣東人,有時候用粵語和他們交流,甚至交流佛學,很舒服。現在,妳應該比那時更流利了。看黃子華的《董對笑》不需要字幕。
以上是我自學粵語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