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及時保健?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及時保健?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逐漸更加關註自身健康,越來越註重養生。經常聽到小區裏的老人說“早養胃,午養心,晚把脈”“身體好了,就能長生不老”。有人說,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是特別適合老年人的適時養生法。那麽,怎麽做呢?

“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的具體做法

說到養生,就離不開中醫。中醫是中國幾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瑰寶。在古人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壹套中醫保健體系。養,即保養和補充;生活就是生活,就是成長。養生是在生命發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呵護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其中“及時養生”也是我們最常提到的。

首先,我們常說養胃要趁早,早上7點到9點,是養胃的黃金時刻,因為在這段時間裏,氣血流經腸胃。老年人經常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適。所以早上七點起床,需要喝壹杯溫水,促進腸胃蠕動。古語有雲,“三分胃病治,七分滋養”,壹頓好的早餐也是必須的。好的早餐更註重營養均衡,乳制品、谷類、豆制品和少量蔬菜水果。不要貪吃任何食物。

說到下午養心,壹般是指十壹點到十三點的時間。因為此時心經正當時,也是最適合養心的時候。中醫稱心為“五臟六腑之主”,這與心主神明的功能密不可分。因此,飯後小睡半小時,不僅有利於彌補睡眠,還能改善心臟和冠狀動脈的供血。

最後壹點,夜間的通脈通常指的是晚上9點到11點,因為這是三焦經絡當令的時候,也是增加元氣、通脈的好時候。做好三個動作可以把脈通晚,分別是用手指梳頭、溫水泡腳、睡前捶背。需要註意的是,泡腳的水溫壹定要適中,不能過熱。

標簽

養生是壹種需要長期堅持的生活習慣。適時養生是使人體順應自然季節和晝夜的變化規律,保持身體與自然的平衡和自身陰陽平衡的養生方法。養生的三個黃金時刻是我們的早中晚,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