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水泥穩定層驗收標準

水泥穩定層驗收標準

水泥穩定層的配合比設計應先在試驗室進行,確定水泥含量和粗細骨料比例,同時確定最大幹密度、最佳含水量和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施工可由平地機和攤鋪機手動完成。在水泥初凝前,用壓路機將其壓至設計壓實度。施工完成後,應灑水養護水穩層。因為水泥可以穩定的土的範圍相當廣,而且水泥用量越多,水泥穩定土混合料的強度越高。因此,水泥穩定土的強度可以在較大範圍內調整,以滿足不同等級道路和不同路面結構層(基層或底基層)的強度要求。例如,水泥穩定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可以低至小於1MPa,高至10 MPa(7d齡期),直至達到水泥混凝土的強度。因此,單就強度而言,水泥穩定土可以作為各種等級道路路面的基層。但在考慮不同水泥穩定土的幹縮、濕縮、抗沖刷等因素後,對於不同等級的道路路面和不同的路面結構層,應選擇技術和經濟上最合適的材料。在現行的《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範》(JGJ 034-2000)中,對水泥穩定土路面基層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1、水泥穩定土可應用於各種交通道路的基層和底基層,但水泥土不應作為高等級瀝青路面的基層,只能作為底基層。高速公路和壹級公路上的水泥混凝土板下,不應使用水泥土作為基層。2.當采用水泥穩定土作為基層時,水泥用量應控制在不超過6%。必要時,應先改善骨料級配,然後用水泥穩定。3.水泥穩定層施工時的最低氣溫應在50C以上,並應在第壹次重冰凍前半個月至壹個月完成-3 ~-50°c . 4、在雨季施工時,應特別註意天氣變化,不要使水泥和混合料受到雨淋。配合比組成設計方法:1。為了制備相同的土樣,應制備五種以上不同水泥劑量的水泥穩定混合料。2.為了確定各種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幹密度,至少應對不同水泥劑量的混合料進行三次擊實試驗,即最小劑量、中間劑量和最大劑量。3.根據施工現場計劃達到的壓實度,分別計算不同水泥用量試件的幹密度。4.按最佳含水量和計算幹密度制備試件進行強度試驗時,用作平行試驗的試件數量應滿足6個細粒土、9個中粒土和13個粗粒土的要求。如果試驗結果的偏差系數大於規定值,應重新進行試驗,並找出原因加以解決。5.試件在規定溫度下保持6d,浸泡65438±0d後,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計算抗壓強度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數。冰凍地區試件養護的規定溫度為20±2℃,非冰凍地區為25±2℃。6.在不同交通類型的道路上,水泥穩定土的7浸水抗壓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穩定土標準面層為公路等級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壹級,高速公路基層(MPa)為2.5 ~ 3.03.0 ~ 5.0底基層(MPa)為1.5 ~ 2.01.5 ~ 2.57。該劑量試件室內試驗結果的平均抗壓強度(R)應滿足下式要求:R ≥Rd/(1-Za Cv),其中Rd為設計抗壓強度;CV——試驗結果偏差系數(小數)ZA——標準正態分布表中隨保證率(或置信水平A)變化的系數:高速公路和壹級公路應取保證率為95%,此時ZA = 1.645;;對於壹般高速公路,保證率應為90%,即Za=1.282。8.施工現場實際使用的水泥用量應比室內試驗確定的用量多0.5% ~ 1.0%。影響水泥穩定層混合料強度的關鍵因素:1和養護溫度。養護溫度對水泥穩定土的強度有明顯的影響。養護溫度越高,水泥穩定土的強度越高。2.延遲時間的影響3。所謂延遲時間,是指從與水混合到碾壓結束的時間。延遲時間對水泥穩定土混合料的強度和幹密度有明顯影響。延遲時間越長,混合料的強度和幹密度損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