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追求的目標是脫離生死輪回的“涅槃”。道教對生活普遍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這是道教和佛教乃至其他宗教最大的區別。
道教和佛教最大的區別;
“道在今生,佛說來世。”佛說來世,勸世人忍耐。所謂今生造孽,來世償還,簡而言之,其目的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來世。而道教則完全不同。所謂修煉成功的第壹步,就是長生不老。道教講究今生,通道則信奉長生不老。來世在來世講。
基本區別:
道教主張以命為真,追求長壽成仙。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是由生命力構成的,身體是精神的居所。要長生不老,就要形神雙修,即“內修”和“外修”。
佛教與道教相反,主張“無生”,認為現實是眾生苦海。可見,道教主張追求現實生活,而佛教則主張摒棄對現實物質的追求,註重精神修養和對來世的向往。
擴展數據: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壹。佛的意思是“覺醒”。佛又稱如來、懺悔、正覺、明行、善死、世間解、無上師、調節夫、天人之師、佛。佛教重視人的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自覺。
佛教信徒修持佛法的目的是按照悉達多的修持方法去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難,斷絕壹切煩惱,獲得解脫。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關於中國古代鬼神崇拜的觀念,是以黃、老道教思想為基礎,繼承了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
東漢末年,出現了大量的道教組織,包括太平道、五鬥米道等。石天始祖張道陵正式創建青年團,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道教是壹種多神教崇拜,崇仙人格化了道教對“道”的信仰。
參考資料:
佛教-百度百科道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