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爺今年剛好65歲。自從退休後,他沒事就和妻子在樓下開了個小超市。每天賣貨,四處走動,晚年生活十分安逸。
長期以來,孫大爺身體很不好,而且肥胖,還患有高血脂和高血壓。隨著年齡的增長,家裏人很擔心孫大爺的身體狀況,讓他無所事事,多運動。可是,孫叔叔總是想:“怎麽了?如果血壓血脂高,吃點藥就好了。老骨頭之後我做什麽運動?我不想做。”
"
然而沒過多久,孫大爺早上醒來,總覺得有點不舒服。有時候總是眼前壹黑,乏力,頭暈,惡心,需要壹段時間才能過去。
孫大爺和家人都覺得後怕。往往不會是身體上的問題。我不想帶孫叔叔去醫院檢查。除了原有的高血脂和高血壓,化驗發現孫大爺的空腹血糖達到了14.5 mmol/L,已經達到了ⅱ型糖尿病的水平。
這個結果震驚了孫大爺壹家。結合他之前的表現,孫大爺很早以前就有上述表現,只是癥狀較輕,沒有太在意。他從未想過糖尿病在起作用。
後來醫生根據孫大爺的情況,為他制定了壹些治療方案。除了吃藥,保持健康飲食,還特別叮囑他要堅持鍛煉。
回來後,孫大爺也意識到了自己病情的嚴重性,開始嘗試鍛煉身體。因為常年不運動,加上自身肥胖,高血脂,只能做壹些簡單的有氧運動。
這樣堅持了壹段時間後,孫大爺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壹定程度的改善,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有了很好的變化。與此同時,孫大爺的血糖終於降了。
那麽問題來了。像孫爺爺這樣合理的運動,確實可以幫助控制血糖,但是並不適合所有人。今天就來說說糖尿病治療的相關內容。
在此,我想分享壹下我的看法:就像上面文章中孫大爺的情況,其實也是我們當下生活中很多人的壹個縮影。我們都知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與我們不良的生活習慣、先天因素、飲食、精神都有很大的關系。
其中,尤其是糖尿病,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會導致壹系列並發癥,對自身微循環和器官功能造成損害,甚至威脅生命。
由此可見,糖尿病的早期治療非常重要。但是在我接觸的很多患者中,吃藥是很排斥的。大多數朋友都希望通過運動來穩定血糖。那麽這個方法真的可行嗎?
在治療方面,運動確實有助於控制血糖,也有助於緩解精神壓力,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強肌肉力量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和生活質量。
既然運動對糖友有這麽多好處,是否可以替代壹些藥物和飲食治療?
雖然長期合理的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但不能代替藥物和飲食的治療。治療方面,糖尿病要綜合治療,該控制的飲食繼續控制。結合健康的運動,多方面的綜合治療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預防壹些並發癥。
除了以上兩點,很多朋友對糖尿病還有壹些誤解,我們應該對這幾點有正確的認識。
1.有朋友認為血糖儀測的血糖不準確?
在現在的生活中,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患者,幾乎所有的家裏都有血糖儀。這裏有些朋友會發現血糖儀檢測出來的數據和靜脈采血檢測出來的數據不壹樣。
導致很多人認為血糖儀測出來的血糖不準確。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大部分血糖儀在銷售之前都是經過嚴格比對的,但是為什麽它們之間的血糖值會有差異呢?
首先,兩者采集的血樣不壹樣!其次,飯後采集的外周全血是動靜脈混合血。由於餐後血糖升高,葡萄糖在從動脈流向靜脈的過程中不斷被利用,血糖濃度逐漸降低。此時測得的血糖值略高於單純靜脈血糖。
另外,血糖儀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誤差。
此外,患者的血糖還受飲食、運動、情緒和藥物的影響。所以在比較血糖值的時候,如果不同時,結果可能會有偏差。
都說吃藥會上癮,所以用胰島素也會上癮,不能經常打。
對於有這種觀點的朋友,我只能說我對糖尿病了解太少了。
從醫學角度來說,糖尿病的發生是由於多種因素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壹系列表現,是否需要胰島素治療取決於胰島素分泌的水平。
下面分別介紹壹下糖尿病壹型和二型。
ⅰ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由於某些因素導致胰島β細胞被破壞,自身胰島素的單獨分泌不能滿足物質代謝的需要。如果不補充胰島素,他們就無法正常生活。這和上癮完全不是壹個概念。
ⅱ型糖尿病患者:這類朋友並不是絕對不能服用胰島素。如果經過長時間治療後,由於口服藥物的繼發性失效或胰島β細胞的進行性衰竭,使其分泌的胰島素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必要時需要外源性胰島素治療,以控制病情。
另外,註射胰島素並不是病情惡化的表現,很多朋友對此有壹些誤解。
相反,早期使用胰島素有利於胰島β細胞的“休養生息”,有利於疾病的長期控制。
3.我覺得我有糖尿病,所以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對於有這種想法的朋友,要盡力糾正,因為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就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而言,不能限制得太低。為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葡萄糖是體內主要的能量來源。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葡萄糖來源缺乏,就會用脂肪和蛋白質來分解補充。如果體內脂肪分解過多,酮體就會增多,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
;此外,如果蛋白質在體內長期分解過多,可能會變得消瘦、虛弱、抗病能力低下,嚴重時還會引起各種感染。
2.如果不經常吃主食,可能會引起低血糖後的反應性高血糖,以補充饑餓狀態下血液中葡萄糖的不足。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有些糖尿病患者即使沒吃飯也會有高血糖。
所以,以上幾點結合起來,並不是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必須吃適量的主食(澱粉類食物等。)根據妳的身體狀況和活動強度而定。
通過運動來緩解高血糖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合理的方法才是關鍵。我總結了幾點,供大家參考。
事實上,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通過促進肌肉攝入葡萄糖來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此外,它還能有效提高肌肉脂蛋白酶的活性,促進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有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改善心肺功能。
這對於預防糖尿病的壹些並發癥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此外,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有助於振奮精神,消除焦慮等壹些負面情緒。
1.運動前做好必要的準備。
(1)首先,定期或不定期做全面檢查,主要包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心電圖、心、肝、腎、肺功能、眼底、神經系統、外周血管等。,從而及時了解自身的變化。
(2)選擇合適的運動鞋、棉襪和運動服。
(3)運動時,可以約幾個朋友壹起運動,如果有突發情況,也要有個照應。
運動方式有很多種,但以有氧運動為主。
這是因為有氧運動可以對心肺功能、骨骼肌和代謝功能起到非常好的鍛煉作用,有氧運動的方法有很多(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上下樓、遊泳、打太極拳、廣播操等。),這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我給妳推薦幾種方法吧。
醫學步行法:在坡度30°的路上走100米,然後在坡度50°的路上逐漸增加到2000米,或者沿著坡度30 ~ 50°的路走15分鐘,然後在平地上走壹段時間。
慢跑法:跑步距離可以從1000m開始,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適應後,每周或每兩周逐漸增加,但盡量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
間歇跑運動:說白了就是跑壹段距離,走壹段距離,有助於減輕心臟負擔,逐漸增加距離。這種跑步運動適合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可以練五式健身操。
(1)雙腿下蹲:取站姿,雙腿並攏,深蹲吸氣,後站呼氣,重復6 ~ 8次。
(2)側向運動:腰背直立,兩臂水平擡起。當右手擡起時,上身向左彎曲。復位後左手擡起,上身向右屈。重復5-6次。
(3)屈曲:雙腿分開坐在墊子上,上半身慢慢向右彎曲,雙手盡可能觸碰右腳踝,同時呼氣,恢復時吸氣,再向左彎曲身體。
兩側交替,重復4 ~ 5次。
(4)旋腿:取仰臥位,兩腿並攏,雙手放在體側,擡起右腿,使直腿繞內外旋轉。復位後,擡起左腿練習。
兩側交替,重復5 ~ 6次。
(5)提臀靠膝:取俯臥位,用手臂和膝蓋支撐地面,提臀,上身後移,使腰腹下垂,腹部緊貼膝蓋,像貓聳肩壹樣。
還原後重復8 ~ 10次。
可以練習簡單的家庭健身操。
(1)踮腳:手放在椅背上,踮起腳尖(左右交替擡起腳跟)10 ~ 15分鐘。
(2)爬樓梯:爬樓梯時,背部要挺直,速度要靠體力。
(3)椅子運動:屈肘,雙手叉腰,背部挺直,椅子坐和站反復,看妳的體力。
(4)抗衡運動:雙手撐在墻上,雙腳並攏,使上身前傾,增加肌肉張力。每次支持15秒左右,做3 ~ 5次。
(5)床上運動:平躺在床上,把腳擡高(可以用被子或枕頭把腳擡高),等腳麻木了再慢慢坐起來,以此類推。
妳可以選擇以上五種運動形式中的壹種,也可以交替進行。
運動的強度要控制在壹個適中的水平,剛開始的時候運動時間可以短壹些,時間長了可以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太極拳可以說是中老年朋友最好的鍛煉方法。
太極拳本身就是壹種溫和緩慢的養生運動,深受許多中老年朋友的喜愛,對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很有幫助。
其中,基本方法往往是“舍、劃、擠、壓、彎、靠、進、退、托、望、定”。
動作緩慢舒適,練拳時要求腰直、頜收、背直、肩垂,有浮雲之意境。
同時,太極拳也非常重視練氣。所謂“氣”,可以理解為自己的精神。
對於壹些腿腳不好的中老年朋友來說,這是壹個很好的鍛煉方法。
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這些鍛煉方式的量。需要註意的是,熱身運動要在正式運動前進行。壹般運動前伸伸腳,彎腰,慢走都是可以的。簡而言之,就是讓妳的肌肉先動起來,心率慢慢上升,避免肌肉受損。
3.運動要有規律,強度要循序漸進。
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這是我壹直強調的。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關註它。
如果我們在運動中出現腿痛、胸痛、胸悶、憋氣、頭暈、視物模糊、惡心等癥狀。
妳應該先停止運動,在原地休息壹會兒。如果此時不能緩解或加重,就要去找醫生檢查。
雖然運動對緩解高血糖的情況很有幫助,但並不代表適合所有人。如果妳有各種急性感染、心功能不全、嚴重的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近期有血栓形成,就要盡量減少運動,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加重自身疾病的進展。
4.除了運動,在生活中也要多註意以下幾點,才能緩解血糖升高的情況,因為糖尿病治療是全面的。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要規律,飲食要適度。
2.與不吸煙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煙的糖尿病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中風、心肌梗死、下肢血管炎、足部壞死等大血管病變的風險會增加很多,所以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要盡量避免。
3、大量飲酒會加重糖尿病或引起低血糖並掩蓋低血糖癥狀,可能導致血液甘油三酯和乳酸水平升高。
4.控制脂肪攝入。
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脂血癥,高脂血癥可促進大血管並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5、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至少每月壹次。
平時經常測尿糖,有條件自測血糖更好。
特殊情況下,如發燒、腹瀉或全身不適,要及時就醫。
6、堅持適合自己的科學治療方法,不要盲目相信壹些所謂的養生方法。
7.另外,最好和醫生保持聯系。
有經常看病的醫生的電話。
做好各種記錄,包括飲食和用藥,血糖,尿糖等相關檢查。
8、嚴格按照醫囑,不要擅自增減。
不要冒充“醫生”,隨意買藥。
要避免服用格列本脲和含有格列本脲的復方制劑,太強太快會誘發低血糖。
9.壹旦出現心慌、頭暈、手抖、煩躁等癥狀,應考慮低血糖的可能,可立即少量進食或含糖飲料,以防嚴重低血糖。
最後結論: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來緩解高血糖確實是壹個很好的方法,但是這種情況並不適合所有人。
妳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同時,我們心裏都應該有這個想法,那就是運動不代表藥物和飲食的治療,因為它是糖尿病治療的綜合選擇。
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記住我上面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