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介紹:
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壹個節氣。太陽的黃經是120,在公歷7月22日到24日。
“酷暑”就是熱,大暑就是極熱。暑比暑更熱,暑是壹年中最激烈、最熱的節氣,“濕熱蒸”在此時達到頂峰。大暑的氣候特征:高溫酷暑,雷雨臺風頻繁。
夏季節氣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就在“三伏天”的“中伏”前後。夏天,驕陽似火,氣溫高,濕度大,雨水多。雖然不可避免地要遭受高溫和潮濕,但這對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作物在此期間生長最快。
自古以來就有盛夏三伏天喝涼茶(茶)的民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壹種茶。這種用中草藥熬制的茶,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香、曬姜等習俗。“大暑”是壹年中最熱最潮濕的季節,此時養生的重點是“防暑”和“祛濕”。
氣象變化
夏季節氣正好在“三伏天”的“中節”前後,是壹年中最強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蒸”也在此時達到頂峰。酷暑是雷暴最多的季節,雨量充沛。高溫和陰雨期基本相同,雨和熱是壹樣的。
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夏天,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影響,中國很多地方高溫、潮濕、多雨。此時陽光猛烈,氣溫高,濕度大,雨水多。雖然難免濕熱之苦,但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農作物在此期間生長最快。
夏季節氣是華南日照最猛、氣溫最高的時期,也是華南西部降雨最豐富、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更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最頻繁的時期。
酷暑也是中國大部分地區壹年中最熱的時期。除了青藏高原和東北,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是家常便飯,40℃的高溫也經常出現。這個國家的南部和北部的氣溫差別不大。在北方內陸地區,夏天又幹又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