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連飯都吃不下,術後兩天沒力氣,在家走壹段路就腿軟。。。"可以去附近診所打點營養液,休息幾天就好了。
二、礫石後處理
(1)休息:根據碎石的多少,壓碎後容易排出。如果結石較大且較大,壓碎後應臥床三天,盡量少下床,采取病側體位,盡可能減緩碎石顆粒的排出速度,避免或減少形成石道的可能性。少部分患者使用杜冷丁止痛後會感到頭暈、嘔吐,臥床休息壹天即可恢復。
⑵運動:除上述情況外,還應指導患者多運動,以利於結石排出。
⑶飲水和補液: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尿液沖洗是幫助排石和減輕排尿不適的最好方法。每天最多喝水可以控制在8000ml左右。在補液的情況下,輸液量要從飲水量中扣除。
⑷碎石體位:對不同部位的結石可采用不同體位輔助碎石,對腎盂、中上盞、輸尿管、膀胱、後尿道的結石不要求特殊體位。腎下盞結石應頭下腳上排,效果會更好。(倒立姿勢)
⑸排石藥物:排石藥物很多,中西醫結合和總攻排石效果較好。我們學院用的是中藥排石湯,結合電磁療法,排石率幾乎提高了壹倍。
【6】復查時間:對於單純性結石,取石壹般比較順利,不需要急著復查K.U.B(腹部平片),壹般7 ~ 10天。應指導患者密切關註大而復雜的結石,如果沒有結石排出或梗阻癥狀,應立即復查K.U.B或b超以決定是否處理。
三、碎石術後並發癥的處理
在ESWL會有壹些並發癥,通常癥狀輕微,無需特殊治療即可自愈。但如果癥狀嚴重,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應引起重視。現將ESWL術後常見的臨床並發癥及其防治介紹如下:
1.出血
①血尿:ESWL後幾乎全部出現肉眼血尿。壹方面,其嚴重程度與沙礫的能量成正比,也與局部毛細血管的脆性有關。壹般情況下,碎石應是2 ~ 3次血尿,嚴重者血尿應在2 ~ 3天內自行消失。如出現血尿,及時聯系主治醫師,按醫囑處理。
②腎周出血:主要原因為凝血機制紊亂、高血壓未控制或沖擊能量過大,如腎臟有感染也可發生。預防方法是嚴格控制ESW前的指征,將沖擊能量控制在安全限度內。③皮下出血:碎石後皮膚出現瘀斑,主要與皮膚的血管特性有關。皮膚對能量的適應能力差,壹般不做處理,愈合後不留痕跡。
2.疼痛:碎石後出現結石碎片刺激輸尿管,形成的腎絞痛在結石通過狹窄處後會消失,無需特殊處理。若疼痛難忍,可用解痙藥解痙止痛,也可用消炎藥,如654-2、雙氯芬酸鈉栓等。嘔吐患者必須輸液,以糾正體內電解質失衡。如果有疼痛而未取石,可能是石道,需要再次進行碎石或內鏡取石,排除梗阻。
如果沒有其他問題,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