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洪山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
(2019-2035)
規劃範圍:北至甘熙路,南至王宇河,西至振興路(沈家橋浜至封飛路),東至漕湖(界),總面積17.25平方公裏。
規劃期:2019-2035,其中近期為2019 -2025。
發展目標:依托省級旅遊度假村建設,將洪山旅遊度假區培育成為集智能生態科普、智能文化體驗、智能休閑度假、智能服務為壹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規模和容量—
(1)遊客量及遊客規模:景區規劃日遊客量為2萬人。遠期年遊客量為1.20 ~ 1.8萬。
(2)用地規模:到2035年,度假區總建設用地規模約為357.98公頃。其中公共設施用地87.47公頃,村莊建設用地146.74公頃,城市居住用地16.98公頃,道路及交通設施用地5.43公頃,綠地及廣場用地1.00公頃,區域基礎設施用地83.68公頃,特殊用途用地6.26公頃,留白用地65440公頃。
空間結構:規劃形成“壹體兩翼壹脈六區”的空間結構。“壹體兩翼”:“壹體”位於度假區中部,是以生態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文化核心。“兩翼”是北部的智慧田園翼和南部的休閑度假翼。“壹脈六區”:“壹脈”是依托杜波港-王宇河的生態走廊,“六區”是“壹體兩翼”的組成部分,其中“壹體”包括吳文化博覽園和洪亮國家濕地公園兩個功能區,智慧田園翼由智慧田園區組成,休閑度假翼由王宇花海、智慧楊康谷和洪都農莊三個功能區組成。
景觀特色:以鄉村和田園特色為主,形成“三橫三縱五區多點”的景觀格局。提出了優化水、田、園、林、路、居六大景觀要素景觀特色的對策。
旅遊度假產業:以“江南水鄉,紅山福地”的形象為定位,以田園、文化、養生、樂活、鄉村、生態六大類主題產品為支撐,規劃“吳韻”文化遊、“快樂田園”親子遊、“活力滿滿”健康遊、“綠色滿滿”生態遊四條精品旅遊線路。
旅遊服務:構建“兩個中心、四個節點、多站”的三級旅遊服務體系。“兩個中心”是五博園旅遊服務中心和大方橋旅遊服務中心,“四個節點”是七方橋旅遊服務點、洪都旅遊服務點、濕地公園旅遊服務點和智慧楊康谷旅遊服務點,“多站”是14旅遊服務部門根據現狀和規劃景點,結合慢行站。
綜合交通:規劃依托區域交通、主幹道、次幹道、支路的多層次道路體系,構建“壹大環五小環”的環形嵌套路網結構。同時,從優化路段、旅遊交通組織、慢行系統、停車設施等方面優化綜合交通體系。
無錫翠屏山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
(2019-2035)
規劃範圍:東至董熙大道,南至西湖路-蛟西路-楊嬌中路-晉安路-安國路,西至鴨蕩尾,北至雙井河,規劃面積約16平方公裏。
發展目標:以“城旅融合,主客相享”為理念,以山區和農業旅遊為主題,結合度假療養功能,實現“農業+文學+旅遊”的產業融合。依托省級旅遊度假村建設,翠屏山旅遊度假區將建設成為董熙大型郊野公園和長三角山地運動主題度假區。
容量和規模:2025年,預計度假區年接待遊客654.38+0.5萬人,日均0.41.00萬人,其中過夜遊客60萬人。2035年,預測度假區年接待遊客300萬人次,日均8200人次,其中過夜遊客654.38+0.5萬人次。
用地規模:建設用地約447.14公頃,占總面積的27.08%;其中,城市建設用地約325.54公頃,占總面積的19.72%,村莊建設用地約35.19公頃,占總面積的2.13%。區域交通設施用地約50.39公頃,占總面積的3.05%,其他建設用地約36.02公頃,占總面積的2.18%。
空間結構:形成“壹心三屏”的整體空間結構。“壹心”:位於後山北路與西湖路交叉口北側,是旅遊度假區的綜合服務中心和換乘中心。“三屏”:農業觀光帶、運動體驗帶、商務旅行度假帶。
景觀體系:總體形成水綠相映、風景如畫的山林休閑景觀體驗,形成“壹鎮三山五湖十景”的景觀格局。壹個城鎮:安貞;三山:依托後山、焦山、翠屏山三座自然山峰,營造出獨特的景觀特色。五湖:蛟湖、胡風、桂湖、碧湖和胡安被五湖環繞。十大景點:花海聽風,扶仙谷,騰躍正方體,祈福永樂,查橋水街,碧湖肖春,錫林灘遊,鬼婆花溪,石馬文,袁滿崔晉。
旅遊度假產業:以“城遊壹體,主客同享”為理念,基地定位為“郊野公園旅遊度假區”。以山地、農業、文化、旅行為主題,結合度假療養功能,以田園生態獨特功能為重點,結合景區資源優勢,打造以山地觀光、山地運動為特色的壹站式旅遊度假目的地形象,定位“粵東翠屏”主題形象。
綜合交通:充分發揮公共交通引導作用,加強交通與土地利用的協調,有機銜接不同交通方式,支撐區域可持續發展,營造綠色、暢通、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
(1)構建功能清晰、層次分明的路網體系,著力完善二級支線網絡,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
(2)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方針,貫徹引導公共交通發展的理念,合理布局公交站點。
(3)落實停車控制理念,加強停車設施落實,合理布局公共停車設施,引導小汽車合理使用。
(4)關註慢行交通,推動綠色發展,建立舒適宜人的慢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