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壹提的是,在當時只有654.38+0多萬人口的深圳經濟特區,深圳科學館無論是成立的時間還是規模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市委、市政府貫徹小平同誌“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和“科教興國”戰略,重視科技,重視科普,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深圳改革開放進程和深圳科普高科技發展的有力見證。
21年前,“錢驥”建成了壹流的科學博物館。
“起初,市政府想建壹個科學館。但經過調查分析,認為建設‘科學館’的功能有很大局限性,建議政府將‘科學館’改為‘科學館’。”科學館首任館長吳興堂首先向記者回憶了科學館名稱的由來。
這兩個詞的區別在意義上有了質的飛躍。吳興堂舉例說,顧名思義,“科學館”的功能主要是會議,而“科學館”可以包括各種學術交流、研討會、科技培訓、科普展覽、科技成果、產品展示等功能。
我們現在看到的科學館,總面積超過12000平方米。從1983開始,到1987完成,歷時4年。科技館建設期間,沒有工程監理公司。市有關領導親自從省第壹建築工程公司請來了壹位曾幫助過剛果、越南等國的工程師,市基礎工作組也派出了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自始至終在現場等候,對整個工程進行監督。1987,深圳科學館被市政府評為“優質樣板工程”。用吳老的話說,科學館的質量已經達到了“碼頭建設的標準要求”。
建築設計很獨特。1983年6月,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何敬堂、李綺霞(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結合環境特點和建築要求,提出了“八角樓”的設計方案,經總工辦審定後被采納。“八角樓”在任何方向都可以得到更大的寬度。“八角樓”也有利於會議、展覽等活動的開展,可以獲得更多的座位,產生更好的視覺效果。在1989中,這個獨特的項目獲得了建設部頒發的優秀設計獎。
先進新穎的技術。科學館前副館長楊北鷹回憶說,科學館所有玻璃門都是由香港窗藝公司供應和施工的。為了防臺風,10樓和三樓的教室照明帶玻璃厚度為9 mm,這在全市都不多見。大廳內的金字塔形亞克力譚燈棚采用英國供應的玻璃幕墻,這是繼廣州白天鵝賓館之後,中國第二個使用這種材料的玻璃幕墻。科學館10層的國際會議廳也使用同聲傳譯系統,這在深圳是最早的。正因為如此,1986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留學生班專程到深圳科學館實習。
用最少的資金。兩位老策展人笑稱,為了省錢,科學館主動調整更改了壹些項目。內院原設計廳的抽象壁畫被取消,室內花崗巖由進口改為國貨,馬桶、潔具等進口產品全部改為國貨。由此,在八大文化設施中,科學館以最少的成本完成了工程收尾和竣工驗收,是八大文化設施中投資最少的工程。
“八角塔”見證了許多重要事件。
“八角樓”建成後,除了先進的會議設施外,還擁有優越的交通位置和良好的服務。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在當時的深圳都是首屈壹指的,對外界的吸引力非常大。楊北鷹回憶,開館後,每年至少有兩三個高規格、高層次、高水平的國家級乃至國際性會議在科學館舉行。每月還會舉辦各種大型展覽。“許多會議具有歷史意義,有些與改革開放密切相關。科學博物館也是這些重要事件的見證者。”
他清楚地記得,由財政部主辦的1989“金融法規國際研討會”在科學館9樓會議室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專程出席會議。當時改革開放剛結束,各種公司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發展迅速。而企業的財務法規、財務標準和相關財務規範幾乎是空白。這次會議對於制定相關法律、標準,規範企業財務行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65438-0990,“中日友好協會年會”也在科學館舉行。包括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和中日友好協會的負責人。“這個場館位於科學博物館。壹方面說明市領導對科技館的重視。另壹方面也說明了當時科學館在深圳的重要地位。這不僅是科學館的榮耀,也是深圳特區的榮耀。”
“目前,科學館主要功能科學的普及工作正在全面鋪開。僅2006年至2007年兩年間,我們就舉辦了40多次科普活動,特別是在組織兩次科普展期間。觀眾對科學館展區的認可度、科普互動展品以及科普互動展區的熱烈氣氛都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現任科學館館長張永華興奮地說,在世博會期間,幾乎每個觀眾都會參觀科學館的展區。有的觀眾呆了大半天,有的觀眾圍著壹個互動展品三代人操作討論,有的孩子早來晚走好幾天。在出入口等展區,遇到觀眾向“科學館展區”問路是“慣例”。“這說明了公眾對科普的渴望,也說明了科技館建設和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科學館內有常設科普展、專題科普展和科普展。科普部部長張敬德介紹說,1997,深圳市榮譽市民、香港企業家俞裕元在科學館三樓設立了“動手動腦”科普展示館,這是深圳首個永久性科普展示項目。1998“科普宣傳長廊”在上步路附近的科學館壹側揭牌,成為深圳市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近兩年,科學館還設立了“科普大篷車”展覽項目,走進學校、社區、基層,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深圳中學生範承誌留言表達了自己參加科學館活動的感受:“科學館的成立對深圳市民來說是壹個福音。科學對每個人都有重要意義。科學本身是壹個民族強大的基本元素,發展先進的科學是國家發展的必要元素,普及科學是提高壹個民族素養的重要途徑。深圳科學館為科普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