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什麽是寄生高等植物?

什麽是寄生高等植物?

寄生高等植物

徐誌剛

依靠寄主植物提供水、無機鹽或所有營養物質來生長和繁殖的高等植物。它們都能開花結籽,所以也被稱為寄生種子植物。這類植物的根或根、葉退化,不能獨立養活自己,必須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生活。寄主種類因寄生植物不同而差異很大,大部分是野生植物,少數寄生在農作物或果樹上。不同種類的寄生植物會危害田間的草本植物、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果樹和行道樹。

分布和危害

寄生種子植物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如無根藤、獨腳草、寄生藤等。有些在溫帶,如菟絲子、桑寄生等。少數在幹燥寒冷的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如列當。寄生種子植物對寄主的危害因寄生情況和寄生物密度的不同而差異很大。桑寄生的主要影響是與宿主競爭水分和無機鹽,而不是有機營養物質,對宿主影響不大。如果寄生物種群較大,危害明顯,往往造成寄主植物萎蔫或活力下降,產量降低。菟絲子對寄主的捕食和危害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當種群密度較高時,寄主受害嚴重,可被完全破壞,導致農作物絕收。

壹些高等植物,如蘭花,雖然有自己的根和葉,有足夠的葉綠素做食物,但往往附著在壹些木本植物上,從其表面吸收無機鹽或可溶性物質,對寄主沒有明顯的傷害和影響,也沒有建立寄生關系。這種植物被稱為附生植物。

寄生的

寄生植物以不同的方式和成分從寄主植物獲得活體物質。根據寄生蟲獲取寄主營養的方式不同,可分為全寄生和半寄生兩種。從寄主植物中獲取其所需的全部生活物質的寄生方式稱為“全寄生”,如孤兒草和菟絲子。它們的葉子退化,葉綠素消失,根部變得吸根。寄生植物吸根中的導管和篩管分別與寄主植物的導管和篩管相連。它們有粗壯或發達的莖和花,能結出大量的種子,對寄主植物造成嚴重的傷害,常常使寄主植物提早死亡。槲寄生和桑寄生的莖葉中有葉綠素,可以制造自己的養分,但根系退化。吸根導管與寄主維管束導管連接,吸收寄主植物的水分和無機鹽。寄生蟲與宿主的寄生關系主要是對水的依賴。這種寄生方式被稱為“半寄生”,又稱“水寄生”。壹些寄生植物,如壹個人的腳,已經使他們的葉子變成鱗片。它們雖然含有少量葉綠素,但並不能自給自足,仍需要宿主的營養補充。根據寄生部位不同,可分為根寄生和莖(葉)寄生兩種。寄主植物的根被積雪草和何首烏寄生,並與地上寄主植物分離,屬於“根寄生”。無根藤、菟絲子、槲寄生寄生在寄主的莖、枝、葉上,兩者緊密結合。這種寄生被稱為“莖(葉)寄生”。

檀香科重寄生物屬植物常寄生於寄生科植物上,如槲寄生、桑寄生、鞘翅目、鞘翅目。桑寄生科的寄主是闊葉樹種。這種以桑科為寄主的寄生,稱為“重寄生”。

範圍

雖然不同種類的寄生植物通過種子傳播,但傳播動力學和傳播方式卻大不相同。傳播方式多依靠風或鳥類媒介,部分隨宿主種子傳播,為被動傳播方式。少數寄生植物的種子成熟後,果實吸水膨脹開裂彈出種子,屬於主動傳播類型。桑寄生科的果實為肉質漿果,成熟時顏色鮮艷,吸引鳥類啄食,並隨著鳥類的飛行活動而擴散。這些種子在經過鳥類消化道時不會受到損傷。當它隨糞便排出時,會附著在樹枝上,當溫度和濕度條件適宜時,就會發芽,侵入寄主體內。何首烏的種子。和何首烏。非常小。成熟時蒴果開裂,種子隨風散落擴散,壹般達到10米左右。種子或蒴果如菟絲子經常隨著寄主(大豆)種子的收獲和運輸而傳播擴散。當池杉和槲寄生的果實成熟時,往往會吸水膨脹直至爆裂,種子被彈射出來。彈射距離壹般為3 ~ 5米,最遠可達15米。噴出的種子表面有粘液,容易附著在其他寄主植物表面,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和入侵。

主要群體

寄生生活的高等植物種類繁多,約2500種,在分類學上屬於被子植物,主要有旋花科、樟科、桑寄生科、列當科、玄參科、檀香科等植物。

桑寄生科

包括桑寄生屬和槲寄生屬65屬,約有植物1300種。大多數物種體內都有葉綠素,這是壹種半寄生的生活方式,少數物種沒有葉綠素,完全寄生。寄主均為木本植物,包括針葉樹等裸子植物和桑樹、樟樹、板栗、楊樹等被子植物。它們大多分布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也有壹些出現在溫帶地區。大多數槲寄生植物是灌木,很少是草本植物。葉對生偶爾互生,全緣,或者退化成鱗片,沒有托葉;花兩性,甚至單性,多為總狀花序。大部分是莖寄生蟲,少數是根寄生蟲。重要的寄生蟲有Tolypanthus、Macrosolen、Elytranthe、Helixanthera、Dendrophthoe、Scurrula、桑寄生和Tolulus。板栗(Korthalsella)、落羽杉(Arceuthobium)和槲寄生等。

池杉

俗稱“矮槲寄生”,多見於美洲和亞洲,寄主有松樹、柏樹和冷杉。受損樹木矮小,木質多節疏松。幼苗受傷早死。槲寄生往往成束生長或散落在枝頭,形成狂枝。該寄生蟲的莖高小於10 cm,少數種類僅為1 ~ 2 cm,無分枝。莖為黃色或棕色,葉小,有鱗,與莖對生,顏色相同。分枝吸器產生於莖基部,在寄主形成層外平行於莖生長,從而徑向分枝進入寄主木質部和韌皮部吸收寄主的養分和水分,接近全寄生的方式。寄生分枝可以從感染部位周圍連續生長。4 ~ 6年生寄生枝授粉後5 ~ 16個月即可開花成熟。雌雄異株,雄枝開花後死亡,雌枝種子成熟後死亡。這種水果是漿果。種子成熟時,漿果吸水產生巨大壓力,將種子彈射出去,射程可達15米。種子外面有很多粘液,容易附著在相鄰的樹枝上。漿果也可以被鳥啄來啄去,傳下去。

槲寄生

它分布於世界各地,特別是溫帶地區,主要危害樹木、落葉灌木和果園樹木,在壹些地區造成經濟損失。然而,它比松木和杉木輕。受害樹木的枝幹上有叢生的寄生枝,冬季落葉後更為明顯。患病的樹木通常可以存活很多年而不會很快死亡。大部分寄生在寄主直徑為1 ~ 2 cm的枝條上,少數可寄生在30 cm左右的枝條上。寄生枝的高度從1 ~ 2 cm到1 m不等,有明顯的節和節間;葉對生,含葉綠素。漿果含1粒種子,主要由鳥類啄食後攜帶。漿果大多在冬天成熟,先是乳白色,然後是紅色。在歐洲,它經常被用作聖誕節的家庭裝飾品,並被視為吉祥物。

寄生桑寄生

主要分布在溫帶和亞熱帶,寄主多為闊葉樹或灌木,受害寄主的生長稍受影響。寄生枝的高度從10到50 cm不等,但沒有明顯的節;羽狀脈;兩性花,苞片1,小苞片2,苞片肋,穗狀花序,花藥球形;果實為漿果,成熟時被鳥啄飛傳播。全草可入藥。

萊丹科

包括15屬,約18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少數分布於非洲和大洋洲。我國有9屬40種,主要分布於西北、華北和東北,少數分布於西南高海拔地區。作為完全寄生的根寄生草本植物,大部分是特化的,有固定的寄主,少數是廣泛的。莖高10 ~ 50厘米。肉質粗壯,多數不分枝,少數可分枝,可入藥。葉小,退化成鱗片,不含或幾乎不含葉綠素。莖的頂端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花,成為穗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花兩性,雌蕊先熟,花萼管狀,杯狀,鐘狀或匙形,花冠常彎曲,唇形,雄蕊4枚,強雄蕊2枚,著生於花冠中部。子房上位,胎座在側膜上,果實為蒴果,腹面開裂,外果皮稍硬,種子小,種皮成凹狀或網狀。寄主多為草本植物,主要為豆科、菊科和葫蘆科,對農作物危害極大,嚴重時可使農作物滅絕。重要的屬是草蓯蓉屬、肉蓯蓉屬、Phacellanthus屬、Aeginetia屬、Christisonia屬、Lathraca屬和列當屬。

博什尼亞克亞

全寄生草本,具球形或圓柱形根莖,常具1 ~ 3直立莖,不分枝,肉質粗壯。葉三角形,有鱗,在莖上螺旋狀排列,總狀花序,密被多花,無柄,花萼杯狀,花冠,筒部膨大成囊,雄蕊外露。花期5-7月,果期7-9月。分布於日本、朝鮮和中國東北海拔1500 ~ 1800米的山坡、森林或河邊。寄主植物主要是榿木。

列當

屬於入境植物檢疫對象(見列當)。

楤木屬

糜子,莖高15 ~ 35厘米,從基部分枝,黃褐色;葉有鱗,稀少;花紫色,單生,花梗長,花萼匙形,壹側斜裂,長約2厘米,花冠唇形,長2 ~ 3厘米,筒部微彎,頂端淺裂。蒴果呈圓錐形,種子小(見圖)。全草可入藥,有消腫解毒之功效。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的省份,日本、朝鮮、印度也有發生。寄主植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

旋花科

只有菟絲子屬於寄生生活,包括170種,國內報道的有14種。世界各地均有發生,寄主廣泛,主要為豆科、菊科、蓼科、薔薇科、茄科、傘形科和百合科,偶見禾本科植物被害。菟絲子是壹種完全寄生的草本植物,葉片退化成鱗片,莖為黃色細絲,纏繞在寄主植物的莖葉上,通過吸器與寄主植物莖的維管束相連,吸收水分和養分,往往損失嚴重(見菟絲子)。

樟科

具有寄生能力的卡塞莎大約只有20種。

無根藤是壹種粘性、寄生纏繞的草本植物,又稱無頭草、蕁麻藤。碟形根吸附在寄主植物上,莖呈線形、分枝狀、綠色或綠褐色,而菟絲子有黃褐色絲狀莖,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葉退化成小鱗片;花小,兩性,生於鱗片狀苞片、穗狀花序或頭狀花序之間,花冠陀螺狀,裂片6,兩輪排列,9枚雄蕊可育,3枚退化;蒴果具膜質或革質種子,花期從5月到65438+2月。多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其是澳大利亞北部。中國南方有壹種(Cassytha filiformis),分布在海拔980 ~ 1600米的山地叢林中。其危害與菟絲子相似,但多在叢林和樹上危害。全草具有藥用價值,具有化瘀、消腫、通淋、利尿的功效。

玄參科

寄生生活的是Striga屬。

獨腳金是壹種壹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俗稱火草和矮生草,約有23種,多分布於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的主要寄主是單子葉禾本科植物,如玉米、甘蔗、水稻、高粱、蘇丹草和畫眉。少量單腳草本植物可寄生於雙子葉植物,如番茄、菜豆、煙草和向日葵。中國有3種1變種。黃色的剛毛長在獨腳金的莖上;葉狹長,披針形時常退化成鱗片,長約65438±0cm。下半部分對生,上半部分互生,有少許葉綠素。花單生於葉腋,頂端不熟悉穗狀花序。花冠管狀,長約1 ~ 15cm,縱棱10,5裂,花冠黃黃色。蒴果卵圓形,開裂,長約3毫米,種子微小,金黃色橢圓形,具網狀縱線或脊。等它成熟了,就隨風飛走,落進土裏。種子在土壤中可存活10 ~ 20年。休眠1 ~ 2年後,在寄主根系分泌物的刺激下,於30 ~ 35℃萌發。壹個人的腳有葉綠素可用於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但仍不能自給自足。宿主受傷後,生長受阻,嬌弱無生氣。玉米減產20% ~ 60%,特別是幹旱年份。如果在受災地區連續種植6年玉米,可能會顆粒無收。溫暖濕潤的生態環境適合何首烏的生長。全草可入藥,具有去火消腫,治療小兒疳積的功效。

各種野生草本植物的形態特征

1.節節麥;2.野生野豌豆的花冠是展開的;3.白子菜雌蕊;4 ~ 5.野生鼩鼱的雄蕊;6.茭白子房的橫切面;7.野果;8.野生種子;9.巴西莓。)Walp。;10.短尾毛茛子房下部橫切面(顯示由於胎盤的結合,子房不完整;11.短莖子房的中部橫切面;12.香椿在中國的花概況(仿王文才:中國植物誌,第69卷)

壹些植物,如棉花、蠶豆、亞麻、大豆等。,可以刺激壹只腳的種子萌發,但它們不是寄主,不能建立寄生關系。這些植物被稱為“誘導植物”,它們在生產中經常被用來誘導壹個人的腳的種子發芽,以降低土壤中寄生蟲的密度。

檀香科

通常是草本植物或灌木,稀有的小喬木,壹些半寄生,壹些完全寄生或嚴重寄生的植物。單葉,互生或對生,少數退化成鱗片,沒有托葉。花兩性,通常雌雄異株,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或穗狀花序,壹些單花腋生,苞片通常附著在花梗上。子房下位,1 ~ 3胚珠,無珠被,核果或小堅果,肉質外果皮,內果皮骨,1種子,無種皮。約30屬400余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少數分布於溫帶,我國有8屬35種。檀香是著名的名貴香料植物,而寄生藤和重寄生是重要的寄生植物。

寄生藤

樹木營養

該屬有25種,大部分是半寄生木質藤本植物。它們沒有刺,有互生的革質葉子和葉綠素。主要分布在海拔400 ~ 365,438+000米的山坡森林中,寄主多為櫟類等闊葉樹。脈3 ~ 9,基生,弧形。傘狀或傘形花序,單生花,核果。

嚴重寄生

Phacellaria

該屬有7種,全部為寄生木本植物。其實它們沒有莖和葉,但木質花梗常被誤認為莖,不分枝,叢生於寄主上,長6 ~ 8厘米,單性花,通常雌雄同株;核果,外果皮肉質,內果皮骨質,是典型的超寄生現象。寄主多為寄生科植物,主要為鞘翅目、寄生科、槲寄生科植物,少數可寄生於寄生藤上。

預防和治療

寄生高等植物的防治方法因寄生蟲的種類而異。在木本植物中,半寄生或重寄生植物通常是人工砍伐去除寄生蟲,以防止其開花結果,也可以使用化學藥劑來防止,但在林區不容易完全消除。除人工防治外,可采用噴灑除草劑、作物輪作控制或生物農藥等化學防治方法來控制完全寄生在作物上的寄生蟲。

文獻學

吳正毅等,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北京,1977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