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正要》指出:“春天的氣溫要靠吃麥子降溫。”唐代醫學家王冰也說過“春天應該涼爽”。肝主春季,陽氣生發於春季,所以飲食調理要保護人體新生的陽氣,註意養肝。宜多吃雞肝、羊肝、豬肝等動物的肝臟,及時做蔬菜,忌食寒涼膩胃脾之品。蔥、姜、韭菜等。都是養肝益陽的佳品,可以多吃。菠菜疏肝養血,大棗養肝健脾,可以常吃。另外,要註意補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海魚、蝦、牛肉、鵪鶉肉、雞蛋、芝麻、枸杞、幼苗、黃花菜等。,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幫助養肝。
?
壹、免疫食物處方
?激活免疫的配方
1.韭菜炒羊肝:韭菜150g,羊肝100g,調料適量。韭菜洗凈,切段;羊肝洗凈,切片,加入醬油和澱粉拌勻。鍋中加入適量油,放入羊肝翻炒至變色。加入韭菜、蔥、姜、花椒粉,翻炒至熟,加鹽、味精調味。能滋補肝腎。
2.黃花菜炒香菇:黃花菜30克,鮮香菇250克,調料適量。黃花菜泡發洗凈;鮮菇洗凈切片。燒熱油鍋,放入黃花菜和香菇,翻炒,熟時加入調料。能滋補肝腎,寧心安神。
?3.桂圓豬肝:桂圓肉10g,雞蛋2個,豬肝10g,澱粉和調料適量。豬肝洗凈,切片,加入醬油和澱粉拌勻。將處理好的豬肝放入發熱的油鍋中翻炒至變色,加入適量的桂圓肉和清湯,燒開,加入蔥、姜、花椒、料酒等。,煮至肝片熟透,加入雞蛋,攪拌成蛋花湯,加鹽調服。能補肝補血,明目養陰。
?4.枸杞苗豬肝湯:枸杞苗和豬肝各150克,調料適量。將枸杞苗洗凈;豬肝洗凈,切片,加入醬油和澱粉拌勻。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加入肝片、枸杞苗、蔥、姜、花椒、料酒等。,並煮至肝片熟透,再加鹽調服。能養肝益精,補氣生血。
5.芝麻兔肝片:芝麻、兔肝、調味品。兔肝洗凈,煮熟,切片。用芝麻等調料配蘸,兔肝片蘸調料。可以養肝明目。
?6.酸菜魚火鍋:酸菜150g,魚片250g,凍豆腐500g,香菇200g,雞湯和調料適量。酸菜切段,凍豆腐和香菇洗凈,切塊。將酸菜放入鍋中,加水、蔥、姜、花椒燒開,然後放入魚片、凍豆腐、香菇、雞湯、鹽、味精。煮至魚片熟透。可以疏肝補血。
?7.香椿蛋:香椿、雞蛋、調味品適量。香椿洗凈切碎,打幾個雞蛋,加適量鹽拌勻。鍋內熱油,倒入香椿蛋液煎至熟,每日1劑。能疏肝健脾,增進食欲。
?8.佛手、兔肉絲:佛手、兔肉、調味品各適量。佛手洗凈切絲;兔肉洗凈切絲。在熱油鍋中炒兔肉絲。煮熟後加入佛手和調料,翻炒至熟。能疏肝健脾。
?9.柚子秘飲:1柚子,加適量蜜蜂秘。柚子去皮切碎,榨汁,加蜂蜜調勻,每日服用1 ~ 2劑。能疏肝健脾。
?10.枳殼炒瘦肉:枳殼15g,瘦豬肉150g,澱粉和調料適量。將枳殼洗凈,熬成稠汁,用澱粉勾芡。將豬肉洗凈,切絲,放入熱油鍋中翻炒,待熟後加入苦橙和調料翻炒。能疏肝健脾,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以上是整個賽季的通用。不同的個體要避開,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區域(比如A地的兔子好找,B地的兔子不好找),至少是我個人的經驗。),會有不同的考慮。無論從以上還是以下可供參考的內容或者其他渠道,希望每個個體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規劃,過壹個快樂健康的新年!
?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描述
?早春:據早春?少吃“三毛”食物:春天來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註意少吃“毛”,羊肉、海鮮、韭菜等。
?根據中醫理論,春天是萬物形成的時候。五行屬木,五臟屬肝。這個時候要遵循肝的特點,飲食要以養肝為主,所以要清淡。這些食物俗稱“發物”,比較熱,容易誘發疾病,舊病復發或刺激新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由於自身心率較快,人處於興奮狀態,吃這些發燙的東西更容易刺激病情。
?藍色蔬菜和時令水果都是有利於養肝的食物。患者可能希望多吃,但烹飪應避免油炸,以低鹽和低糖為主。
?據《早春飲食四寶》:
?1.豆芽。冬末春初,氣候幹燥,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口角炎癥狀,芽菜味道鮮美,是滋補潤澤、清熱解毒的好選擇。無論是黃豆芽還是綠豆芽,與原豆相比,其維生素含量增加,礦物質利用率提高,蛋白質和多糖更易吸收。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早春吃豆芽有助於五臟由冬藏轉為春產,有利於疏通肝氣。
2.粗糧。春季陽氣上升,容易擾亂人體肝、膽、胃腸道積聚的內熱,出現“上火”癥狀,進而導致便秘。建議三餐中多添加壹些高纖維食物,有助於預防便秘,比如增加主食中粗糧的比例,用燕麥、小米、紅豆代替部分精米、白面等。
?3.蔥、姜、蒜等味道濃烈的食物。初春氣溫回升較快,但由於仍處於冬春交流期,冷空氣經常襲擊導致氣溫下降,形成了“春寒”現象。這時候可以吃壹些味道比較濃的食物,如蔥、姜、蒜等,可以益氣升陽,祛陰寒,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可以起到殺菌防病的作用。
?4.金針菇。天氣轉暖,空氣中的浮塵、花粉、細菌隨風四處飄散,容易引起季節性過敏。發現金針菇的梗中含有壹種蛋白質,可以抑制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
?仲春:古人說春應在肝。肝風盛木盛,仲春肝氣趨於旺,萬物上升。中醫理論認為,春天是肝主神明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養生是第壹位的。肝脾關系是母子關系,先疏肝健脾。因此,養肝健脾是春季飲食養生的主要原則。同樣,養肝健脾,不同體質也有不同的飲食養生法。中醫認為,肝亢可損傷脾(木克土),影響脾胃的運化。所以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說“春來宜存酸增甜,以養脾氣”。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功能亢進,所以春季飲食要調養,宜選擇辛辣溫熱之品,忌酸性。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這時候可以適當吃些滋補脾胃的食物,如大棗、蜂蜜、鍋巴等,少吃酸性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此時,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各種野菜在榮盛正枝繁葉茂,要抓住時機選擇食物。
晚春:氣溫逐日升高。這個時候要以清淡飲食為主。除了吃優質蛋白質食物和蔬果外,還可以喝綠豆湯、紅豆湯、酸梅湯、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鍋、辣椒、花椒等辛辣之品,以防邪熱化火,引起瘡癰腫毒等疾病。
?以前我們強調冬季進補。事實上,營養學家認為,早衰的中老年人、各種慢性病患者、體質虛弱的人、腰酸背痛、頭暈目眩、面色萎黃、精神萎靡的人,都可以利用春天這個季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選擇適當的進補方法,也可以防病治病。有上述情況的老年人,可以采取平淡的飲食。有此功效的食物有:蕎麥、薏米等谷類,豆漿、紅豆等豆類,橘子、蘋果等水果,芝麻、核桃等,可長期服用。春天天氣潮濕,容易犯困,要少吃易濕滯的食物。
氣溫變化大,所以春季的營養成分主要是高熱量。因為冷熱刺激會加速體內蛋白質的分解,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生病,所以需要補充優質的蛋白質食物,如蛋、魚、雞、豆制品等。
?
第三,滋陰潤燥
建議飲食以滋陰潤燥為主。
?百合、麥冬、梨、蘋果、山藥、菱角、枸杞子等食材都是很滋陰潤燥的。另外,身體虛弱、手腳冰涼的人可以適當吃點西洋參,也可以吃點羊肉來溫補,但建議溫補的頻率不要太頻繁,壹周壹次即可。
?除了牛羊肉,那些溫性食材如薺菜、蘆筍、姜、蔥、蒜、棗、桂圓、荔枝、羊肉、狗肉、雞肉、鰻魚、海參等。應少吃,辣椒、花椒、桂皮等辛辣調料也應少吃。可以用溫和的豬肉代替溫肉,烹飪時可以加入壹些涼性的食材。冬瓜是個不錯的選擇。冬瓜涼潤,很適合在幹燥的天氣吃。
?減少溫補,以平補為主,也可以適當加入壹些清熱的食材,比如前面提到的冬瓜、甘蔗,都是不錯的食材。甘蔗既能潤燥,又能清熱降氣,補肺益胃。很適合吃。
?針對空氣幹燥引起的咽喉不適,推薦壹款美味的甜湯:菱角甘蔗水。做法如下:1。將甘蔗去皮,切成小塊。2.菱角洗凈,去蒂。3.將兩種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煮沸,撇去浮沫。4.轉小火煮至菱角熟透。菱角甘蔗水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滋陰潤燥的功效。因為甘蔗本身就有糖,煮的時候不需要加糖,湯也會很甜。
?
?參考資料:
1.食品活化免疫2021 5月1版1打印。
2.健康財富2014三月14飲食健康版。
3.健康財富2065 438+2005年2月20日飲食健康版。
4.生命時報2065 438+2005年3月3日吃了健康版。
?白2022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