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楊博士本人似乎是壹個溫文爾雅的大學教授,學識淵博,卻教人相當淺顯的人生道理。
楊博士提到,在美國經常有中國朋友問他,“我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好,但我怎樣才能讓他變得更好?”楊總是對對方說,“不要* *多生孩子,而要* * *少生孩子——多做義工!」
楊的育兒秘訣?“快樂”
三個孩子的出色表現,常常讓很多人懷疑楊是不是有壹套“育兒秘笈”,但楊醫生最看重的是孩子的“幸福”:“讓孩子幸福不容易,但我覺得這比什麽都重要。孩子長大後會面臨很多來自環境、朋友、學校的壓力。所以,讓孩子用情商來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開心,而不是只看孩子的智力表現,這是壹個很重要的能力。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多才多藝’的,是多方面的組合,所以不能只看孩子有沒有作業,有沒有單壹的水平,而是要多方面的成長,做出成績;成績有助於孩子產生積極的情緒,所以如何引導孩子,培養興趣,是每個家長的功課。」
少讀書,多玩耍,多做事。
在楊的家裏,不出意外,這個家庭不經常看電視,但動手的活動很多:“小時候經常在地板上玩,打扮成家裏的酒,畫畫,雕刻...,我們每個人都有壹些小作品。我覺得動手很重要,所以我喜歡孩子多玩,少讀書。」
楊接著說,“這些也是蒙臺梭利和華德福的思想。孩子的發展不是靠邏輯和考試來構建的,而是孩子可以通過肢體、唱歌、演戲來表達和學習。也可以讓孩子縫衣服,洗碗,收拾。不僅可以靈活變通,還可以教育孩子勤奮,把自己大腦平時沒有的部分* * *出來。」
楊和分享得更開心了,“廚藝也很好。二兒子很期待做飯,教他壹些菜譜。我會告訴他這是機密!不要告訴任何人!小孩子很可愛。他們認為當他們收到壹個寶藏時,他們不會告訴任何人。現在他長大了,在麻省理工學院做飯。他總是獲獎。他總是跟人說“這是我們的秘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