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的身體結構復雜不復雜,但是清理起來卻不是那麽容易。如果大蝦身上的雜質沒有清理幹凈,會影響整道菜的口感和味道。不僅如此,這樣吃還會對人體健康有害。所以,吃蝦前的清理就成了壹門學問。
有人認為清洗大蝦無非就是去除蝦紋,但其實大蝦身上的臟東西可不止這些。
比如蝦的肚子就是長滿腿的地方。這個地方不僅褶皺多,還會產生壹些溝壑,最容易藏汙納垢。如果不清理幹凈,這些地方的細菌會在烹飪前汙染蝦肉,甚至影響口感。
還有就是蝦皮的表面,很多人是觀察不到的,在清洗階段也容易被忽略,但是只要仔細清洗,還是可以發現蛛絲馬跡的。
對蝦的繁殖條件有好有壞。有些商家為了節省養殖成本,根本不考慮水質問題,更別說野生大蝦了,生長環境可想而知。想象壹下,大蝦是從滿是泥土、灰塵、沙子的水裏撈出來的,簡單清洗後作為商品出售。表面不臟嗎?
所以如果我們想徹底清洗對蝦,我們需要更加小心。
簡單的將大蝦清洗幹凈,放入容器中,然後加入壹些清水使其沒過大蝦,在浸泡大蝦的水中加入壹些鹽和小蘇打,攪拌至完全融化,靜置20分鐘。過程中可以用剪刀把蝦腿和須剪掉,這樣不僅更幹凈,而且煮熟後吃起來也更方便。
加鹽殺菌消毒。有些細菌附著在大蝦表面,肉眼很難觀察到,簡單清洗難免不徹底。用鹽溶液浸泡可以更大程度的減少對蝦表面的細菌殘留。
小蘇打的作用是溶解雜質。前面說過,蝦皮表面會有壹些雜質,小蘇打可以軟化蝦皮表面壹些不易去除的汙垢。浸泡後汙垢軟化脫落,大蝦自然更幹凈。
浸泡後,最好用清水沖洗兩次或在流水下沖洗壹次,以免殘留。這樣處理的大蝦,顏色會更通透,足以引起人們烹飪前的食欲。
然後,清洗蝦線,開背再煮。這種方法雖然幹凈無殘留,但是對於刀法不好的手殘黨來說太麻煩了,不僅容易受傷,還會把大蝦糟蹋了,影響肉質口感,甚至造成浪費。
這裏有壹個簡單易操作的方法。把蝦往後彎,從第二個位置開始掰,找到蝦線,然後捏住蝦線抽出來。抽的時候要註意,順著蝦背的方向抽,這樣成功率會高壹些。剛開始可能會因為力量掌握不好而斷蝦線,但是幾次嘗試之後,就會慢慢熟練了。
收拾好後,大家可以放心做飯,根據個人喜好做出自己喜歡的風格。水煮大蝦、蘿蔔絲燉大蝦、鮮蝦豆腐等菜肴都是值得推薦的健康吃法。這些烹飪方法既保留了大蝦的鮮美,又不容易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非常符合大家的健康需求。
這些就是徹底清洗大蝦的小技巧。可能操作起來有點麻煩,但是食品衛生安全有保障,前期努力還是值得的。各位朋友,妳們平時都是怎麽處理大蝦的?歡迎分享妳的經驗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