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為什麽小便的時候可以叩齒?

為什麽小便的時候可以叩齒?

我國有句民間諺語:“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不到老不掉牙。”老牙都解釋了。據文獻記載,1400年前的梁武帝醫生陶弘景已80多歲,牙齒緊實,身體健康。他的主要健身方法是敲擊法。他認為“牙齒是骨骼和肌肉”,敲擊牙齒會使他強壯和精神煥發。明朝有個長壽的人叫冷謙,活了150歲。他的長壽經驗是:“每天早上醒來,敲36次牙。”據說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也有敲牙健身的習慣。他曾說:午夜過後,他穿上外套盤腿而坐,敲三十六下牙,就會覺得神清氣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他長壽的秘訣之壹就是“牙齒要勤敲”。因此,牙齒不僅是咀嚼器官,而且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

壹般認為牙疼不是病,但世界衛生組織將導致牙疼的齲齒和牙周病列為世界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壹,口腔健康是關系到全人類健康水平的大問題。現代醫學已證實,口腔疾病可引起多種疾病,如心臟病、胃病等,都與牙周炎有關。

從現代醫學對牙齒功能研究的認識來看,敲牙可以充分發揮咀嚼帶來的生理刺激。經常叩齒可以促進牙齦、牙齦、牙齒的血液循環,改善這些組織的營養,使牙齒更加堅固有光澤,保持和增強咬肌和牙齒重要基托的功能,保持其壹定的體積飽滿度,在壹定程度上緩解老年人身體萎縮造成的凹臉、扁肋。已經有牙病的患者,經常敲牙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敲擊牙齒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即輕敲、重敲和交替輕敲。壹般來說,牙齒好的要用力敲,牙齒不好的要輕輕交替敲。敲牙的時候需要沈著冷靜,嘴巴自然閉緊。敲磨牙36次,敲門牙36次,敲錯牙36次,最後周三舔牙5次。每天只需兩分鐘,就能收到強身健體的效果。當然,古人提到的早晨三十六次叩牙的方法,在應用中隨時都可以做,次數不必局限於三十六次,多多益善。

宋代養生家蒲千觀也認為,大小便時叩齒有利於排泄功能,所以當時叩齒會轉移註意力,降低尿道和肛門括約肌的張力,使其功能更加自然流暢。此外,還有壹種牙齒收緊法,就是排尿時閉眼屏氣,上下牙齒緊密咬合。這也叫“關門”,可以收緊牙齒,幫助尿液順利排出。

現代食物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牙齒的咀嚼功能相對減弱,所以勤敲牙齒更實用。在歐美發達國家,牙醫是最搶手的職業,那裏的人牙齒幹凈健康。中國人到了國外,又醜又臟的牙齒、口臭、牙病成了壹大標誌。所以在普及牙齒保健治療的同時,要經常敲打牙齒,做好牙齒的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