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急躁容易中暑,安心自然涼。
夏季節氣,高溫酷暑,容易上火,經常感到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這是典型的“情緒中暑”癥狀。
第二,預防皮膚病和食物中毒
三伏天,濕熱的空氣中熱氣騰騰,細菌、病毒迅速繁殖,皮膚病的發病率也在增加,如濕疹、癢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註意皮膚的清潔,多在屋內通風,坐公交後要洗手。
這個節氣細菌繁殖非常快,適合食物中毒。主要癥狀是發熱、寒戰、腹痛、腹瀉、膿血便,嚴重的腹瀉。請盡快去看醫生。壹定要註意飲食衛生,註意滅蠅,不要吃不幹凈的飯菜。最好吃當天的食物,隔夜的食物要煮透加熱。
三、暑熱飲食以清補為主。
暑熱養生的飲食,要以清熱、益氣清熱、健脾養胃為輔,輔以藥粥。清的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消暑的食物有香菇、紫菜、西瓜、番茄等。還可選擇西洋參、太子參和黃芪。健脾養胃的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藥膳粥有綠豆粥、豆粥、蓮子粥、薏米粥。
第四,預防夏季發病,滋養脾胃
在夏天,它也被稱為苦夏。三伏天,天氣炎熱,地面潮濕,濕熱困於脾胃。主要癥狀為厭食、惡心、頭暈、乏力、嗜睡、舌苔膩、尿少、多汗。
三福養胃可服用藿香正氣丸(水)健脾祛濕,或薏苡仁、白扁豆、荷葉、粳米粥滋補脾胃,或香砂養胃丸健脾助消化。
五、中醫調理
夏天暑熱重,舌苔容易厚。我們中醫認為,舌苔厚代表濕氣重,胃裏濕氣重了之後,就沒有食欲了。嚴重者胸悶、惡心、食欲差、四肢無力。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濕熱之病,此時需要清理。我們的中醫強調養生之道。夏天要吃清潔藥,清理濕熱,人會舒服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