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孫思邈也把“飯後百步走,常以手揉腹”作為自己的長壽之道。
清朝雍正年間,方凱的《延壽九法》壹書詳細介紹了用手搓腹的方法,並以魏延的畫圖為例加以說明。
方凱,清代安徽歙縣人,雍正時期著名的養生家。他的“神仙搓腹法”對保養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堅持揉腹,可以“調和上下,分離陰陽,去舊推新,充實五臟,驅外邪,清內病,補虛,瀉下,消食,無窮奇妙的反應,延長疾病的療效。”
1
腹部:五臟的宮城,陰和楊琪和血液的起源。
為什麽揉腹部可以起到保健作用?這是因為腹部在人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腹部上,12有任脈、胃經、腎經、肝經、脾經等重要經絡,甚至還有沖脈、帶脈。可以說肚臍周圍,相當於人體的中心,交通樞紐的環島。從喉嚨到外生殖器的壹切都離不開這個中心。
腹部是五臟所居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器官。因此,在李政按摩中,腹部被比喻為“五臟的宮城,陰和楊琪和血的來源”。
人們常說“人活壹口氣”,就是人的生存壹分壹秒都離不開氣。沒有氣,人的生命就會終結,但“氣可以利人,也可以害人”。人雖然離不開氣,但窩裏都是氣。所以治病要以治氣為主,氣可使病消。
2
氣軟則腹平——揉堵穴是治療慢性病的好方法。
所有的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對應的堵點。換句話說,所有的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
由此可以得出壹個結論:當我們的慢性病持續存在,卻不知道病因是什麽,又不知道如何治療的時候,那麽妳就要尋找這個腹部的堵塞點(可能是腫塊,可能是痛點,可能是“凹陷”,可能是“氣團”)。只要把它推開,擦幹凈,妳就會發現,妳的慢性病也會隨之消失。
如果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麽慢性病,但是在推腹的時候某個部位有堵塞點,壹定要趕緊推開,因為那會是以後的隱患。
三
艾灸——調和上下,分離陰陽,升降濁,氣化之分。
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腸腦同根。在生理上,五臟和四肢的營養取決於胃接受的水谷的美味。
脾胃在腹正中,脾升則健,胃降則和。它們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氣化只有升清降濁才能正常。
正如日本中醫唐本求真所說:肚子是生命之本,所以是百病之源。
如果我們經常感到不舒服,有脾胃不和的癥狀,我建議妳試試推妳的胃,妳會很容易找到堵塞點,然後小心翼翼地推開它,揉捏它。
這樣就可以通過手感知內臟的病變,快速調整臟腑氣血,幫助人體達到代謝平衡。
晉代醫生葛洪也強調過“若要導出,腸胃要清”的理論。清代醫家陳在《腹部與長壽的關系》壹文中說:“腹部為水谷之海,水谷之氣盛。”
總之,揉腹法可以調和上下,分離陰陽,推陳出新,充實五臟,驅走壹切外感之邪,清理壹切內生之病。
四
今天推薦九轉法延年益壽。
九轉延壽法又稱九轉延壽法,仙人搓腹。“摩腹之法,動以靜,動以靜,順應陰陽,順應五行,使其元氣,使其變化。
所以可以調和上下,分陰陽,去舊推新,充實五臟,驅走壹切外感之邪,清理壹切內生之證,補虛瀉實,加減之道無窮無盡。沒有必要用藥燒藥丸,而且會延長疾病本身的有效性。」
揉腹法詳解:
第壹種:雙手慢慢擡起,將雙手的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在胸前的心窩上(即胸骨下緣以下的柔軟部位,俗稱心窩),從右向左上方順時針做圓周運動,按摩21圈。
第二種:兩手三指自心窩處向下摩擦,同時行走,即順時針旋轉按摩的同時下移,移至臍下恥骨聯合處(即下腹部發際線),共21次。
第三種:兩手三指從恥骨向兩側分開,邊走邊按摩,雙手按摩回心窩,雙手交接停止。
第四種:兩手三指從心窩向下推至恥骨,共21次。
第五種:用右手從左至21揉臍腹。右手從左上到右下順時針繞肚臍摩擦腹部21次。
第六種形式:左手自右揉臍腹21次。左手從右上到左下逆時針繞肚臍摩擦腹部21次。
第七式:左手放在左軟側的下腰腎處,指向前方,四指握住,輕輕捏緊;右手中指從左胸推至腿夾21次。
第八式:右手放在右軟側的下腰腎處,指向前方,四指握住,輕輕捏緊;左手第三只手指從右下乳房推至腿夾21次。
第九式:推板坐下,雙手握穩,雙膝按壓。兩只腳和十個腳趾也稍微有點歪。胸部從左向右轉,然後轉21次。之後從右向左搖21次。
如果向左轉,把胸部和肩膀從左膝抖出來,膝蓋向前抖,右膝向右抖,背向前弓。搖壹搖總比滿足好。不要搖得太快,不要用力。
練習順序:
依次做完第壹至第八張表格,連續做7次。
做完,起身坐在壹個盤子裏,按照第九式,左右21次搖壹搖。
這樣,早上醒來的時候做功叫做早課,中午做功叫做下午課,晚上睡覺的時候做功叫做晚課。這種搓腹男女皆宜,只有孕婦不能做。
註意事項:
1.任何壹個做這種搓腹功夫的人,都必須全神貫註,排除雜念。用低枕在被褥上鋪壹張涼席,仰臥。雙腳並攏。腳微微彎曲,手指輕輕摩擦,慢慢移動。
2.練習前壹般要求解開內褲的扣子,直接揉揉為宜。第壹至第八段姿勢以仰臥為主。
3.揉腹部的時候壹定要全神貫註,動作要輕松、輕柔、緩慢。不能笨拙用力,保持呼吸順暢,不要憋氣。不要太快太猛的晃動上半身。練習後,妳應該感到放松和舒適,沒有疲勞。
4.認真做的話,每次30分鐘左右,越慢越好。有事的話,早晚兩次都是有必要的。
5.在練習過程中,由於胃腸蠕動增強等生理機能的變化,常出現腹內雜音(腸鳴音)、噯氣、腹溫或易餓等現象。這是正常的練習效果,可以順其自然,不需要任何處理。
6.凡患有惡性腫瘤、內臟出血、腹壁感染、婦女妊娠者,不宜練此術。
五
用腹部油,腹部按摩的效果會更好。
首先妳得抹點油,行氣活血,按摩會更省力更深入。
腹推很簡單,雙手中間三指相連,從心窩中線向下推至恥骨聯合,共21次。
在肚子上推幾下會讓妳咆哮。
如果妳在推腹部時感覺到細微的腫塊、結節、氣團和痛點...記得按摩這些部位。用拇指外的四指,稍加用力揉搓,可將深層毒素引至淺表,搓掉堵塞點,使之分散。靈活運用妳的力量,不要太多,以免傷及內臟。
按摩的時候,如果有藍色的瘀點,不要怕,那些是已經翻出來的老瘀點,不會再堵塞經絡了。而且聽腸胃唧唧喳喳,打嗝放屁都比較常見,順滑舒服。
慢慢的,妳的手越來越鋒利,腳底溫熱,濕氣就出來了。
堵塞點常出現在肚臍兩側的天樞穴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