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懷慶//文
在網上看到壹篇文章《長壽在於休息》,裏面很多觀點都很積極,很有益,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現代人有壹種偏見,認為大量運動是人類生活的最好表現。似乎只有運動才是人類生活的需要和必須。有句話叫“生命在於運動”,顯然是把運動絕對化了。這是對人生非常片面的理解,是非常有害的誤導,從根本上說是壹種無知。
生命需要運動,但我們要明白,任何生命的運動都是建立在有效能量的基礎上的。簡單來說,人類的運動需要動力的支持。人生的動力從何而來?雖然這是壹門很復雜很深奧的學問,但是有壹點很通俗很明確,那就是生命的運動是以休息為基礎的,因為我們知道任何運動都是消耗能量的,而休息是首先要保存和產生能量的。自然規律是天上不長雨,地下不長風,雨停了,雨過了水蒸氣又慢慢聚集起來;當風有了休止符,風停樹靜,壹切又歸於寧靜。而人有勞逸結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則是清靜。因此,運動和休息的有效結合是唯壹的自然法則。
在生命的存在中,運動和靜止是生命兩種基本不同功能的表現。它們只有屬性不同,沒有本質區別。它們都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由於作用不同,動和靜是有限的,相互依存,循環往復,不能完全割裂。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有運動必有靜止,有靜止才有運動。動根植於靜,靜為用。所以靜制動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否則,運動就沒有節制,就會變成騷動和災難。就生命的本質能量而言,靜是積累、儲存、凈化;運動就是用力,操作,消耗。可見,生命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專註於運動而輕視休息,那樣生命真的會被運動毀掉。
人的壹生很大壹部分時間需要在沈默中度過,其中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科學家對人們的睡眠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雖然正面結果不多,但毫無疑問,睡眠是生活中重要的壹部分。很多人認為睡覺是浪費生命,所以沒日沒夜的睡。其實是愚蠢的,是以健康為代價的。任何生命都是有自我靈性的,也就是說,它有自我調節的功能,什麽時候可以動,什麽時候需要靜,都有自己的規律。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自然界的動靜原理。沒有深度睡眠,就不可能有清醒的精神,安靜的頭腦,沒有個人動力。如果睡不好,就是靜不下來,靜不下來,靜不下來,肯定是迷迷糊糊,心慌慌的;那麽,妳能動嗎?妳敢動嗎?別忘了,人的運動是受上帝意誌支配和引導的。如果神是不清楚的,他的心是不安的,運動就會被破壞,混亂就會發生。這應該是最起碼的常識。
我們上面討論的運動,壹般指的是人的身體行為,比如勞動、體育鍛煉,深層次的運動才是生命的根本。比如血液的運行、氣脈的循環、心跳、呼吸都是內在的運動,都是靜態的運動;頭腦、思想、意識、快樂、憤怒、擔憂、思考、驚訝、恐懼、悲傷等。都是靜態的,也就是運動中的靜態;還有營養的運輸和轉化,細胞的誕生和變化等。,都是靜態的,動態的,靜態的,動態的交替,自然的,清靜的,自主的,自我轉化的。動和靜怎麽對立,怎麽分開?
在這裏,我們在沈默中關註生命的自然意義。
人是壹種自我精神的生物。只有他靜下心來,他的生活才能無意識、主動、自我調整、精力恢復。所以,寧靜的狀態是人進入自然存在的最有效、最飽滿、最高能的表現。古時候養家常說:人總能清靜,天地自會還。這就意味著,經常沈默的人,可以自然地與天地同化,沈默可以自我修正。但是,安靜也是有定義的。無論是動的還是靜的,過度了對身心都是有害的。所以有死的運動和活動,死的運動背離安靜,死於衰竭。活動以靜為主,動而不損,動而和則貴;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靜止,安靜,被動,失去自主,安靜,主動,這些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所以,靜是指人有意識地回歸沈默,也可以看作是自主。自然是動態的,壹般人從表象就能感知,而如果妳能深入感知自然,妳就會明白自然寂靜的真諦。寂靜中的自然充滿了無限的能量,全知全能,這才是寧靜自然的真實存在。這正是古人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
之前討論過太極文化,我說的就是這個。我們每壹個人都會經常不自覺地感受到(智慧),黑暗中有壹股巨大的能量,無處不在。正是這種力量控制著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命運和生活,推動著生活和社會的發展。古人把這種力量稱為:原始的、先天的、真實的、祖先的精神,或者稱之為宇宙的本質。即現代科學探索中的時空本體、世界的起源、事物的動力。這也是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太極文化的根源,我們幾千年來壹直稱之為太極。太極布是奇妙的,而個人太極是可以在清靜中自然感受到的,而且是實實在在的運用到自己身上。
當我們真正進入安靜狀態,內能達到壹定程度,人就能自動運動,各種潛在功能就能顯現出來。這樣妳才能健康強壯,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提升。而內在強化自己,對於人生的成長也能事半功倍。為什麽要用外在的運動來逼迫自己?不勞民傷財,平庸自擾。然而話又說回來,壹個沒有安靜能力,缺乏安靜功夫的人,把心思用在歪的地方,在營養中成長,逐漸變成畸形人。真的需要多鍛煉,多吃苦,多消耗,多康復。
我們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壹樣,認識事物的角度和深度也不壹樣。況且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環境也會有影響。所以,適應什麽樣的運動,進入什麽樣的安靜層次,完全是妳自己的選擇。我在這裏強調,靜是人生之本,也是基於個人實踐經驗結合傳統養生文化。我想提醒人們不要本末倒置,認清生活的真面目,從生活的源頭關愛自己,努力工作,身體健康,擁有真正的健康,才算是智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