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泥貼合谷穴防治扁桃體炎。
行氣活血
大腸經氣血充足,所以按摩大腸經的原穴合谷穴,還可以行氣活血,有效治療痛經,痛經的女士不妨試試。
大腸經絡不通引起的疼痛
因為合谷穴是大腸經上方的重要穴位,通過食指穿過手臂、肩膀、脖子,然後到達頭部,這樣的按摩對於這些部位感覺不舒服的人來說,有助於緩解疼痛。
大腸經絡不通的癥狀:腹脹、便秘、痔瘡、肩前臂痛、手指痛、體熱、口幹。
五官聖醫
中醫針灸《四總腧穴之歌》說:“腹三裏,腰背居中,頭缺,面口收。”
所謂“面口五谷豐登”,是指壹切頭面部疾病,如頭痛、牙痛、發熱、口幹、流鼻血、頸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疾病,如瘡、癬、疥瘡、癤子等。,可以通過刺激合谷穴來緩解。
合谷穴是治療五官科疾病的聖藥。
胃腸醫學
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因兩者為同名經脈,為“同氣相求”,故刺激合谷穴可調經理氣,對治療胃腑、胃腸道疾病有明顯療效。
如胃痛、嘔吐、便秘、打嗝、腹瀉等。即使在痔瘡發作、便血時,用灸條灸或揉合谷穴,也能緩解腸風下血的癥狀。
合谷穴就是妳手邊的胃藥!
壹種清熱強肺的聖藥
艾灸合谷穴,可以連接氣血,促進陽氣上升,扶正祛邪,增強人體免疫力。
同時我們知道肺和大腸是表裏相生的,肺主氣、表裏、皮毛。艾灸或按壓合谷穴,可開發穴位,疏通發竅,清氣分熱,從而加強解表發汗的清熱功效,故在防治感冒方面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許多人、兒童和中老年人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咳嗽痰多、出汗多、睡覺時出汗多,特別容易感冒,常常高燒不退,或外熱內冷,或上熱下寒。這些癥狀都是肺失的表現。
要徹底讓肺健康,還要去根,必須堅持艾灸按摩合谷穴!
在實際取穴中,我們經常使用兩種簡單的方法:
1,拇指食指合攏,虎口上肌肉的高度為;
2.將壹手拇指第壹關節橫紋放在另壹手虎口邊緣,拇指屈按,指尖指合谷穴。
打開壹拇指,打開虎口,用另壹拇指按壓穴位進行揉捏,交替按壓1 ~ 2分鐘。
結論:是驚喜嗎?手上壹個萬能穴位,關鍵時刻還能治病救人。其實身體裏有很多穴位都有非常厲害的功效。利用好了,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調節身體,平時在家也可以幫助緩解和治療疾病癥狀。